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赶海拾贝吗(赶海拾贝神器五花八门)

雨天赶海拾贝吗(赶海拾贝神器五花八门)(1)

 上周末傍晚海水退潮,水位下降,人群逐浪而去,在裸露出的大片礁石、滩涂上赶海。(孙以亮 摄)

雨天赶海拾贝吗(赶海拾贝神器五花八门)(2)

  五花八门的工具纷纷登场,有人带来电风扇网罩,兜起大把泥沙从网罩里过筛。

雨天赶海拾贝吗(赶海拾贝神器五花八门)(3)

  环岛路出现赶海大军,市民游客来到沙滩上玩耍,直到晚上还有人流连忘返。

  正逢难得一遇的海水低潮,上个周末,岛内外出现赶海大军,市民游客来到沙滩上玩耍,直到晚上还有人流连忘返。本报记者直击现场,发现不少市民用五花八门的工具在海滩上挖掘海产品。对此,有关部门曾做出提醒,厦门市救生协会110水上救援队等也进行相关安全提醒。

  傍晚退潮时海滩更热闹

  赶海工具五花八门

  海风为热意滚滚的夏日带来清凉。环岛路一带,大量市民、游客在沙滩上玩沙、戏水、放风筝。傍晚海水退潮,水位下降,人群逐浪而去,在裸露出的大片礁石、滩涂上赶海。

  “这几天人多,周末目测有上万人。”7月10日下午,在一国两制沙滩,市民孙先生和朋友特地带了工具来赶海,准备挖点花蛤回家加餐。滩涂高处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各自围成小圈卖力挖,还有人下到水位及膝处,戴着手套蹲下来捡贝壳、挖海鲜。

  也有不少人第一次来赶海,各种工具花式登场,从塑料玩具铲,到工兵铲,甚至出现了不锈钢锅铲、铁汤勺,还有人带来电风扇网罩,兜起大把泥沙从网罩里过筛,花蛤等就从抖落的沙子中逐渐现身。

  注意避开自然保护区

  挖回的海鲜要清洗

  环岛路沿线的黄厝至观音山海域是市民游客赶海热门地。需要注意的是,黄厝海域是文昌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曾在官方网站做出这样的提醒:文昌鱼主要生活在浅海,水深为5米至10米以下的中粗沙地上,退潮时市民游客用铲子等工具挖掘,可能会对文昌鱼的栖息地造成破坏,尤其是人数较多的赶海活动,影响更大,可能还会对文昌鱼造成一定伤害。专家提出建议,退潮后尤其是天文大潮,市民游客尽量不要进入黄厝区域玩耍。

  至于市民游客赶海,挖回花蛤食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副主任潘满冬提醒,食用前,需要用干净海水将花蛤“漂洗”干净,吐掉泥沙,时间长的,还需要在水中放氧气管,避免花蛤因缺氧死亡。如果花蛤未漂洗干净或死亡,均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同时,烹饪方法也很重要,尽量不要生食,建议煮熟、炒熟后食用。

  【提醒】

  赶海好欢乐

  安全要当心

  厦门市救生协会110水上救援队作出安全提醒:

  第一,注意潮汐规律。每天涨退潮时间不固定,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在一国两制沙滩,有片远离岸边的沙洲地势较高,涨潮时最后才被淹没,如果没有注意周边水位趋势,忘记及时撤退,就容易被困;

  第二,做好防护。海里的贝壳、玻璃陶瓷碎片、礁石上的海蛎壳等非常锋利,建议赶海时备齐工具,避免手被划伤;

  第三,避让淤泥。淤泥、泥沙混合的地方有陷入的风险,曾出现过游人陷入淤泥无法自救的情况;

  第四,看管好孩子。周末两天,仅一国两制沙滩每天都有上万人次出没,家长要多注意未成年人安全问题。

  【同步】

  男子海中游泳

  被鱼咬伤

  7月10日下午4时15分左右,在环岛路一国两制沙滩的厦门市救生协会110水上救援队执勤点,一名身穿泳裤的中年男子前来求助。男子右手受创流血,自述下海游泳时被一只黑色的、圆圆的鱼咬伤,右手手掌受伤位置又疼又麻,感到无力。水救队队员取出药箱,对男子受伤部位进行简单清创和消毒处理,建议其立刻就医,随后男子自行离开。

  近日也有男子在海沧湾游泳时被鱼咬伤手指和大腿,伤及手指肌腱和神经。水救队表示,近期发生多起水下受伤事件,建议市民游客下水时注意安全,如遇危险请及时求助、就医。

文/图 记者 柯 笛(除署名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