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诸子散文大全(先秦文学诸子散文)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先秦文学诸子散文大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先秦文学诸子散文大全(先秦文学诸子散文)

先秦文学诸子散文大全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前期《论语》《墨子》

《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记录。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篆,故谓之《论语》。”其说可信。《论语》的原始记录当杂出众手,后来才由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订成集。最后成集大概已到了战国初年。《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出孔子家壁中,其书为古文°,凡二十一篇。《齐论语》为齐国学者所传,凡二十二篇。以上二本早已亡佚。《鲁论语》是鲁国学者所传,后经安昌侯张禹传出而行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论语》。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在先秦散文发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论语》的文学价值

《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对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等性格形象的塑造上。其塑造绝大部分并非有意,真实反映了说话人原始的性格和风貌。如孔子的思想深沉、举止端方、平易温和及愤怒状、狼狈态。也有少数篇章是经过作者的加工来表现人物性格形象,如《侍坐》。其次,《论语》言简意赅,朴素生动,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地语言风格。有不少警句成为后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等。另外《论语》记言,多用口语,通浅易懂。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墨家学派言论的总汇。其中大部分是墨子讲学、由弟子记录整理而成,也有一部分是墨子后学的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共为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墨子》保存了不少古字,讹夺错乱也较多。清代毕沅为之校注,其后孙治让吸取各家研究成果,撰《墨子间话》,为较详备的注本。

《墨子》十论

尚贤、尚通、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中期《孟子》《庄子》

《孟子》共七篇,二百五十八章,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论和活动。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孟子》一书是孟子在门人参加下亲手编订的。

《孟子》的文学价值。

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其次,《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如“齐桓晋文之事”。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让对方摆出论点,树起批驳的靶子,然后因势利导,层层推进,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或用比喻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鱼我所欲也”章。再次,《孟子》词彩华赡,痛快流利,感情强烈,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都成为成语,至今流传。

《庄子》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文集,道家的经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传统的看法认为,内篇是庄子的作品,外篇和杂篇则兼有庄子门人及其后学之作,甚至还可能屡入了其他学派的章节。

《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什么地方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现在统计有180余则。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图景写来异常雄阔。再次,《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后期《荀子》《韩非子》

《荀子》一书,三十二篇,大部分为荀子自己所作。《大略》、《有坐》等最后六篇,疑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汉书·艺文志》载《孙卿子》三十三篇。《荀子》的重要注本有唐代杨惊《荀子注》二十卷、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和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等。

《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

《荀子》文章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全书体例完整,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和分析能力,其写作特点主要有三点:(1)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反复说理,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绵密严谨,说理透辟,发挥尽致。(2)比喻繁富精当,既能生动形象地阐明道理,又朴素简赅,富于启发性。(3)风格沉着深厚,语言朴素简洁而词彩缤纷,句法整练而富于气势。

《韩非子》

《韩非子》,韩非的著作集。《汉书·艺文志》载五十五篇,与流传本篇数相同,其中大部分为韩非所著,少数篇当为后学所辑录。

《韩非子》议论特点

《韩非子》中的多数文章是比《荀子》更为成熟的论说文。它不

仅每篇有论题,有中心论点,有翔实的论据;而且说理严密透彻,逻辑

性强;同时内容宏富,篇幅大大加长。

其次,《韩非子》中也大量使用寓言作为论据”,这些寓言不少带有批评和讽刺的意味。

《韩非子》中的文章,风格犀利、峻峭。因为他看一切问题都从

“性恶论”出发,认为人的行为无不是性恶的表现,因而行文中不留

情面,不避隐私,对待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作赤裸裸地暴露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