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之前的历史(罗马简史从王国)

《罗马简史》是原民国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1894-1958)用文言写成的古罗马编年体简史,内容涵盖古罗马王国、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共1229年的历史,内容记录了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描述比较概括,间插罗马文化、人文风貌和黑白插图,对于概要了解古罗马的历史过程、制度变迁有作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罗马帝国之前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罗马帝国之前的历史(罗马简史从王国)

罗马帝国之前的历史

《罗马简史》是原民国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1894-1958)用文言写成的古罗马编年体简史,内容涵盖古罗马王国、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共1229年的历史,内容记录了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描述比较概括,间插罗马文化、人文风貌和黑白插图,对于概要了解古罗马的历史过程、制度变迁有作用。

《罗马简史》

按时间打算分为三个时期,总计计1229的历史:

I-王国时期(公元前753 年 - 前509年)共244年

II-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 - 前27年)共482年

III-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 - 公元476年)共503年 。

阶段划分


I 王国时期(公元前753 年 - 前509年)共244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53年:中国周平王,公元前509年:孔子开始教书育人。

罗马王国(Roman Kingdom)时期,所辖的区域不大,仅限在罗马城周围,滨临台伯河,属于城邦国家。北有蛮族高卢,南有伊特鲁里亚人,周围有拉丁族(拉丁语的来源地)、希腊族等等。七王时期,属于原始的专政,专制统治特点就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最终以元老院为首的民众推倒王政为结局。

罗马王国(公元前7-前5世纪)

王政时期一则有趣的故事《老婆婆卖天书》,反映了人类的可笑之处,摘录如下:

老婆婆卖天书


II 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年 - 前27年)共482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前战国时期到秦朝和西汉。公元前509年:孔子开始教书育人,公元前27年:汉成帝,为西汉末期。

罗马共和国(Roman Public)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内阶级斗争(公元前509年-前367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中国百家争鸣,罗马阶级斗争。

推倒了国王,国家需要领导人来治理,因此由贵族代表元老院来推举“执政官(Consul)”为代表治理国家,但是民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民众要求推举“护民官(Tribune)”带代表民众利益,这样一来,共和制通过“执政官”与“护民官”的牵制达到了贵族与民众之间的政治平衡,当然过程是一波三折的。

第二阶段:统一意大利(公元前367年-前264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中国统一了各战国,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各城邦,有相似点 。

罗马最开始只是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外有强敌:北方高卢有点类似中国汉朝时期的匈奴,烧杀抢掠,勇猛难以制服,南方的伊特鲁里亚人类似汉朝南方的闽越。共和国在这一时期,通过半岛内的兼并战争,统一意大利。从波河到西西里以北的意大利半岛,均为罗马共和国的辖区。

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5-前3世纪)

第三阶段:环地中海扩张(公元前263年-前133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期、秦朝到西汉武帝中期 ,武帝在扩张汉朝领土到闽越、南粤和北部,类似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环地中海的地盘,有相似点。

既已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接着遇到北非的迦太基共和国、马其顿王国的挑战,在3次布匿(迦太基)战争、4次马其顿战争之后,罗马共和国兼并了北非沿岸和西班牙地区、亚细亚和希腊地区,实现了初步的环地中海统治。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位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和(Scipio Asiaticus) 完成的,从名字可以看出其功劳,类似西汉大将:卫青、霍去病的那种战功。

第四阶段:寡头内斗(公元前133年-前27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西汉中期到西汉末期,西汉灭亡于后戚和朋党斗争,罗马共和国亡于寡头内斗,有相似点 。

国家亡于朋党互斗,不仅中国汉、唐、宋、明,古罗马共和国也是如此。前有苏拉与马略互斗,中有“前三头”中的庞贝和凯撒,后有“后三头” 中的安东尼和屋大维,共和国在领土进步扩张之后,陷入了寡头内斗的循环。在最后的胜利者“凯撒(Caesar)”一系的屋大维那里,国家终于改成了“元首(Principate,第一公民)制”,自号“奥古斯都(Augustus)”,罗马进入了“帝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3-前1世纪)


III 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 - 公元476年)共503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西汉末年、东汉、魏晋、(南朝)宋末期。公元前27年:汉成帝,西汉末期,公元476年:(南朝)宋后废帝文徽四年 。

