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

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1)

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2)

《自画像文化史》

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3)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

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4)

《维米尔的帽子: 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阅读如何使我们开拓视野(让阅读启迪心灵)(5)

《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4 《艺术品如何定价——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

(荷兰)奥拉夫·维尔苏斯 著 何国卿 译

逸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第1版

人们往往会对某些艺术品价签上的数字感到惊奇和不解,但比价格更值得探究的是制定它的过程。与其说它与作品本身相关,不如说它体现的是艺术家、画廊老板、拍卖行、收藏家等艺术交易参与者的角色和相互关系,从中可以窥见艺术市场特殊的游戏规则。

《艺术品如何定价——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是首本从艺术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视角研究艺术品定价问题的著作。以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及对纽约和阿姆斯特丹数十位艺术品商人的深度访谈为基础,奥拉夫·维尔苏斯在书中揭示:为艺术品这种看似难以确定金钱价值的特殊商品定价,亦有规律可循。

在艺术市场上,艺术品避免按照质量定价,价格的变动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获取利润也不是艺术品商人的专享诉求。为艺术品定价,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艺术品的价格,不只是一个数字。

5 《自画像文化史》

(英)詹姆斯·霍尔 王燕飞 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年2月第1版

米开朗基罗: “每个画家都能画出一幅绝佳的自画像。”这句话还可以补充为,每一个画家,都曾有自画像的经验,我们知道梵高就是代表之一。

在欧洲,从16世纪伊始,人们就已经在收藏货真价实的(以及被误认与伪造的)自画像,并视若珍宝。然而,在过去的40年中,人们对于自画像的狂热远超过其曾经得到过的宠爱。如今,在全球很多个城市里都有着一群完全以自画像为毕生事业的人。

早期及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展常以某自画像拉开序幕;抑或者,若有艺术家画过若干幅自画像,则会以整一个展厅的自画像拉开序幕,就好像这些自画像是他们的入门作品一般。伦勃朗、雷诺兹、库尔贝、蒙克都曾举办过纯自画像展。一旦有画家没能创作出一幅或足够多的自画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便有了用武之地:潜意识自画像、伪装式自画像和替代式自画像:《蒙娜丽莎》成了达·芬奇变相的自画像。

自画像是神秘的“第五元素”,与四大传统艺术门类(历史、肖像、风景和静物)并驾齐驱,且地位至尊。至于自画像是艺术自由的象征,能够激发灵感还是所谓的“那喀索斯”的症状(指自恋),那就要看交流对象是谁了。

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主要的自画像理论就是“每位画家画的都是自己”:意思是所有画家都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一些东西融于所创作的人物中,因而所有的人物都带有“家族相似性”。

该书主要包括旁观式自画像,即艺术家在画中作为人群中的一张面孔出现,或作为多人物叙事的一部分;群像式自画像,艺术家与家人、伙伴等等;独立式自画像,只描绘艺术家本人单独的形象。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家都在努力寻找完美的形象,无论是侧面的、斜角的还是正面的。

该书记录了这一门类的发展,从中世纪一直到当代艺术家们五花八门的自我形象创作。该书按时间顺序分成十个章节,且每一章都关注了一些重要的主题。这些主题性概述详细讨论了特定的艺术家与作品。不过,目标远不止要打造一份由人们耳熟能详的旷世杰作所构成的“最伟大的作品榜单”,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关注自画像名作,并汲取来自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观念和轶事,同时也考察那些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的作品。该书不会过多强调艺术家对“形似”的追求,而是关注在创作与塑造自画像过程中所存在的相互竞争的多重动机。

6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

《frieze》杂志【编】严蓓雯、乔修峰、蒋文惠【译】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7年9月第1版

这部集结了国际顶尖艺术杂志《frieze》创刊25年以来最精彩文章的书籍,《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面世三月,销量破万,在英国,该书创造了超级畅销书的待遇,不仅在艺术圈备受推崇,在时尚界、电影界也收获拥趸,成为一本“现象级”的大众读物。

作为当代艺术领域公认的标杆性杂志,《frieze》一直以其机敏幽默、一针见血、醍醐灌顶的评论闻名,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特雷西·艾敏、BANK、马克·莱基都受惠于这本杂志。而现在,这些塑造了当代艺术的文字将以前所未有的清晰面貌亮相中文世界。

《从A到Z:当代艺术关键词》是首部面向中文世界的全球当代艺术“黑皮书”。作品、故事、评析,三位一体,集合了国际顶尖艺术杂志《frieze》创刊以来最精彩的文章。全书文章以字母顺序排列,用27万字,150余幅高清原图,探讨了当代的59个话题,涉及现当代约700位艺术家、艺评人、作家、艺术学者、策展人。这里有最真实的安迪·沃霍尔、达米安·赫斯特、特雷西·艾敏、格哈德·里希特,你可以读到IKEA的家具、苹果的界面,还有对酷儿、废墟、赌博的艺术思考。它不仅是一部评述当代艺术的书,更是关于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总体文本。

7 《维米尔的帽子: 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加)卜正民 著;黄中宪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第1版

该书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从中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

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远离故乡,奔赴各地,将世界连为一体。一些普通人也被贸易旋风吹起,撒落到异国他乡。世界曾经孤立的地区被连接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这个变革没有人预测得到,也无人能够扭转。四个世纪以后的我们,对此恍若相识。

这本书旁征博引,叙述精彩。卜正民以维米尔画作的多处细节为切入点,引领读者进入17世纪世界贸易、文化交流的广阔世界。它以代尔夫特为中心,带领读者踏上旅途,途中我们可见瓷器和海狸毛皮、小冰期和火枪、遭到船难的水手及其同伴、银矿和马尼拉大帆船。这是一本充满了惊喜的书。

8 《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

李炜著 于是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7年4月第1版

《孤独之间》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西方艺术史。十位大师的命运、百幅名画的阐释、三千年西方艺术的简史,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满艺术性的展现。作者李炜以其富于诗性与才情的文字,别出心裁的文本架构,配以艺术史上经典的画作,将繁复的艺术史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人物逸闻,涉及拉斐尔、乌切洛、波希、委拉斯凯兹、修拉、席勒、德拉克罗瓦、波丘尼、马列维奇等艺术大师,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直到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时期,将三千年间的流派与演进包容进举重若轻的优美文字中。不同于以往艺术史著作的惯用体例,李炜随主题而变换叙述方式,完成了一部充满个性色彩的艺术著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