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举行的会议(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提议解散)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由列宁领导创建,是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三国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它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938年举行的会议(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提议解散)(1)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分裂。1918年11月,由布尔什维克发起在彼得格勒召开欧美各国左派社会党人代表会议,作出筹建第三国际的决议。1919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8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小组及左派社会党的代表会议,并以8个党的名义发出召开第三国际成立大会的邀请书。1919年3月2~6日,在莫斯科召开国际共产主义者代表会议,即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中国、朝鲜以及其他东方国家无产阶级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列席大会。列宁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会议通过列宁的报告作为共产国际的政治纲领,还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

第三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它是高度集中的领导中心,统一领导各国革命运动,各国党必须执行它的决定。它有权决定各国党的路线、策略和各国党的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党的决定,开除和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向各国党派出常驻代表。

第三国际对许多国家建立共产党,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对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第三国际过分强调集中统一领导,忽视各国革命斗争的民族特点,将一国经验和国际领导机构的决议教条化,有时要求各国党的工作以某一国党的活动为转移,在反倾向斗争若干问题上混淆甚至颠倒敌我界限和是非界限等,是它比较突出的缺点和错误。尽管如此,第三国际还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壮大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各国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原有的组织形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由一个国际中心来领导和解决每个国家共产党遇到的问题不仅不可能,而且往往有害。各国党已经成长壮大,完全能够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为了有效地组织一切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第三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于1943年5月15日拟定关于解散第三国际的提议书,提交各国支部讨论。在得到各国共产党的同意后,1943年6月10日,第三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