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

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1)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主要用于湿油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由于木香和砂仁合用可以起到消食、化湿、开胃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木香和砂仁这两种组合所衍生出来的中成药,例如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香砂胃苓丸等,它们虽然都有行气和胃的功效,但由于方剂的组成不同,治疗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来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2)

香砂平胃丸

香砂平胃丸由木香、砂仁、苍术、陈皮、姜厚朴、甘草六味组成,为棕褐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辛、苦,具有健胃,舒气,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胃肠衰弱,消化不良,胸膈满闷,胃痛呕吐。每次口服6g,一日1-2次。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3)

香砂和中丸

香砂和中丸由陈皮、姜厚朴、土炒苍术、焦山楂、砂仁、炙甘草、广藿香、清半夏、土炒白术、茯苓、炒六神曲十三味组成,为淡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具有健脾燥湿,和中消食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胄不和,不思饮食,胸满腹胀,恶心呕吐,噫气吞酸。每次口服6-9g,一日2-3次。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4)

香砂胃苓丸

香砂胃苓丸由木香、砂仁、麸炒苍术、姜厚朴、麸炒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十一味组成,为黄褐色或棕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辛,具有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泻泄,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每次口服6g,一日2次。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5)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制半夏、醋香附、炒枳实、豆蔻、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十四味组成,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辛、微苦,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每次口服9g,— 日2次。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6)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由木香、砂仁、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八味组成,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具有益气健脾,和胄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每次口服6-9g,— 日2-3次。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7)

香砂枳术丸

香砂枳术丸由木香、砂仁、麸炒枳实、麸炒白术四味组成,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每次口服1袋,一日2次,忌食生冷食物。

香砂平胃丸和香砂养胃丸区别在哪(香砂平胃丸香砂和中丸)(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