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为什么能杀虎(为什么棕熊有不少杀死虎的记录)

老虎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体重战斗力方面远大于美洲狮,那么看过阿穆尔虎工程的动物学者都知道,东北虎与棕熊经常是互相避让状态,一般不会发生战斗,但是文献中也记载了许多虎熊争斗至死的例子。有成年公虎杀死母熊的例子,也有成年公熊杀死母虎的例子。我们先来看看阿穆尔虎工程中熊捕食虎的案例。

棕熊为什么能杀虎(为什么棕熊有不少杀死虎的记录)(1)

棕熊为什么能杀虎(为什么棕熊有不少杀死虎的记录)(2)

棕熊为什么能杀虎(为什么棕熊有不少杀死虎的记录)(3)

首先说明,栖息地与西伯利亚虎重叠的棕熊是乌苏里棕熊,这是世界体型第二大的棕熊。

在棕熊与老虎的冲突当中,多半是因为棕熊抢夺老虎食物引发的,但是棕熊有时也会主动捕杀老虎(包括了成年雄性公虎)。而老虎主要是欺负母熊、小熊。老虎没有战胜200kg以上棕熊的记录,而且200kg以上的成年棕熊是老虎的回避对象。

  在12例棕熊捕杀老虎的案件中,棕熊捕杀的成年虎占了多数。尤其在饥荒年份,棕熊变得更加凶狠好斗。

  一般情况下,成年熊不受除了同类以外任何捕食者的威胁,然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棕熊和体型更小的亚洲黑熊,构成了东北虎5-8%的食物成分。其中棕熊占1-1.5%。虎一般会避开长成的公棕熊(体重一般都在200kg以上),但是会捕食小一些的母棕熊和熊幼崽。反过来说也适用,即使对大棕熊来说,完全长成的成年公虎也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对虎来说,即使是相同体型的棕熊,在他们遭遇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人员总结了12例虎被棕熊杀死并吃掉的事件(其中多数为成年虎,既有公虎也有母虎)。有一些棕熊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会寻找老虎,目的是偷他们的猎物。老虎一般保卫自己的猎物不后退,除非对手是巨大的成年公棕熊。

  来自MobileReference(2008年)

  棕熊捕杀东北虎的案例列举(12例中具有代表性的9例)

1、1959年冬天,一头大棕熊杀死了在一头带仔成年母虎捕食野猪归来的路上杀死了她,并吃掉了野猪和母虎。

  2、1956年一头棕熊杀死并吃掉了3岁年轻公虎

  3、1957年一头棕熊杀死母虎和她的三岁幼仔

  4、1913年,一头大棕熊杀死了一头成年公虎,公虎被“撕碎”了。这里还提到了野猪杀死老虎的两次战例。

  5、1960年冬季,一头年轻公虎成为棕熊的猎物。

  6、1972年,一头成年公虎被棕熊杀死。

  7、1981年,两起棕熊跟踪老虎事件,其中一例成功捕杀老虎。熊杀虎多数是因为抢夺老虎的食物,但是这两起例子则证明了棕熊作为杂食动物也会有以杀为虎目的的主动出击,可见棕熊如果决心杀虎,虎是很难逃脱厄运的。Kostoglod(1981)描述了一次大棕熊跟踪成年公虎的事件(虎的前垫宽是10.5厘米,应该较年轻),大棕熊跟踪公虎超过14公里,在一些地方留下了熊和虎的蜿蜒的痕迹。最后虎穿过了上面有很多人类脚印的冰封的河道,熊才停止了跟踪。在另一起案件中,发现了虎被熊吃掉剩下的部分(Kostoglod,1981),几英里的河滩上布满了掠食者的脚印,老虎盘旋,并转了一个圈,试图逃脱捕食,但最后仍然被抓住并撕碎了。

  8、一头13岁的老年公虎被棕熊打伤,左前爪腕部断裂、关节囊破;1981年这头虎袭击猎人而被射杀,垫宽295px,体重168kg。

  9、2010年初,锡霍特山保护区先后发现了两头雌虎的尸体和她们的项圈,专家分析她们可能都是被棕熊杀死的。Vera首次被戴上项圈是在2002年,2007年到期限后又被重捕并再次戴上项圈;2010年1月21日人们发现了她的尸体,她死时8岁,还带有两个17-18个月大的幼崽。 Anya的尸体在2010年2月17日被发现,项圈上大型掠食者的齿痕清晰可见。2009年,1.8岁的Anya和她的母亲、兄弟一起被诱捕并戴上项圈,遇害时正是她离开母亲独立生活的年龄。专家推测她可能是寻找自己的领地时与棕熊遭遇,并在战斗中被杀死。

当然,也有不少虎杀熊的例子,这里我就不一一列出了,但是看来雄性东北虎与雄性棕熊竞争,似乎是棕熊更加占据优势。小编认为,现代的东北虎大不如前了,这是因为人类的大量捕杀和环境因素所致,现存雄性东北虎在早些时候的平均体重实测只有196公斤,但是近年来有所好转,体重开始慢慢上去了,小编认为,只要虎的体重上去,那么他对战棕熊的胜率也会一样上去。

回到重点,为什么在中国有不少熊杀死老虎的例子,在北美,体型更大的北美棕熊却没有杀死美洲狮的记录呢?小编认为,这是因为老虎遭遇对手会拼命攻击,因为老虎毕竟是兽王,而美洲狮遇见和棕熊抢食经常选择逃跑,所以少了和棕熊打斗的例子。也欢迎大家说出自己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