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

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人类杀手”,原来长了这样的一张面孔……

好久不见,又到了周六的法医秘史时间。

在过去的一年中,法医秘史专栏为大家介绍了很多法医学与医学知识,然而,我们介绍知识的速度,远追不上这些学科发展的速度,为了让大家在去年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上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医学和法医学科,从本期开始,我们特别推出了一个全新系列——病理解剖学系列

从宏观到微观,从器官大体解剖到显微镜下的组织学切片,我们希望这个系列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医学与医学的相关知识。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2)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3)

前不久,我国某著名大学开展匿名的艾滋病筛查,而令人堪忧的是,检验结果的阳性率远超出预期,这意味着很多人有可能已经成为了艾滋病的潜在传染源。

随着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艾滋病这一恐怖杀手再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那么,艾滋病究竟有多恐怖?我们需要如何避免中招?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可以帮你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4)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5)

售卖艾滋病检测试剂的自动售卖机 图源:中国青年报

在介绍艾滋病之前,我们先来弄清两个英文缩写:HIV和AIDS,它们通常都会结伴出现在有关艾滋病的介绍中,而这也让很多读者感到迷茫,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简称,而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则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写,通常称之为“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而HIV就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

那么,什么是艾滋病呢?

艾滋病是一种主要经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等渠道传播的疾病,它由HIV引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和受损,最终发展为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这里的机会性感染,指的是平时不致病或者导致疾病机会很低的病原体,在艾滋病患者机体上都会发生,比如真菌感染和结核病等等。

病死率高,是艾滋病的重要特点。

那么,这个“人类杀手”到底是如何展开杀戮的呢?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6)

让我们在电子显微镜下看看这位危险的“对手”。

HIV是一种球型病毒,直径大概有100-200nm(纳米)。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7)

HIV结构图 图源:参考资料[1]

和很多病毒一样,HIV的家族也很兴旺。从派系上划分, HIV家族分支主要由HIV-1和HIV-2这对哥俩儿组成。

弟弟HIV-2比较含蓄、内向,平时不出远门,它只在西部非洲和西欧发生疾病流行,而大哥HIV-1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除了弟弟踏足的地区,全世界的其他地区都有哥哥的踪迹。

我们国家的艾滋病病人体内基本上就是HIV-1的病毒。因此,我们今天的科普介绍也主要围绕着HIV-1进行。

HIV-1的外壳上嵌有很多糖蛋白,基因组结构也非常复杂,它有3个结构基因(结构基因决定了病毒的结构组成),6个调控序列(调控序列决定病毒何时开始扩增,并可以调节病毒的扩增速度)等,如果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的读者,是不是看到这些术语已经一脸蒙了?

没关系,你可以不懂,但当你浏览上面那张HIV的结构图时,请重点留意一下这几个部分:

一是镶嵌在HIV病毒外膜的糖蛋白gp120和gp41;

二是病毒内部的RNA。

在下文中我们介绍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时,上面几位可都是非常重要的“狠角色”。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8)

在之前介绍的艾滋病定义中,我们知道,HIV病毒在人体内的破坏对象主要是免疫系统,但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如果有人追过《工作细胞》这部番剧,就知道免疫系统是由白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等种类众多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

那么,HIV病毒入侵人体后,是对整个免疫系统发起无差别攻击吗?

其实不然,HIV病毒有自己的特定目标。

它专门盯上的是人体里的一种免疫细胞——CD4 T细胞。

这里要补充解释一下,根据表面携带的分子结构不同,T细胞分为CD8 T细胞CD4 T细胞两种。HIV病毒的攻击目标就是后者。

为什么它只可着这一种细胞祸害呢?

这就不得不说我们前面讲到的HIV病毒结构中的糖蛋白gp120和gp41了,当HIV病毒对CD4 T细胞发起攻击时,它的入侵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出场的糖蛋白gp120负责识别T细胞,它的功能就是识别细胞膜带有CD4 分子结构的细胞,识别完毕后,HIV病毒开始“变身”,它的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表层的糖蛋白gp41与CD4 T的细胞膜融合,相当于是打开了CD4 T细胞的大门,让病毒细胞内部的RNA得以进入宿主——CD4 T细胞。进入CD4 T细胞后,HIV病毒就开始了逆转录的过程。

逆转录是什么意思呢?(友情提示,如果下面这段看不懂,建议温习一下高中生物课本)

一般来说,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通过DNA转变成RNA,然后通过不同种类的RNA完成生物信息的传递。但HIV病毒并不按照这个套路出牌,因为它本身没有DNA,只有RNA,所以,当它入侵到细胞之中后,就需要利用自己的逆转录酶,以自己的RNA做模板,合成一条DNA,然后通过酶把RNA分解掉,再用新合成的DNA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的DNA,复制结束之后,它会把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结构中,称为前病毒。

这个过程看上去很复杂,而在不同的人身上,完成这一阶段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是几年,有的人甚至需要十几年。这个阶段,HIV病毒看上去似乎没有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但事实上却是潜伏在人体里的定时炸弹,一旦病毒在体内爆发,它的可怕威力立即就显现了出来:

一方面,由于HIV病毒抑制了T细胞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CD4 T细胞的功能降低,而免疫功能低下,是后文各种临床症状的基础;

另一方面,HIV病毒感染的直接结果,就是CD4 T细胞数量减少,因为感染病毒的细胞会发生凋亡(细胞自杀),而带有gp120结构的T细胞,还会被人体其他免疫细胞误认为是敌人而将它干掉。HIV病毒还会侵犯胸腺,骨髓等部位,这些部分是T细胞诞生的“摇篮”,这种扼杀新生的战略,使得T细胞生成减少。总而言之,CD4 T细胞数量越来越少,人体的免疫力也就越来越弱。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9)

