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司法所可以调动吗(听人叫我主任)

基层司法所可以调动吗(听人叫我主任)(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前几天参加无锡市检察机关司法行政人员座谈会,由于事前无准备,仓促发言,词不达意。会后几多懊悔,思绪良久,想说的太多,以至于夜不能寐。

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我想坦诚地面对真我,说一说这些年,一名司法行政人员的苦与乐,冰与火,以及诗和远方。

01

8月对我而言是个特殊的时节。

犹记得十五年前,2007年的8月,我从校门跨进了机关大门,成为检察院的一份子。初始在民行,后在预防,虽默默无闻,但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到兢兢业业,收获过一些荣誉。直到2016年8月,转隶前夕,从预防转岗到办公室。

那日,领导与我谈心谈话,征求我对岗位的意见。我说:“服从组织的安排。”

谈话结束两三天后,我家年仅四岁的小胖由于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本以为只要做一个小小的阑尾割除手术,最多两三个小时的事情。哪想到,手术期间发生感染,并发重症腹膜炎、肺炎,术后送往PICU抢救——

那个送往手术室路上,还笑着和我比V的天使一样的小可爱,在四个小时之后,竟然“无法独立呼吸了!”医生说“离开呼吸机可能一下子就不行了!”(写到这里,即使已经过去了六年,我依然止不住地眼泪……)

那一刻,天旋地转,心若焦土。

我颤抖着签了一张又一张的病危通知书、知情书、告知书,日日夜夜守在儿童医院PICU的那扇小窗外,不吃不喝不睡,对世事漠不关心。

期间,同事打来电话说,院里安排我转岗到办公室,她们已经帮我搬好了物品,整理好了办公桌。我心里古井无波,只是想,倘若我儿有个三长两短,我定然会从这高楼上一跃而下,一了百了。

上天终是怜悯我的,感谢我儿强大的意志力,更感谢医学昌明!我儿小胖历劫归来,从PICU转到普通病房。而我,白天单位上班,晚上医院陪护,每日奔波忙碌,感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从此,开启了我那琐碎繁杂、兵荒马乱、痛并快乐着的司法行政人员生涯。

02

记得上班后的第一天,在与同事短暂交接、给了我一堆账号和密码后,领导交给我第一项任务——编发一期微信公众号。

说实话,此前我对“微信公众号”一无所知,更不知我院竟然还有微信公众号!我是一边百度一边模仿着编辑完成了第一篇公号文章,领导尚算满意,当日就发布了,至今还挂在公号上。

时至今日,我还经常时不时地翻一翻那篇文章。用现在我这个号称“10W 专业写手”的眼光看,相当之粗糙拙劣,但那是我的“处女作”,很有意义。

尽管已经在检察机关工作十年,我从未想过,办公室的工作竟然如此艰难。在基层办公室,一个萝卜几个坑,对应多个条线。

我仓促转岗,几乎没有成长时间,要迅速补缺成为顶梁柱,还不能犯错,别人不会因为你是“新手”而更加包容。况且,办公室的事、文字的事,都是大事,稍有不慎,出错就成事故。

那时,我怕有疏漏,将自己的日常工作打印一张纸,贴在电脑旁边。具体而言共有17项:传统宣传、新媒体、新闻发布会、舆情监控、检务公开、信息简报、机要保密、支部党建、行装工作、会务保障……每个大项下面各有小项,不一而足。

基层司法所可以调动吗(听人叫我主任)(2)

其中还包括编辑院刊,52页,一年四期。原本是我在预防期间负责的刊物,一季度一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做得尽善尽美。转隶之后,预防刊物成为院刊,随我到办公室。还是一年四期,但工作量不可同日而语。

比如之前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收集素材、设计版面、反复完善,现在我最多只能用一周的时间,完成编辑、印刷。

转岗到办公室的第一个月,我由于工作压力巨大,患上了神经性耳鸣,一度听力变弱,一度以为耳聋。耳朵里似乎住着一只蝉,时而拍打着翅膀,“嗡嗡嗡”,时而发出尖鸣,“吱”——影响睡眠,痛苦不堪。

现在,那只蝉还在,我已习惯了与它和平共处。

作为一名以文字工作为主的司法行政人员,伴随而来的职业病还有:脱发(如今我已秃顶,发量不到2017年初的一半);失眠(几乎天天都是在深夜十二点过后睡觉,存在睡眠障碍);耳鸣(见上);肠胃疾病;眼酸;饮食、作息不规律……

我也知道这样不好,要早睡早起多做运动睡午觉——可是,会议要开,通知要发,讲话稿要改,信息要写,公号要发“转点赞”,报表要统计,台帐要做……

03

事务性工作还好,文字工作不比其他。有时候你枯坐一个下午,绞尽脑汁写不出一个字,直到夜深人静忽然文思泉涌;有时候赶上饭点下班,偏偏你写到关键处笔不能停;有时候晚上忽然接到通知要明早9:00交份报告,你写是不写?这夜要不要熬?

