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1)

什么是良肢位?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良肢位是早期抗痉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能够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可以有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同时也是预防以后出现病理性运动模式的方法之一。

有研究者已得出结论:肢体制动超过3周,关节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将变为致密的结缔组织而导致关节挛缩变形。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以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

常用的四种康复体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坐位。

患侧卧位(最推荐)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2)

1、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躯干稍微向后倾,背部放一枕头倚靠,稳固支撑。

2、患侧肩关节稍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和后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3、患侧下肢稍屈髋屈膝,足背伸90°,踝关节中立位。

4、健侧上肢放松处于舒适位即可。

5、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前面, 屈髋屈膝,下面放一个枕头衬垫。

健侧卧位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3)

1、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患侧肢体在上,健侧在下,头部垫枕,置于舒适放松体位。

2、患侧上肢尽量前伸置于枕上,使患侧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掌心向下。

3、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平放在床上。

4、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呈迈步状),置于长枕上,踝关节中立位且不悬空。

仰卧位(不推荐)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4)

1、患者平卧,头部垫薄枕,在患侧肩关节和整个上肢下垫一个长枕。

2、患侧肩关节稍外展(保持上肢与躯干成 45 度),肘关节与腕关节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分开,平放在长枕上。

3、患侧髋关节、臀部、大腿外侧各放置一个薄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4、在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微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床上坐位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5)

1、下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挺直,不可倾斜。

2、臀部90°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3、上肢双手前伸,肘放在床前桌上,双膝稍屈曲,膝下可垫一软枕。

轮椅坐位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6)

轮椅良肢位(上肢)

1、上肢需摆放良肢位的患者,上身直立,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

2、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儿的后方。

3、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肩关节受到上肢向下牵拉的力量,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级别越低预后越好(听说过良肢位吗)(7)

轮椅良肢位(下肢)

1、下肢良肢位

2、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足尖对称,避免偏瘫侧足尖外旋。

良肢位摆放的关键点

1、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时避免拖、拉患者患侧肢体,尤其是肩关节。

2、仰卧位时患者头部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

3、患侧卧位时保证患者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引起疼痛。

4、健侧卧位时注意患肢的细节,各关节抗痉挛摆放。注意定时改变体位,一般每 2 小时体位转换 1 次。

(神经与精神科 汤晶晶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