HI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简图 图源:参考资料[1]

人体一旦失去了免疫力,就像是裸奔在枪林弹雨中,危险系数急剧上升。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0)

说完了HIV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机制,我们大概可以想象,失去了免疫系统保护的人体会出现什么样的惨状了。当一台电脑完全没有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保护时,各种各样的病毒和木马就会趁虚而入,人体也是如此。

HIV感染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就是机体会遭受各种病原体感染,还会出现各种肿瘤。在后文中,我们会通过图片,从病理解剖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首先很容易理解的是,艾滋病的潜伏期长,前文我们已经说了,病毒进入细胞中,潜伏可能持续很多年,平均9年,甚至还有长达15年的。

等到潜伏期过去,我国按照艾滋病的治疗指南和标准,将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分成如下几个时期:

· 急性期

最初感染的时候,经过2-4周,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头痛、腹泻、疲劳等一般流感的症状,此时,外周血T细胞的数量可能一过性减少(在有症状的时候减少,但是随着症状的好转,也就是当急性期过去了,T细胞数量可恢复正常)。

· 无症状期

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6-8年或更长,患者无任何症状,但是病毒却在默默蚕食机体的免疫系统。

· 艾滋病期

经过无症状期,病毒蚕食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数量进行性下降,因为免疫系统被破坏,本期主要表现为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所造成的继发性病变,比如,发烧、头痛、腹泻进一步加重;很多平时不会引起发病的病原体开始感染艾滋病患者,比如,肺部感染:肺孢子菌病,肺结核病;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1)

AIDS患者尸检组织切片中的真菌 图源:参考资料[4]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2)

HIV感染者真菌性骨髓炎造成的上颚穿孔影像图 图源:参考资料[4]

中枢神经系统会被感染:新隐球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消化系统会出现:白色念珠菌食管炎;

口腔会出现:牙龈炎等;

皮肤会出现: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等;

艾滋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会造成很多肿瘤高发,比如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3)

卡波西肉瘤 图源:患者活检切片,由笑言提供

以上这些都是艾滋病病人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在老秦的小说《天谴者》里,也写到过法医小组遇到一具艾滋病病人的尸体的故事。当时,老秦是如此描述这具尸体的:

死者的腰背部和大腿外侧有十几处类似创口的东西,有几个排列密集,让人看了不自觉地恶心。我皱起眉头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左右的创口周围都是不规则的,十几处创口的形态也都不一致。创口的边缘不仅弯弯曲曲,而且有五毫米宽的像是“镶边”的深黄色区域,和白色的皮肤颜色反差巨大。创口的创面也是黄色的,而且湿漉漉的,用纱布甚至都擦不干净,我知道,这是在流脓。创口都不深,只是到了皮下,皮下的脂肪和肌肉都看不见。

小说中,老秦根据死者皮肤上的大量溃疡面,怀疑他患有艾滋病,事实也的确如此。

为了防止血液传播,法医小组都穿戴上了全套式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来预防感染艾滋病呢?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4)

目前人类已知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性接触传播;二是血液传播;三是垂直传播(也就是母婴传播)。

所以要预防艾滋病,也就是要针对这三种传播方式进行防护。

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正确使用安全措施;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切记要远离毒品,洁身自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尤其要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的女性依然有生育愿望的,也可以前往正规的艾滋病防治机构寻求帮助。

虽然艾滋病的死亡率很高,但我们也没有必要谈“艾”色变。

与艾滋病病人的正常接触,并不会感染艾滋病,而患有艾滋病的病人,也并不意味着“道德败坏”。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5)

最后,我们来说说针对艾滋病的治疗方式。(事实上,说起艾滋病的治疗,真的是一段比较崎岖坎坷的历程,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会在日后专门更新介绍。)

目前艾滋病治疗最常采用的是“鸡尾酒疗法”。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这个名词,我们也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原理:

由于HIV在人体繁殖扩增的过程中需要许多化学原料来合成DNA以及RNA,并且在这一复杂过程中,还有许多参与化学反应的酶类,为了从多种渠道来抵抗HIV,人类经常把抑制HIV原料合成与利用,以及抑制HIV在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类的药物,混合服用,由于这种服用方式很像分层的鸡尾酒,所以,被称为“鸡尾酒疗法”。

为什么最后才说到治疗方式呢?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一般病情发展到艾滋病期,通常会在2年内死亡。虽然目前也有关于艾滋病被治愈的报道,然而终归是极其少见的。

尽管现实比较残酷,但这并不代表在未来人类不会攻克艾滋病治疗这一难关。

感染艾滋病毒的学生(入侵大学校园的艾滋病病毒)(16)

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图源:豆瓣电影

事实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比如,关于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疫苗正在开发研究中,针对艾滋病病毒变异的药物也陆续的开始上市销售。综上,虽然艾滋病是比较可怕的一类疾病,但是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总有一天这一可怕的疾病会被人类所战胜。

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看完这一期更新,你对艾滋病多了哪些了解?你还希望了解哪些内容?在评论区分享你对艾滋病的看法吧。

我们下期见。

本期编辑团:主稿-我在你左右;审稿-包包;质检-阿丁、笑言参考资料:[1]陈杰,李甘地.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Gerald L.Mandell.Richard D.Diamond.Atla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ungal Infections[M].Springer.2000题图来源:电影《生吃》,豆瓣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