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

杨行密与孙儒真正的淮南生死战从大顺二年七月开始,到景福元年六月结束。

大顺二年七月,孙儒火焚扬州,筹集五十万兵力,决心一鼓作气除掉淮南的大敌杨行密。

戴友规是自杨行密的第一谋臣袁袭身亡之后,被杨行密最信任之人。他能够劝住杨行密力守宣州,可见对杨行密的重要不言而喻。

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1)

此时,戴友规再次来到杨行密的身前,向他进言,孙儒兵多将广,况且其兵多出自蔡军,蔡军凶狠强悍,有食人之性,我军多为淮人,身矮体弱,本就力量悬殊,两军对战同等条件之下,我军尚且难敌,更何况孙儒兵数倍于我。

如今,孙儒屯兵城下,营帐堆叠,可谓是大敌当前,当此关头,我军却需独当一面的将才。

杨行密知道戴友规说的是田覠,刘威,他将二人下狱,实在是不得已为之。

一是因为二人当真是败多胜少,难以向士兵交待,二是这次兵败直接将敌人引到近前,实在是已经兵临城下。三是心头怒气难平。

现在戴友规前来相劝,杨行密的怒气已消,而且军队也确实需要田覠,刘威带领,于是很快重新启用二人,希望二人戴罪立功。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景福元年,形势从张训这里开始发生了转机。

原来常州自从刘建峰走后,就被甘露镇使陈可言占据。

常州地理位置在淮南十分重要,一直是杨行密,孙儒,钱镠的争夺要地,此时忽然落入他人之手,这三人无论是谁也要想办法夺回。

孙儒此刻孤注一掷,无暇分身,杨行密却是兵少灵活。

张训将扬州之事安置妥当,已是率兵而出,目光直接就锁定了陈可言所占领的常州。

若是刘建峰还在,这常州旁人难取,此时一个区区陈可言,无异于是待宰的羔羊,谁先到谁先宰。

陈可言在弱肉强食之下,竟然没能正确衡量自己的份量,只看到了常州是块好地,是一大块肥肉。

可惜的是,他自己不是一只能够护食的猎犬,在周围三个野兽面前,他充其量来说不过是一只食草的羊。

张训带着精兵悄无声息地突然出现在常州城下,陈可言大惊之下,做了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开门应战。

如果陈可言直接弃城而逃,或许历史会把他的生命延后数年。但史实是陈可言仓促应战,与张训相见,不及一个照面,便被张训一剑取下脑袋。

因此杨行密评价张训,一剑下常州,岂不壮哉!

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2)

有了张训的抛砖引玉,马上就又有将领乘势而上,这员将领就是陶雅。

陶雅人如其名,风姿儒雅,不过对待敌人却是如秋风般萧瑟。

陶雅得知张训不但稳住扬州,还打下了常州,但是在扬州与常州之间的润州尚在他人之手。

归传道由孙儒指派镇守润州,润州古称京口,又叫镇江,有长江天险在侧,自古以来就是浙江的门户,而对于孙儒来说,后方的粮道供应又有一部分必经此地。

因此润州对于孙儒极其重要,反过来说,杨行密得到润州无异于就扼住了孙儒的一半咽喉。

陶雅受命于杨行密,无论如何打下润州。

陶雅此际虽不如李神福声名日盛,却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归传道的润州即便有长江天险,也未能挡住陶雅的进攻。润州,也就是孙儒的一部分粮道,自此被杨行密占据。

孙儒此时兵临宣州,无法回头顾及,却把消息发给了盟友时溥。

时溥身在徐州,却认为由此可以趁机避开朱全忠,给自己打出一条后路,便筹集士卒三万出兵南侵。

南侵路线,就是途经楚州,再一路向南兵发扬州,收复扬州为孙儒稳固后方。

时溥的一举一动都在朱全忠监视之下。因此,时溥兵马一动消息就已经传给了杨行密。

杨行密收到消息,就近派出张训,李德诚。

张训,李德诚此时似乎鸿运当头,在寿河与时溥军队交战,不但大胜,而且斩首三千。

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3)

