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不受宠的妃子(她只是一名宫女)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往往对于身份门第十分看重,婚配讲究“门当户对”。而清朝皇宫中挑选嫔妃的“秀女制度”更是将入宫的秀女身份看得很重。

在这种制度下,能得到清朝皇帝宠幸的嫔妃大多是出身高贵的满洲贵族女子。不过,清朝乾隆年间,却有这样一位宫女,身份并不特别高贵,却七次为乾隆怀上龙胎,备受乾隆喜爱,最终还得到了附葬皇陵的殊荣。那么,这位普通的宫女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乾隆如此迷恋她呢?

乾隆一生不受宠的妃子(她只是一名宫女)(1)

包衣出身,成为宫女

雍正五年九月初九,正值重阳佳节,比乾隆帝小十六岁的魏佳氏出生在内管领包衣魏清泰家中。所谓的“包衣”,是满语中“家仆”的音译,是归属于满洲八旗贵族的奴仆,算是最低等的满洲人,而魏家属于正黄旗旗下的包衣。

发展到雍正时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家已经是隶属于内务府的中等官僚家族。大约在乾隆四年到乾隆九年之间,魏佳氏通过宫廷选秀进入宫中,但是只是一个充当杂役的宫女,似乎并无出头之日。

得到宠幸,命运改变

根据乾隆帝在御制诗中曾透露的信息——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孝贤皇后陵酣酒》: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乾隆帝自注: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斫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也就是说,魏佳氏可能是在孝贤皇后身边侍奉的宫女,后来被乾隆帝宠幸才改变了卑微的身份。

乾隆一生不受宠的妃子(她只是一名宫女)(2)

乾隆十年正月,魏佳氏正式受封为令嫔,开始成为有位分的嫔妃,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而且还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之前,实在是很高的荣宠了。

此后,乾隆帝对她也是十分上心,主动帮她解决了娘家兄弟的就业、住房、债务问题,又赐予房屋和土地,而到了后来,魏家也从正黄旗包衣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正是成了有身份的旗人,魏家卑贱的地位自此开始得到彻底改变。

七次生子,备受宠爱

根据史料记载,从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魏佳氏为乾隆生下了六个儿女,即七公主、十四阿哥永璐、九公主、十五阿哥永琰、十六阿哥(未命名)和十七阿哥永璘。除此之外,还有乾隆二十四年的一次小产。

因为前后诞育七位皇子的关系,魏佳氏从一个宫女变为妃嫔,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懿皇贵妃,由于当时的皇后乌拉那拉氏断发自废,实则失去了皇后的权势和地位。因此,魏佳氏实则已经成为了乾隆后宫的主人。

乾隆一生不受宠的妃子(她只是一名宫女)(3)

乾隆对魏佳氏也是自始至终都宠爱有加,巡幸江南、木兰围场打猎,乾隆都把魏佳氏带在身边,而最后,乾隆还把与魏佳氏生下的永琰定为皇位继承人。

母凭子贵,陪葬皇陵

魏佳氏在乾隆三十九年底与乾隆帝从热河回宫之后生病,期间乾隆曾安排她在养心殿东耳房体顺堂养病。然而,病重的魏佳氏最后药石无灵,于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同一天里,哀痛不已乾隆帝便为皇贵妃上谥号为“令懿皇贵妃”,。并命令各位皇子为魏佳氏送葬。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辰时,魏佳氏入葬清东陵胜水峪(即裕陵)地宫,受到陪葬皇陵的恩宠,她也是乾隆帝最后一位赐予陪葬皇陵恩宠的女人。此后,乾隆再也没有册封过皇贵妃与皇后,并在悼念魏佳氏的祭文里写下“虚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这样的一句话,可见用情之深。

乾隆六十年,魏佳氏去世已有足足二十年之后,乾隆帝在公开皇十五子永琰的储君身份的同时,下令追封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由此,魏佳氏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乾隆一生不受宠的妃子(她只是一名宫女)(4)

小结

从一个身份地位低下的宫女,到执掌皇宫大权的皇贵妃,魏佳氏命运的转圜毋庸置疑是来自于乾隆帝的恩宠。

话说回来,魏佳氏之所以能够给为乾隆帝诞下七位皇子,最终受到乾隆帝的恩宠与怀念,相信也与她本人的性格和特质有关吧。毕竟在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情况下,乾隆依旧如此迷恋她,相信其中必有奥妙。

参考资料:《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得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