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风土人情独特风采(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八)

#天南地北大拜年#

广西贺州风土人情独特风采(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八)(1)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的介绍,欢迎关注!

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是个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县份。按现在的环境,全县的春节习俗其实差别不大。

不过,这里属于多民族聚居,自然就有不少的民间民俗流传了。就像春节,县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过法,都有一点点差异。

广西贺州风土人情独特风采(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八)(2)

就说富川县内的汉族,按以前的汉族各姓氏来富川身份、时间、地域不同,有“民家人”,“梧州人”和“客家人”的区别。

春节期间,古城,莲山,白沙,富阳等地的汉族村庄,习惯会举行“会期日”,这个“会期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搞一些集体活动,如果和村里人家有相熟的,还顺便聚饮。

从初二开始,每个村庄排日轮流举行,直到正月十八会才结束,活动内容主要是唱民歌,其中“梧州人”系还设有“歌堂”,当然,这种活动主要是青年男女参加为主,也是以歌会友,以歌定情之类,很有地方性,民族性。

广西贺州风土人情独特风采(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八)(3)

史籍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开始,富川县城设有九个灯楼,从正月初十晚到正月十五晚,在灯楼上挂花灯,这些花灯可不是随便挂的,也不是由官家或哪家商号出经费统一挂的。简单说,这九个灯楼实际上是把富川县城划分为九个街道区域,一个街道区域管一个灯楼。

当年这个街区的住户,如果新增有小男孩,那就负责挂一盏花灯,并且用红纸写上一些专门格式的话语,主要意思是希望上天,或是神灵能保佑这个小孩子能健康成长。如果当年生过男孩,但又不幸夭折了的,也要挂上一盏花灯,同样要写上一些专门的敬奉话语。

可以说,富川城中哪个灯楼当年挂的花灯越多,说明这个街道区域人丁越兴旺。富川以前的这种挂灯习俗,还是和广西其他地方的挂灯习俗有所不同的。

不过,随着新时代到来,县城设灯楼挂灯贺元宵的习俗一度停止,后来恢复了一段时间,不过新时代新思想,在灯楼上挂花灯没有限制了,生男生女一律都可挂了,唯一不同的是,男娃花灯制式可以多样,但女娃花灯则主要是莲花灯。

同时,元宵节中,富川街上也是很流行舞龙的,各街道几乎都有舞龙队,到各灯楼前庆贺,这就是富川最传统的“挂花灯,舞龙闹元宵”了。

经过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富川的这种“挂花灯,舞龙闹元宵”习俗,慢慢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富川炸龙节。炸龙节,实际上就是一群人在舞龙,边上的人把点燃的鞭炮往舞龙身上丢,那龙被炸得越惨越烂,那说明来年越吉祥。

如今,这炸龙节已经成为了富川的一个民俗文化名片,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不过,如今的禁炮令,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富川,如果没了炮,光是舞个龙,那就不叫炸龙了。

广西贺州风土人情独特风采(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八)(4)

那在富川的主要少数民族,瑶族的春节旧俗又有哪些呢?

春节,也叫过年,同样是瑶族地区比较隆重的节日。节前几日,各家也是作好各种准备,吃的用的。

到年三十的早上,各农家会将鸡分别拿到庙里,近亲祖坟,厅堂神龛前割血,进行一场对神,祖的祭祀。年夜饭前还会在厅堂作一次正式的祭祀,这个仪式叫辞旧岁。

年夜饭后,那时代自然是没有什么春晚,也没有什么很多的活动之类的,全家人主要是围着火塘边,聊一年的各种情况,作着下一年的打算,会坐到半夜,这叫做“坐年”。

“坐年”也是有寓意的,年三十晚坐久一点,能将家里的田基坐稳一些,田基好了,那来年种植生产自然就顺利向好了,丰收就是分分钟的事了。

坐完年后,还要把火塘的“三足"翻过来放一边,并把灶膛中的火种留好。等第二天再拨开,撒一把生盐,看火会不会爆响起来,如果声音越大,火越旺,那预兆着来年棉花丰收,这叫“爆棉花”。

初一早上,各家也会有“挑新水”的习惯,这和河池罗城仫佬族的“挑新水”习俗都差不多,只是富川这里叫“抢新水”,谁抢挑得第一担新水,那新一年就是最吉利的了。

按传统来说,初一的早餐,只能吃素不能吃带荤的,所以,在年前,各家就做好油果和油糍当早餐。完后去参加娱乐活动,那就是抛绣球,这就是年轻人的事了。不过这种活动很多,除了抛绣球,还有各种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其实是贯穿整个春节的,主要是青年男女解决单身的良机。

当然了,现在人们生活,工作节奏不同,很多传统的习俗也都在变化。可能很多已经成为了文化记忆,很多虽然还流传,但也是有所改良了,就看富川在当下的环境下,传统的地方习俗能保留多少精粹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