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 生同衾死却不能同穴

今天我不讲历史,我要讲的是爱情。很多人说皇帝没有爱情,我不信。于是我找到了这个故事——一个皇后的真正爱情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她也许能给你答案。

开始

正统七年(公元1442),经过重重筛选,来自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少女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英宗的准皇后。钱氏这年十六岁,比英宗略大一岁。五月十九日,十六岁的钱氏头戴九龙四凤冠,在一片煊天鼓乐中被迎入紫禁城,成为少年皇帝的皇后。中国古代宫廷一段缠绵凄凉的爱情也就此以这般金碧辉煌的方式揭开了序幕。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 生同衾死却不能同穴(1)

等待

正统十四年七月,太监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出征那天他送别了自己的丈夫。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京城。大臣们决定用财帛赎回皇帝。钱皇后得知,立即将自己的所有私财都献了出来,只希望也先能看在财宝的份上放回丈夫。但无任何用处。

陪伴

终于,景泰元年八月初三,英宗由漠北返回了北京城。迎接他的是一个“太上皇”的虚名。明代宗权位已固,将哥哥看成是自己的重大隐患,在第一时间就把英宗幽禁进了冷清的南宫。从这天起,英宗和钱皇后以及一群妃嫔在南宫中相依为命,过起了心惊胆战的“太上皇”生涯。丈夫的处境都看在钱皇后眼里。她一面百般宽慰迁就丈夫,一面支撑着病体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在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七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

景泰八年(公元1457)正月,英宗复辟。此时的钱皇后不但已是严重的残疾,而且病损也完全摧毁了她的生育能力,而庶长子即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对她百般刁难。但是在丈夫的保护下,钱氏重新开始了她与世无争的皇后生涯。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 生同衾死却不能同穴(2)

分别

好景并不长,天顺八年(公元1464)十二月,年仅三十八岁的明英宗患了病,病情很快加重。十六日,英宗明白自己的人生将要走到尽头,他召来了内阁重臣和近侍太监,当众口授了遗诏。这时的英宗虽然已是油尽灯枯,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妻子钱皇后的处境。于是,在口授遗诏叮咛之后,他又紧拉着大学士、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成化四年(公元1468)六月,思夫成疾又抑郁寡欢的钱太后离开了人世,终于从苦闷的生活中解脱。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凄婉的爱情故事 生同衾死却不能同穴(3)

明英宗孝庄钱皇后,海州人。正统七年立为后。正统七年立为后。帝悯后族单微,欲侯之,后辄逊谢。故后家独无封。英宗北狩,倾中宫赀佐迎驾。夜哀泣吁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英宗在南宫,不自得,后曲为慰解。后无子,周贵妃有子,立为皇太子。英宗大渐,遗命曰:“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大学士李贤退而书之册。——《明史》列传一(祭文悼词)

按照英宗的遗嘱,钱太后应该是唯一一个能够与他合葬的女人。然而钱太后刚死,周太后就坚决反对合葬之说,要求儿子为钱太后另择墓地。虽大臣们极力反对,但无济于事。“生同衾,死同穴”,英宗至死不忘的诺言,化为了泡影。

有快乐,有悲伤;有相守,有分别。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这仍是一段美丽的爱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