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

明朝时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朝代,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朝代,有人说他的腐败来自皇帝,有人说他的腐败来自宦官干政,也有人说他的腐败来自党争。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1)

今天我们不说皇帝,不说党争,我们来看看宦官。

十二监是明代所设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各有掌印太监一员。明代宫廷置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等十二监,各设掌印太监等主管。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

十二监为宦官衙门。事实上只有在这些衙门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监。以司礼监最为重要,监内的提督太监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礼仪刑名。而秉笔太监在宦官极端专权时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食、尚寝、尚功等),每个局下设四个司。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2)

司礼监,官署名,明置。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1] 。

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厌政以及幼冲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红。这样司礼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央决策,给明朝政治、经济、军事、司法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虽然司礼监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然而却不能像唐代后期宦官那样任意废立皇帝。明代的司礼监始终受制于皇权。

明代司礼监著名宦官王振、刘瑾、冯保等皆曾任司礼监之主管,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曾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还兼任东厂太监一职。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3)

内官监是宦官组织的单位名称。明朝宦官组织庞大,为历代最为庞大的宦官组织。明代宦官组织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号称“二十四衙门”。其中十二监分别为: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等。

明二十四衙门中十二监地位较高,掌印者为太监,正四品衔,余次为少监、监丞等。各个监在太监之下,管辖多名宦官。且各个监的掌印太监同为正四品,根据职责分工不同,十二监的地位差遣也各有不同,且随时代变化有所升降,而在明初时,负责管理宫人的内官监则是其中最为重要者。例如明初的三保太监郑和,就乃明初内官之首。

太监是一个监的主管宦官,所以,太监必定是宦官,他们都是阉人。但在明朝宦官不等同于太监,宦官中的头才是太监。只是到了清代,人们把太监等同于宦官,太监成了宦官同义词。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4)

司设监,明清宦官衙门之一。掌理御用仪仗、辇辂、舆帐、裀褥之张设。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设令、丞、奉御等官司之。二十八年更定职秩,设正四品太监一人为主官,下设左、右少监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及典簿、长随、奉御等官佐之。所属有监库等机构。乃内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清顺治十年 (1653) 沿置,为十三衙门之一。十八年重立内务府,遂裁。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卤簿、仪仗、围幕、褥垫、各宫冬夏帘、凉席、帐幔、雨袱子、雨顶子、大伞之类。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其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5)

神宫监是明宦官官署名。设置洪武十年: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主官。下设佥书、掌司、管理等员。掌太高各庙洒扫、香灯等事。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年(1377)置神宫内使监,设令,正五品;丞,从五品;司香奉御,正七品;典簿,从九品。十七年改神宫监,改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奉御一人,正八品。后再改置掌印太监一人,佥书、掌司无定员。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6)

尚宝监,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置,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二十八年改置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正六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无定员。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凡用宝玺时,外尚宝司以揭贴赴本监请旨,再至女官尚宝司领取,监视外司用讫,存号簿,缴进。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7)

印绶监,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并置长随、奉御,均正六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无定员。掌古今通集库(又称质慎库)并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诸事。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8)

直殿监,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1384)置,设令一人,正七品,丞四人,从七品,小内使十五人。二十八年改置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正六品。后渐改置掌印太监一人,佥书、掌司无定员。掌各殿及廊庑洒扫。掌宫中各殿及廊庑扫除。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佥书、掌司无固定员额。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9)

尚衣监,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亦称西直房。置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数十员。掌造御用冠冕、袍服、履舄、靴袜之事。监下设有袍房,为裁缝匠役成造御服之所。清初沿置,为宦官十三衙门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革。

明朝十二监是哪个 明朝十二监你知道多少(10)

都知监始设于洪武三十年(1398年)七月,在十二监中置立最晚。其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由早期的重要部门到后期的可有可无。“都知”之名沿袭宋代,为宦官的最高等级。

都知监“掌内府各监方移、一应关支勘合”,初设实朱元璋分割内官监、司礼监的权力,避免内府某一机构权力过重。

自明宣宗起,司礼监崛起。都知监掌管各监文移、关支勘合的职能被禠夺,造成地位的沦丧。嘉靖中期尽数裁撤镇守内官,造成了对都知监最为致命的打击。使其仅剩“引导并为皇帝车驾清道开路”的职能。明末宦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评价都知监为:“甚不显贵”、“极寒苦”、“下下衙门”。

以上参考网络,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