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

这两天,北京西城区的学区房政策落实上了热搜:

按规定,2020年7月31号后落户的家庭,适龄儿童将按照“多校划片”,不再进入对应划片的学校入学。

换言之,那些花天价买学区房的家庭,将不能确保进入“好学校”。

好的教育,已经让中国家长挤破脑袋。

但何为好的教育,我们没有多想,反正统一的标准就是——

老牌名校,重点学区,升学率……

但教育,原本不是一场竞价和厮杀。

而是随时遇见惊喜的旅程。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

豆瓣8.6分,入围了第71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讲述了在一所德国小城的小学里,班主任巴赫曼先生和他的一群特殊学生之间的故事。

三个半小时朴实记录,既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高超的视听技巧。

却让人看得入迷。

因为这是你一直在渴望的课堂。

01

巴赫曼先生,一个头戴黑色针织帽、穿灰色运动衫的老头。

寒冷的冬日清晨,他靠在转椅上不停地晃悠,因为学生上课迟到嘟起了嘴。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

当你以为他要口吐芬芳时,他却漫不经心道:

“还差两个没到?那好,大家打个盹儿,等他们一下。”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3)

(Sir只记得班主任会让全班集体起立读书,清醒一下)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班级。

巴赫曼先生面对的,是一群非常棘手的学生。

来自12个不同国家,全都正值青春期——

有的是二代移民。

有的刚来德国几个月,一句德语也不会说。

学生之间的身份,背景,教育经历,以及生活环境差异巨大。

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冲突事件。

但顶着“数学老师”头衔的巴赫曼先生,并没有让学生们每天遨游题海,反而花样百出地引领同学们“不务正业”。

德语课(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他让大家聊自己的地域,家乡。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4)

数学课,聊概率问题,他有模有样地带大家做有趣的实验。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5)

音乐课(没错他还教音乐),除了唱歌,他更是吉他一端,亲自上阵。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6)

石雕课(他怎么什么都会?),巴赫曼持锤上阵、亲身示范后,再把课堂还给学生。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7)

他甚至,能教学生杂技!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8)

不仅啥都能教。

更是把“教人”这件事,打磨出了新玩法。

文学课上,他将德国通俗故事《捣蛋鬼提尔》进行编曲,让学生们将音乐课上的弹吉他、敲鼓、弹琴学以致用,带领孩子们一起弹奏咏唱德语歌曲。

甚至连之前教过的“双手接抛球”,在音乐课上都能有一席之地。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9)

(瞬间有《放牛班的春天》内味儿了)

建立沟通,了解想法,探讨观点,尊重选择。

巴赫曼先生可以将别人看不出美丑好坏的石头,雕琢成姿态各异的石林。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0)

这么好的老师,感觉放在哪都是稀缺的,遇见就是幸运。

但,这是真的嘛?

他,也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巴赫曼。

02

你以为这么丰富多样的课程,轻松的环境,又是一个“别的国家”、“别人的学校”?

错了。

巴赫曼先生也是一个普通人。

虽然他教的是数学,但他一开始学的是社会学。

这学科熟悉的人都知道:

书绝对不会少读,但基本找不着能学以致用的工作。

巴赫曼也一样。

因为生活所迫,他要挣钱养家,才去柏林读师范学院做了老师。

但心里也超级不爽:

学校是公共单位,一点也不自由。

而他想随时远走高飞。

唯一不同的是,他对于那些缺乏水平,给学生层层套枷锁的老师深恶痛绝,所以就算干得不爽,也尽力避免成为那种灌输教条的人。

这就是一个被迫当老师,但又有一点小坚持的普通人。

同样,在片子里,老师这个职位,难度并不比国内低。

巴赫曼先生同样有KPI考核。

德国小升初阶段有三条路可走。

教育质量从优到劣:文理中学、专科中学、职业中学。

6分制,1最好(A),6最差(F)。

考核结果主要依据主课成绩:德语、数学、常识、美术、音乐、宗教、体育和英语八门课程。

而班主任,必须根据真实情况撰写评语,为学生评级,判分,决定学生的升学。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1)

看起来大权在握?

要知道,权力大,代表责任也大。

学校所在的德国小城施塔特阿伦多夫,有着复杂的排外历史,在纳粹时期存在过集中营和军火工厂,在战后也经历过几次移民潮,导致学生成分、来源非常复杂。

作为老师,一个处理不当,可能就是文化冲突,民族纠纷。

因此,他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既有个人修养,也是形势所迫。

可即便如此,这个课堂依旧让Sir向往。

最明显的,课程安排。

在巴赫曼眼中,语、数学、常识、美术、音乐、宗教、体育和英语,八门功课的每一门都必须被公平对待。

绝不会出现体育老师常年卧病,数学老师替补上门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理解与交心。

巴赫曼和班上一个男孩聊起未来想从事的职业。

男孩说,理发师。

对,不是科学家、不是宇航员、不是总裁老板、不是网红明星,再普通不过。

但巴赫曼没有偏见,而是与他认真探讨——

“你知道理发师怎么赚钱吗?”

“知道,剪一次头发挣10-12欧,这挺好的,剪十个人就够了。”

巴赫曼先生沉思一会,脱帽,露出了毛发并不旺盛的颅顶。(老师的宿命?)

