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由多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凝结而成,各民族的文化可谓是在中华大地上百花齐放,各有特色。

比如在我国西部藏区,藏民普遍认为藏式佛教的宗教最高领袖达赖喇嘛是活佛转世,达赖喇嘛便是广大藏民的宗教信仰,每一代达赖都是在少年时期被上任喇嘛选为转世灵童,长大后正式接任。

按照宗教惯例,被选为达赖便意味着遁入空门、一心向佛别无杂念,红尘与世俗更沾不得。但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却打破此惯例,他不仅特立独行于情欲之间,还成为了著名的情歌诗人,最终却既负如来又负卿,唯独没负自己。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1)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藏区的达赖喇嘛是从明清时期起中央为了加强与藏区的联系及巩固国家政权的统治而册封的地方宗教名号,到了满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统治的权力,一般来说达赖喇嘛的出身要从藏族或蒙古族两族中选择。

还有下一任的达赖喇嘛是要由上一任达赖喇嘛预先选定,称作“转世灵童”,且需要从小培养,一直到上一任达赖喇嘛圆寂之后成为继任人。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开始便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例外存在,首先他是藏区历史上唯一一位非藏族及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其次仓央嘉措被选为转世灵童的过程并非正常的禅让即位,而是被卷入了一场权力内斗。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2)

康熙年间,生于藏南地区一农奴家庭的仓央嘉措婴孩时期被选定成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预备人选,但是他却并没有按照往例直接成为“转世灵童”。

因为当时五世达赖圆寂后,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为了继续以五世达赖之权威独掌教派大权而秘不发丧,所以仓央嘉措被选定为“转世灵童”也只是桑结嘉措留的后手罢了,若事情败露也好马上迎六世达赖入宫掩人耳目。

若是事情不败露,那么桑结嘉措将一直掌权,而仓央嘉措将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3)

后来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得知事情的真相,野心败露之后受到康熙皇帝的天子问责的桑结嘉措才将年幼的仓央嘉措推上历史的舞台。

无所适从的布宫生活

当时面对突如其来地被人从家乡藏南迎到拉萨的仓央嘉措年仅14岁,还处于对世事懵懂的认知学习时期,小小年纪的他一路被人簇拥着,先是在途经浪卡子县时拜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并且接受剃发受沙弥戒。

后来又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正式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然而这一系列的流程对于年幼的仓央嘉措来说是陌生而又神秘的。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4)

突然背井离乡来到拉萨还经历了诸多繁琐礼节的仓央嘉措身心俱疲的同时也充满了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恐惧。

而入住布达拉宫后,仓央嘉措更是受到超乎十岁少年能力可接受范围之外的严格督学,学习内容是对于孩童而言十分枯燥乏味的经书道义。

想要劳逸结合的仓央嘉措走出庭院散心时都有年老经师寸步不离地跟随着,絮叨着让他继续学习。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时期,特别是骤然缺失家庭温情来此处处受限的陌生环境的仓央嘉措更是如此。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5)

再加上虽然住进布达拉宫,名义上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但实质上却只是一个受人摆布毫无实权的傀儡王。

日渐长大的仓央嘉措慢慢认清了自己的处境,生活处处受制于人、政治上受人摆布,本就对布宫的一切倍感不适的仓央嘉措行为越发狂悖无拘。

离经叛道,纵情声色

生活上处处沉重的压力越发使身为一个有七情六欲普通人的仓央嘉措透不过气来,他不明白与大家一样都为肉体凡胎的自己为何要受这繁文缛节的约束,既然身为达赖喇嘛却只是空有其表而无实权,那么种种清规戒律也无需再守。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6)

内心郁郁不得志的仓央嘉措一有机会便流浪在拉萨街头,坠入红尘之中谱写藏区年轻男女的爱情诗歌。

白天受达赖喇嘛身份约束的仓央嘉措入夜便褪去藏袍身着绸缎便装,化名达桑旺波,以贵族公子的身份流连于拉萨街头的酒家,真正做回了红尘俗世里的潇洒情郎。

仓央嘉措此举是对强权和戒律清规的反抗,更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正常人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7)

常在夜半时分微服溜出布宫与情人相会的仓央嘉措每次都能趁着朦胧夜色躲开身边铁棒喇嘛的监视,直到一次天降大雪暴露了仓央嘉措的踪迹。

负责监视仓央嘉措一举一动的铁棒喇嘛顺着洁白雪地上赫然印着的清晰脚印一路找到仓央嘉措情人的住处,仓央嘉措情人一经发现便在森严无情的教规下被处死。

情人之死成为了压倒仓央嘉措精神状况的最后一根稻草,痛失爱人的仓央嘉措从此意志消沉,不理教务。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8)

后来哀莫大于心死的仓央嘉措甚至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众目睽睽之下,拒绝了本为达赖喇嘛职责之内的讲经和受戒。

最终被贬废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被押解入京途中圆寂,生命定格在23岁的他将永远坚守着“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诗与情。

一提到“诗人”、“情歌”,我们往往脑海中便会与“浪漫”“爱情”挂钩,能够写得出富含情感令人动容的情歌的诗人也必然是一位浪漫多情的才子,而藏区著名民歌诗人仓央嘉措却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便是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故事(不负如来不负卿)(9)

初闻此人可能会深感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宗教喇嘛一般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而诗人则细腻浪漫,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却在仓央嘉措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只可惜在残酷现实中,仓央嘉措英年早逝。

肉身虽消亡,灵魂却终可自由驰骋在纯洁无暇的雪域高原之上。正如诗歌中所写的那般“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想要不负佛法重任也不负深爱情人的仓央嘉措最终难得两全,落得个双双辜负却唯独没负自己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