罗马帝国(Roman Empire)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帝国之初(公元前27年-96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西汉末期到东汉中晚期,中国有汉光武帝刘秀,罗马有奥古斯都大帝,前后脚,都是文治武功的开国皇帝,有相似点 。

凯撒为“无冕之王”,而奥古斯都为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在位40年,励精图治,笼络元老院和民众,顺利的将共和国(Republic)改制为“元首制”,自称“Imperator”(大将军,Emporer的前身)。还好类似中国的开国皇帝一般懂得如何治国,打好了基础,即使是经过不肖子孙提比略(Tiberius)、卡利古拉(Caligula)、尼禄(Nero)等一系列系列的折腾,国家尚能保持完整,可见奥古斯都大帝的文治武功。 经过1年的四帝内乱期、短暂的30年弗拉维王朝,传到了五贤帝时期。

注意:罗马皇帝分很多王朝,国号叫“罗马”,但是皇帝生育似乎一直是个问题,所以通过收养或指定继承人的方式,罗马帝国经常性的“改朝换代”。

第二阶段:五贤帝之治(公元96年-180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汉中晚期 ,中国开汉桓灵之乱,罗马开五贤帝之治,方向相反。

国家乱旧必治。经过以卡里古拉、尼禄、图密善为代表的“昏帝”的折腾之后,应该也需要有清明政治了。于是,以德才兼备的涅尔瓦(Nerva)为始,继之开边拓土的图拉真(Trajan)、巡边固守的哈德良(Hadrian)、德高望重的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 以及哲学家皇帝的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所谓“五贤帝之治”,皇帝励精图治、国家承平日久、人民安居乐业。

罗马帝国的盛世(公元1-3世纪)

另外,马可·奥勒留开了“分治”的先例,然后后代不断效仿。笔者认为: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皇帝想做好继位准备,让“太子监国”,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太大了、人性开始太坏了,只能通过“分治”的方式来减轻压力、分担风险。

第三阶段:兵变紊乱(公元180年-284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三国到西晋初年,中国三国军阀混战,罗马也是军人干政,有相似点 。

国家富裕了,纨绔子弟接手后,开始要“败家”。一代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治国有道、但教子无方,儿子康茂德(Commodus)继位后开始迸发皇帝身上的恶习,与之前的卡里古拉、尼禄类似,开始折腾国家。当然,其实康茂德有点类似中国隋朝隋炀帝杨广,据说康茂德号称是“罗马第一美男子和第一勇士”,估计也是过分的自大带来了恶名,终于身死人手,罗马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在公元192年-284年的92年之间,共有过61位皇帝,正常死亡比较少,国家治理方式也开始使用经常性的“分治”。

国家分治

第四阶段:国家分治(公元284年-375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西晋初年到东晋中期,中国分为南方两部份,南方的东晋和北方的五胡,罗马则是开始分治,有类似点 。

国家分治的方式在戴克里先( Diocletianus )这里发挥到机制,出现过“四帝分治”、一个国家四个皇帝时期,再到后面还出现过罗马帝国同时存在“六个皇帝”的时期,其实,这时,已经为后来的“西罗马”与“东罗马”的彻底决裂,埋了伏笔。

地区划分

分开治理的区域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区域是东部,包括埃及、中东和南欧等地,属于“蛮夷”地区;第二个区域是希腊,包括原来希腊的大部分地区,据说是希腊人比较骄傲需要单独划区;第三个地区为罗马传统地区,包括意大利、北非沿岸;第四个地区是高卢,包括今天法国、西班牙等地。

第五阶段:西罗马崩溃(公元375年-476年)

这段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晋中期到(南朝)宋晚期,中国北方开始统一为北魏,西罗马却崩溃灭亡了 !

经过兵变紊乱、国家分治,人心开始离散。在经过蛮族的折腾之后:阿拉列领导的西哥特人三次攻陷罗马、金色里领导的汪达尔人不断骚扰北非和西西里,阿提拉领导的匈奴人入侵西罗马之后, 公元476年年,西罗马终于变成东罗马的一个省,“罗马的光荣(Glory of Rome)”终至覆灭。

西罗马灭亡


后记

因为是“简史”,所以对于具体过程的描述比较简略,如果感兴趣,可以考虑看看 李维的《罗马史》(公元前753罗马建城至公元前9年奥古斯都时代)、塔西佗的《编年史》(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至公元68年尼禄死去)、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公元98年五贤帝开始-公元1453年东罗马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