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

随着湖南八省联考成绩的官宣,2021年八省市大联考排名之争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

在开考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江苏、湖北、湖南是种子选手,实力高出其它对手一截。不过河北立即表示不服,他们认为衡水中学是中国高中教育的少林武当,一个学校的高分选手就足以秒掉一些省份的所有高中。衡中学生更是放出风来,誓要拿下这次联考的状元。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1)

那边苏大强也对与两湖并列有些不满,他们声称,此前数年江苏单独命题,难度属于地狱级别,如果拿出来会把其他省份的考生难哭。

两湖的童鞋也说了,看看这些年的奥林匹克竞赛奖牌榜,你就明白什么叫“惟楚有才”了。

……

一场口水仗让“八省联考”未考先热,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兴趣。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大家都希望早点能出结果,让这八省的学生分个高下。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2)

从苏大强率先公布成绩到湖南压轴官宣。八省成绩出来后很快就有好事的网友做出了各种榜单。其中比较多的,是八个省600以上高分学生的统计排名。毕竟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在各省都属于精英级别,高分学生数量的多少似乎很能说明一个省教育的强弱。

实事求是地讲,拿到统计结果后我真是大吃一惊。套用一句来说就是:我猜中了开头,但却猜错了结尾。

江苏高居榜首,湖南意外垫底。我相信,这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3)

所以不出意料,这个榜单一出来,各地的网友就炸了锅。

湖北的童鞋率先表示不服。他们表示,湖北高分学生不如江苏多是因为湖北的物理试题超难 ,如果单纯比较语数外,还是湖北第一。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无法反驳并不是说湖北网友铁证如山,而是因为各省单独的语数外成绩并没有公布,无从比较。因为说到底联考的目的也不是要横向对比,真要再搞个语数外排行榜就太刻意了。

所以湖北说湖北强、江苏说江苏牛,关公战秦琼,完全没法给出标准答案。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4)

不过,从个人的经验来说,湖北的数学确实强。我上高中的那个时候,湖北黄冈就是中学数学的泰山北斗(不小心暴露年龄了[捂脸]);上大学的时候高等数学又被一个湖北女生秒成渣,自此对九头鸟心悦诚服,承认了他们在数学界的江湖地位。

可是,即便湖北考生真的数学占优,也不能说他们的联考成绩就更好。毕竟自古江南才子文采风流,江苏学生在语文和外语上领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关于这次八省联考哪家强,最终的结论只能是没有结论!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5)

最后一排的同学,先把手里的鞋子放下,别急着扔。我知道你们不满,骂我说了半天也没有排出个一二三来。

我只想说,我不是来做裁判的,判断谁是第一并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八省联考其实还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2021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顾名思义,这个考试的目的是让参加新高考的首届学生以及教育考试部门,适应3 1 2的考试模式。比如新的专业平行志愿或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等等。

这八个省份之所以可以采取联考方式进行演练,是因为他们的高考模式基本一致:语数外科目都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卷,选考科目只安排一次考试。

也正因为如此,此次联考只对语数外三门实行联考,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选考科目则由各省自主命题考试。

因为高考分省录取这个原则不会改变,所以这次考试不可能是一个比较性的考试,用以“评析”各省的考生实力。即便是试题相同的语数外这三科,其实也存在评分标准差异的问题,不具有横向比较的价值。

任何不以选拔为目的考试排名都是耍流氓,对这样一个考试搞省际排行榜是没有意义的。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6)

在中国,基于地域的各种比较可谓形形色色、源远流长。在教育或者说人才上的比较更是老生常谈。远到古代的状元、进士数量,近到当今的杰青、院士人数,比比不休,常常闹得不可开交。

但是我经常感到非常费解,搞不懂这种比较的意义到底何在。

我相信,无论是湖北的孩子,还是江苏的孩子亦或是其他省份的孩子,他们在智力方面的差异并不大。之所以在考试成绩上出现天壤之别,最大的原因只在于,他们接受的教育在质量上存在差异。

好比花无缺和小鱼儿,资质禀赋相似的孪生兄弟,一个在恶人谷;一个在移花宫。师父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二人的武功自然有了高下之分。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7)

一个地方文化或者教育的繁盛,和很多因素相关,其中以经济和社会环境为最。

举个例子,不管从文化还是科举考试来看,早期的中国,是北方人的天下,中原、陕西一带人才之多远胜南方。

在那个时候,四川算得上是南方省份中的翘楚。

自秦国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国富民殷,也比较少战乱。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四川的文化大家层出不穷,相当亮眼。

汉赋四大家中,司马相如和扬雄都出自四川;

唐代有李白(李白的出生地或许有争议,但是成长于四川是毫无疑问的)、陈子昂这样的天才诗人;

宋代不但有三苏这样的文学泰斗,光眉山一郡就出了非常多的两榜进士,就连宋仁宗也称赞:“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

但是经宋末蒙古人的屠杀后,四川元气大伤,人才凋零。到了明代,虽然出了个天下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但是状元、进士已经很少了。

此后又经明末张献忠的屠杀,四川十室九空,被迫移民重建,就鲜有全国知名的人物了。

再比如湖南,在历史上存在感并不强,但自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后,湖南人异军突起、群星璀璨,几乎占据了中国人才的半壁江山。

湖南的这种强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近年来的五大学科竞赛中独占鳌头,风头无两。就连同宗兄弟,老牌竞赛大省湖北也要甘拜下风。

湖南人还是从前的湖南人,但是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充分说明了,单纯比较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或者人才质量,是没有意义的。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8)

其实网民们最热衷的,还有各个省份或者城市的综合实力的比较。比如新一线城市的排名,杭州、南京、重庆、成都、武汉的网友经常争得不可开交。

每年的城市排行榜一出来,网上就会浊浪滔天,口水不断。

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有太多东西不是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能够掌控的。

建国初期直到改革开放前,东北城市风光无限,而现在则是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的天下了。

时也? 运也?

雷布斯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人如此,城市也大抵如此。

八省联考成绩各省排名江苏垫底(江苏最强湖北第一)(9)

所以我认为,爱自己的家乡可以理解,埋头苦干、为家乡建设出力、添砖加瓦就好了,做无谓的口舌之争没有任何用处。

就算我的城市是一线又能怎样?

就算马云、马化腾都是我的同乡又当如何?

屌丝还是屌丝,我的生活不会因此得到质的改变。作为老百姓,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再能为家乡做点贡献,那就功德无量了。

地域之争,可以休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