如此种种,司空见惯。就算你明知道在摧残自己的身体,亦无可奈何。

甚至,年终写个人总结的时候,你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统计那些工作量。

比如说,一篇4000字的宣传稿反复按照编辑要求修改了十来遍,但是没发表;花费十六个小时改了六遍作出来的PPT报告,但是领导不满意;为调研视察精心准备,改片子做画册做展板,通知改期了……

你甚至还会忘记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泪、受过的委屈、写过的报告、处理过的难题……

粗粗统计一下,作为单位主要负责文字工作的司法行政人员,我每年经手的文字大约有数百万字,报告、总结、信息、宣传稿、公众号、脚本、剧本、课件……种类繁多,且年年呈上升趋势。

前些日子,我儿小胖的美术老师私聊我,委婉地表示“工作再忙,希望能多陪伴一下孩子”,说小胖“很羡慕别的家长来接”。一下子令我很震惊,我自以为陪伴孩子挺多的。

与先生说起,他说:“你知道吗?你去年接孩子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全年加班时间超过200天,每天回家早一点七八点,晚一点九十点,回来就要检查小胖作业,冲他吼!你没发现,他看见你就像老鼠看到猫,你一吼他说话都结巴了吗?他都不爱你了!”

“你每天都在忙什么?!”

我……我说不出。

不知不觉中,我儿小胖,那个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天使宝宝,已经成长为一个到我鼻尖处的10岁少年。他爱我,惧我,一到周末就催我去“加班”,与我渐行渐远。

04

曾经哭过,不止一次。也会怀疑,有过彷徨。

那种茫然四顾、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日复一日、庸庸碌碌的琐碎繁杂,会让人怀疑存在的价值、工作的意义。特别是在被人误解时、遭受委屈时、压力山大时,有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冲动,恨不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天下午,与会同仁都提到了司法行政人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我亦有同感。

记得我儿小胖幼升小时期报考民办学校,为了“拉大旗作虎皮”,我在报名表填写父母单位职务时,写了一个“四级检察官”(确实当过),颇令小胖感到自豪。等到他得知我只是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后,失望许久。

去年,小胖对“干部”这个词很敏感,看人家叫我“主任”以为我是个“大官”,吓得我赶紧“纠偏”:“你看你是班里的劳动委员,班干部吧,每天人家小朋友放学,你得打扫完全部卫生之后才能回家。妈妈一样,都是干活的人。”

这下,小胖不说话了。

其实,我怎么好意思告诉他,我这个“主任”(还是个副的),其实只是中国公务员体系中最基层的科员而已。

座谈会上,我说,“司法行政和业务工作如检察工作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畸轻畸重亦不可。”

那么,作为司法行政人员来说,不必妄自菲薄,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当然需要外界的肯定加成,但自我的内心确信也很重要。

基层司法所可以调动吗(听人叫我主任)(3)

很多时候,人的痛苦来源于比较。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成绩,对自己娃百般嫌弃;和别人的老公比赚钱,觉得自家男人一无是处;比职位、比职级、比收入、比待遇、比干多干少……

有比较,就会有不平衡,就会失去一颗平常心。求不得,怨憎会。多思生忧郁,多怨生愤怒,怒伤肝,肝气郁结百病生,不值当。

平常心,多么珍贵、可爱的品质啊!

05

前段时间与友聊天,我本来在抱怨工作忙累苦逼没有成就感,以为友会来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岂料友沉默了一会说:“有些人因为幸运所以能保持单纯,有些人是内心强大。

很多时候,人的幸福来源于比较。看和谁比。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家庭、稳定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安逸的生活……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人间百态,天地广阔。你以为的“幸”或者“不幸”,也许,只是他人眼里的浮云。

——没想到写着写着,写成了鸡汤。我一直认为,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鸡汤。

仿佛能看见,五年、十年、十五年,我依旧在写稿子、爬格子、填报表、做台帐……庸庸碌碌,一眼望到头。你可以理解为惯性使然,也或者,叫作热爱。

被同事戏称为“网红经纪人”“指导性案例秘密武器”,推出一个个检察“男神”“女神”,打造一个个检察“爆款”,以及,那一杯杯的下午茶,岂不乐乎?

那是我的诗与远方。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基层司法所可以调动吗(听人叫我主任)(4)

来源:巴夫人上学记,在此致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