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的硝烟还未散去,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继续对盘踞在中原地区的蒋军集团继续发起一次大的战役,其战略目标就是尽全力消灭盘踞在长江以北的老蒋嫡系部队,这样对于之后我军解放全中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于是就在我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两个军的联合作战之下,以60万对老蒋的80万。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1)

事实上,这步棋我军当时确实走得很险,因为我军无论从兵力还是装备上都不占据优势,然而靠着我军战士的坚强勇敢和老区人民的支持,最终才艰难的赢得了这场胜利。

而老蒋那边则相应地暴露了许多问题,比如老蒋的微操,以及各个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等等,最终导致老蒋败退到了宝岛上面。

当时老蒋最精锐的几个嫡系兵团:黄百韬兵团被消灭在碾庄,黄维被俘双堆集,杜聿明被俘陈官庄,邱清泉战死,李弥兵团远走东南亚,后来这股残兵居然成为了东南亚的一霸。

而唯一能够从淮海战场上顺利逃出来的只有当时著名的“长腿将军”孙元良,他也是唯一侥幸从淮海战场逃出来的老蒋嫡系将领。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2)

晚年孙元良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提到了:只有违背统帅部的决议,才能够为自己取得一线生机。

长腿将军孙元良,逃跑是有诀窍的

说起国军之中的“长腿将军”,一个是刘峙,另外一个则就是孙元良了。

从能力上来说,孙元良的军事能力应该不差,起码他能够成为德械师88师的师长,精锐之中的精锐,说明老蒋也是对他足够信任的,在淞沪会战初期的时候,88师是率先和鬼子交手的部队之一,在敌人海陆空三位一体打击之下,88师打的很好。

但是德械师虽然为抗战付出不少,可是孙元良本身也有不少的陋习,贪污受贿等一样没少占,比如淞沪会战时期就曾经有过将修建工事的费用中饱私囊的举动。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3)

而要论逃跑,国军将领之中还真没有几个人能跑得过“飞将军”孙元良,北伐战争时期,孙元良还是个团长,他当时面对孙传芳,当时孙元良手底下只有一个团,可是面对的却是孙传芳的精锐,遇到这种情况,孙元良很聪明,直接率领手下逃跑了,可是这却直接坑了两翼的第六军,在这之后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孙传芳的大军。

而在淞沪会战以及南京会战时期,孙元良再一次发挥了“飞将军”本性,在当时上海被日寇攻占是迟早的事,当时国府想要将88师留下死守四行仓库,可是孙元良知道自己这一留必死无疑,于是干脆象征性的留下了谢晋元等半个团,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突围了。

而在南京保卫战之中,孙元良的88师打得确实很英勇,可是彼时南京是从上海退下来的残兵,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根本无法对抗,在唐生智下达了撤退命令之后,孙元良丢下部队逃跑。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4)

从这种种事例就能够看出,孙元良在逃跑上面是出了名的,也因此博得了“飞将军”的美名。

淮海战役中的“清醒者”,出工不出力侥幸逃过一劫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孙元良作为老蒋嫡系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淮海战场。

但是在当时的淮海战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孙元良是典型的出工不出力,在淮海战场上的存在感很低。

随着淮海战役的持续进行,老蒋各部逐渐被解放军包围,此时老蒋败退已经成为定局。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5)

但是在彻底包围陈官庄之前,当时我军虽然收拢了口袋,可是却还没有彻底将口袋扎牢,如果杜聿明孤注一掷的确可以让我军的“口袋阵”漏风。

当时孙元良已经看出形势危急,所以就向杜聿明提出突围,按照当时的局势,杜聿明也选择了同意,但是微操大师老蒋这时候又不愿意了,他电台联系不到杜聿明干脆直接空投信件,最终杜聿明不得不率军返回。

而这个时候本该一起联合行动的孙元良却找不到了,杜聿明此时紧急前往寻找孙元良,其实就在其余军团按兵不动的时候,孙元良军团已经开始行动了,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开始突围,最后等到解放军包围了杜聿明集团的时候,只有孙元良兵团侥幸突围,不过由于势单力孤,孙元良兵团也被消灭了三分之二,仅仅只有残部逃了出去。

孙元良在淮海战役是怎么突围的(孙元良晚年谈淮海突围)(6)

所以当年的淮海战场,为何别的兵团司令一败涂地,死得死伤的伤,只有孙元良能够突出重围,他自己踏入泥潭之中,也深知国府的黑暗,所以一切反着来那么就能够侥幸逃的一命,这也是为何“飞将军”能够侥幸脱逃的原因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