“你可以先拿我练练手。”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2)

在他的课堂上,也几乎没有什么禁忌的话题。

比如,两性关系。

有想在家里蹲的男孩 ,未来让妻子去工作,自己做饭、承担家务。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3)

(小伙子,Sir看你很有前途啊)

有男孩表示不想结婚——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4)

很快就遭到了女孩们的反驳。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5)

让他们畅所欲言,哪怕是对立观点,但不要藏着掖着。

比如,

有大胆的同学,直接问出了巴赫曼先生的初恋和初夜时间。

巴赫曼先生坦然回答:十七岁。

学生们露出了神秘莫测的微笑,而巴赫曼先生做出知识补充:

智商越高的人第一次做爱的时间越晚,无论男女。

刚被同班女生说笨蛋的男孩很快接话茬: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6)

(小伙子怎么又是你?!)

以及更有争议的,性向

课堂上,巴赫曼先生自弹自唱了一首歌,歌曲讲了两个男孩的恋爱故事。

当巴赫曼先生问起孩子们怎么看待时,有学生觉得——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7)

可也有学生表示,至少他们是相爱的。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8)

巴赫曼先生的态度 ,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他没有主观地提倡要尊重包容,反而仔细询问这些观点迥然不同的孩子,是如何产生这些想法的。

开始认为“同性相爱是恶心的”的女孩,最后发现自己无法说出原因,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巴赫曼先生才开始循循善诱,最后戳破偏见背后的荒谬逻辑。

你的观点,是因为害怕别人与你不同么?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19)

正如对于性别的观念,不是天生就有的。

那些你以为无可置疑的“正确”,可能都是来自后天的灌输和规训。

当这些在中国家长们眼中绝对不合时宜的禁忌问题,都可以被公开地,可控地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交流讨论的时候。

Sir觉得,这个课堂,才是所有人都渴望的样子。

所谓划出不可讨论的禁区,照本宣科给规定的答案,其实都是脱离了教育本质的偷懒行为。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不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必须、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是告诉他们,这世界还可以有很多可能。

03

但就像所有素质教育一样,有一个坎必须要过得去。

分数。

虽然课堂已经足够开放、自由,但巴赫曼先生也需要打分。

不仅会让学生之间相互打分,还很强调“打分的艺术”。

半年前刚来到班上对德语一窍不通的女生,如今已经可以听懂所有德语,甚至用德语写作爱情故事。

她自我评价3分的作业,得到了班里学霸2分的高分评价。

巴赫曼先生结合了她的身份背景,给了她1-(相当于A-)的好成绩。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0)

平时作业的“分数空间”,给了学生们成长的自信。

因为基础差在班上吊车尾的人,只要努力,永远有前进的机会。

这是巴赫曼先生的智慧,也是评分机制的包容。

可能有人会说,打分机制再包容,学生的未来,不还是要分流嘛?

好的去文理中学,次一点的去专科中学,最差的去职业中学。

最后所有早期素质教育的成果,在成人后赤裸裸的地位、收入差异面前,都会变成笑话,就像《新华字典》背后“光明的未来”的案例一样。

但是。

对一个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否,从来都不应该,也不会是,靠能赢过多少同龄人来判断。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这部纪录片,恰恰给这些落入“内卷”思维窠臼的观众,一次狠狠的打脸。

巴赫曼的班上,有一个女学霸,她会因为自己有被逼迫学习的感受而自我厌恶,会因为别人比自己考得好而心生妒忌。

可当巴赫曼宣布,决定让她去最为优越的文理中学时,她却果断又淡然地表示:

“我不愿意。”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1)

她的选择,是专科中学。

这一度令Sir很困惑。

你会为了去蓝翔技校学习挖掘,而放弃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吗?

但仔细了解后才发现。

Sir的格局小了。

德国的分流和分层教育制度,保障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想去的学校。

每一条求学之路都不是“死胡同”,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学生就可以转入另一种类型的学校。

例如,技工可以成为工程师,理发师也可以成为知识分子。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2)

被推荐去文理中学的女孩还在犹豫。

换言之,在德国,并没有所谓的“一考定终身”。

即使是不同的职业和工种,都强调行行出状元,没有高下之分。

这才是巴赫曼先生和他所代表的老师们,敢于进行大胆先锋的素质教育的前提。

这种教育分流,近年来国内也开始效仿退出中考改革。

有分析说,今后可能会有一半的中学生将无法进入高中,只能去接受职业教育或外出工作。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3)

很多家长把中考当做了新的“一考定终身”,开始军备竞赛,甚至开始提前准备,无限制投入。

比如开头的天价学区房,比如让教育机构赚得盆满钵满的各类培优班。

当大多数人依然无脑地把成绩当做唯一考核标准的时候。

不论推行什么改革,结果都不会改变,连原因都是相似的:

我不管我的孩子成为什么,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差。

是的。

哪怕我们效仿了这种中学分流的模式。

大家也并没有德国的师生们那么自由和从容。

因为这样的分流,不见得完全是依照个人兴趣和天赋的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教育得到了本科一样的重视吗?

不同的教育,到了社会上都有体面的出路吗?

如果没有这些。

纪录片中的巴赫曼先生,只能是我们的一种遥望。

这场内卷,也不会得到真正缓解。

所以大家忘不了要赢要争要抢,要分出好学生差学生,好学校烂学校。

从出生到上学,从工作到退休,甚至比到儿子孙子……

也因此,巴赫曼和他的课堂才那么让人感动。

因为他提醒我们。

人只需要成为自己,不应该有上等和下等之分。

纪录片中,巴赫曼先生对于毕业生的寄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分数只是某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它不是真正的你们。根本无法代表你们。

更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年轻人。

你们都非常真诚,请继续坚守这份纯真。

史上最难攻略的男主(你们吹上天的神仙男主)(24)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