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

何谓“浮城”?可以字面理解为,漂浮着的城市。

城市漂浮起来,很难理解,但是通过香港的变迁史我们感受到,曾经的香港便是这么一座“浮城”。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1)

这个时期的香港有一群漂流在海上以打渔为生的客家人称为疍民,他们以船为家,以船为家产,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袭,终生不上海岸。疍民有一个典型的特质——不穿鞋子。疍民们觉得自己的根是深深的扎在海里的,所以疍民以上岸谋生为耻。大量的疍民将船停在港口,船与船之间相靠,家与家之间相依。远远望去,连绵成片的水上屋棚就像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市。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2)

再看剧中男主——布华泉,阿泉。

阿泉的出生背景便是还未回归时期,社会及其复杂混乱的香港。他的生母因被英国士兵凌辱而怀上阿泉,阿泉出生后便将自己的儿子抛弃。幸好被抛弃的阿泉被一户疍民人家收养。因为是混血儿,阿泉一头天生的黄发与身边的人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每当阿泉问起自己的身世便会被暴打一顿。因为天生异样,身边的人都可以忽略了他的名字,戏称他为“洋杂”。

阿泉从小入了教会信奉天主,在教会的学习阿泉初略的认识了几个简单的字,更重要的是他感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阿泉想要学习知识,乞望那比大海更为广阔的世界,渴望打破命运的枷锁。

可是阿泉的家庭困苦,家里不但要上交赋税给租借渔船的东家,阿泉的养父还借了东家一大笔钱。作为家庭的主力的父亲,在巨大的经济压力的逼迫下,顶着恶劣的天气硬然出海,却再也没有回来过。

此时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母亲和自己这个长子的身上,可是人微力薄,无奈之下母亲忍痛将自己亲生的五个孩子送给了别人,较大的三个送入了教会福利院,较小的两个送给了亲戚。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3)

随后阿泉和朋友进入了帝国东印度公司,朋友甘愿成为机械苦力师傅,阿泉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成为自己对抗命运的强大武器,于是阿泉在学历上写下了“识字”,成了领导口中的“半生熟”卑微杂活马仔。

身处绝望,要么沉沦,要么奋起。

为了去世的父亲,为了艰难度日的阿娘,为了寄人篱下的兄弟姐妹,为了自己的理想,困境中的阿泉面对困境没有怨天尤人,残酷的生活反而更是磨练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当20岁才进入小学一年级,面对比自己小了很多的同学和不让他入学的老师的时候,阿泉没有感到自卑,没有退却。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4)

当自己呕心沥血所设计的图纸被直属领导强行占为己有的时候,阿泉没有抱怨。

当动乱来临,全体员工反抗公司的时候,阿泉没有选择跟风对抗,哪怕是承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和不公。阿泉说的最多的就是:“我是帝国东印度公司的孩子。”

命运之神终是没有遗忘命运多舛的阿泉。

阿泉终于得到了公司的一位英籍高层的赏识,从此阿泉开始大展鸿图,成为了帝国东印度公司的高层之一,接回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让母亲安享天年。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5)

这部电影剧情落点并没有放在小人物如何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一代风云大亨这样令人热血澎湃的爽文故事上,反而将视角时时刻刻停留在亲情、友情、爱情上,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时时刻刻的牵动着观影人的心弦。

《浮城大亨》这部电影不仅是值得主人公阿泉,更重要的是影射出了回归以前的殖民地香港。阿泉的身世凄凉,自小生活在自我身份认证的困境中。“我是谁”,这疑问号始终盘旋在阿泉和那个时期的香港心中。直到阿泉老去,才以一种迫不得已的途径解决了这一个折磨了他多年的困惑。电影中阿泉在选择机场通道时,对于自己身份归属产生的愤怒正是当时无数香港同胞的无奈,直到香港回归,五星红旗在香港飘扬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归属。

导演是要讲阿泉的故事,但更要说的一个有中国梦的香港人数十年经历的家国情怀。

浮城大亨电影分析(佳片推荐浮城大亨)(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