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1)

第一篇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2)

1.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 古时候为什么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3.“这种书”指哪种书?有什么缺点?

4多音字填空,。

“累”读音 ,组词 。读音 ,组词

“鲜”读音 ,组词 。读音 ,组词

5.近反义词。

近义词:创造( )笨重( )普及( )便宜( )

反义词:沉重( )粗糙( )进步( )便宜( )

6.结合全文想一想,古时候人们把字写在什么东西上。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7.中国有哪四大发明?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3)

第二篇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 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4)

1.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蔡伦造纸的方法。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我能找出蔡伦造纸过程中的动词,并用圆圈画出来。

答案:第一篇

1. 造纸术的发明,难道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吗?

2. 因为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拉。

3. 把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的书。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不方便。

4. lèi 劳累 lěi 积累 xiān 新鲜 xiǎn 朝鲜

5. 近义词 发明 沉重 普遍 廉价 反义词 轻便 光滑 后退 昂贵

6.甲骨、竹简、木牍、帛。用麻造的纸。改进造纸术后的纸。沿用改进造纸术后的纸。

7.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

第二篇

1. 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2. 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4. 剪、切、浸、捣、捞、晒

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积累运用(三年级语文纸的发明课内阅读两篇)(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