时溥的军队在朱全忠连番削弱之下,兵将的士气已经接近于零。

张训,李德诚瞧出其中的虚实,又趁势夺下了楚州。

这对于时溥来说无异于屋漏偏逢连夜雨,偷鸡不成蚀把米。看到时溥大势已去,他的两个部下,毫州刺史张璲,泗州刺史张谏转而依附了朱全忠。

就此之后,时溥即将迎来自己最后的归宿,与他妻子一起自焚于燕子楼。

孙儒最后的盟友已经无力相助,没办法一切还得靠自己。

不过此时,战事却已经偏向了杨行密一边,杨行密的军队在广德连连获胜,孙儒的营寨接连被破。

偏偏这个时候,老天也开始跟孙儒作对,天降大雨。

连日的阴雨让孙儒的蔡军,也就是主力部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瘟疫开始在士兵当中流行,营中缺粮少米,即便是作为食物的人也吃得一干二净。

杨行密在此时,又把屡屡获胜的张训派出,直接截断了孙儒最后的粮道安吉。

这一下对于孙儒来说,相当于整个咽喉都被掐住,再也没有可用之粮。

不得已之下,孙儒把自己的得力干将,刘建峰,马殷分别派出,去附近州镇寻找粮食供给,自己独守大营。

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4)

其实孙儒看着连绵而下的雨水,心中已是生出不详之感。本是像蚂蚁一样的淮南军居然变成了小强,打不死,踩不烂,而且竟然渐渐扭转了局势,正一点点地蚕食自己的大军。

如果大家聚在一处,在缺粮少米的情形之下,有可能被人一网打尽,不如分开行事,若是能把粮食供给解决,也许还能反转局面,若是不能也可以保存实力,毕竟凭借自己多年来的霸气凶残,也能镇住一时。

孙儒没想到的是,老天已经把小本本拿了出来,正一点点的对着孙儒欠下的生死帐。

老天都对账本了,孙儒吃食人肉的恶果此时终于显现而出。凡是当年以人肉为食的士兵在这场大雨中都被感染了瘟疫,孙儒也在其中。

孙儒卧病不起的消息传到了杨行密耳中,杨行密心中便只有一个念头,趁你病要你命。

率先做出反应的是田覠,安仁义。

安仁义一改往日屡战屡败的颓势,以神箭开路,带着精兵势如破竹,一连踏破孙儒五十营寨。

或许是当年毕竟以下属相处多时,又或许是命运使然,一马当先的安仁义居然没有见到孙儒。

抓到孙儒自是大功一件,没病的孙儒那是与魔王相似,有了病的孙儒充其量是只病猫。

素有野心的田覠把一双眼睛擦得雪亮,在人群中只为寻找多年来压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跨不过去的那个身影——孙儒。

找到他,抓住他,就可以一雪前耻,在杨行密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绝非徒有虚名。

孙儒强盛之时,田覠是手下败将,如今的孙儒已是人神共弃,在遣走了得力部下之后更是孤家寡人。

杨行密为什么杀高霸(杨行密在最后生死战中)(5)

两军交战,人数虽多,虽杂却也遮不住田覠鹰隼般的眼睛,孙儒果然为田覠所擒。

史书在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上面孙儒为田覠抓获,还有一种则是因为孙儒久病不起,其部下感觉大势已去,就暗中联合起来将孙儒挟持送给了杨行密。

两种说法最后都肯定了一点,就是杨行密对付孙儒雷厉风行,毫不手软,直接砍下头颅,传首京师。

一代枭雄,继秦宗权之后的大魔王孙儒终于在与杨行密的交锋中败下阵来。

杨行密费尽周折,在这场以弱战强的战役中大获全胜,成为了十国中最强的国君。

图片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