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1)

窦跃生

一、作者介绍

茅盾,沈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二、《白杨礼赞》原文讲解赏析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门见山,全文的总领句。)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有声有色的色,视觉感悟)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动态),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高原,视觉。)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欲扬先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形状,色彩,特点。)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2)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那,这,二者的对比。排比。)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排比,对偶,对仗,象征。)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比喻,把树比喻成人。农民。)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qí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前后照应,扣合主题。)

三、主题情怀

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树——农民——民族。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3)

四、艺术特色

1.语言美学。

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排比、对仗、象征。

2.结构美学。

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礼赞,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觉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然而文笔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另外一种感受:看久了,也许会有单调、厌倦之感。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好了铺垫,积蓄了气势。最后,前后照应,凸显了主题。

3.构思美学。

好女子——伟丈夫。素材的构思:树——农民——民族。批判看不起民众的倾向,批判贵族意识,弘扬平民精神。

五、相关阅读

三月春来玉兰花开:男儿玉树临风,女儿兰心惠质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4)

1.

三生三世的爱:故乡的玉兰花。

三月是玉兰花的生辰,也是我的生辰。

这个三月,全球都在躲避病毒。

我担心,会错过花期,无缘玉兰花的尊容。

要知道,错过几天,还要再等一年啊。

幸好,我们这个城市解封了。

很多人,花蝴蝶一样飞到河边,欣赏玉兰花灿烂无涯的浪漫。

远在另一个国度,另一座城市的孩子们啊,南阳是你们的根。

你知道吗?我好想带你一起去看春暖花开,一树璀璨。

你知道吗?病毒可以阻挡你我,可是阻挡不了故乡对你的牵挂,对你的日思夜盼。

毕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叫作“血缘”。

2.

我们为什么如此深爱玉兰花?

远方的孩子,你知道吗?请让我告诉你。

因为,此花,有着玉的温润,兰的高洁。

因为,玉兰花树,是我们家乡南阳市的“市树”。

你站在树下,是男儿,便会玉树临风。

你站在树下,是女儿,便具兰心惠质。

南阳的玉兰花树,占全中国的70%。

玉兰花还有一个名字叫辛夷,还有一个名字叫望春玉兰。

就这样,望着春天,望着春天。

我站在,一棵老树下面,泪流满面。老树已经1800岁了。寂静地藏在深山。满树,满树,开着粉红色的玉兰花,花团锦簇地映红了整个三月。她是天下的玉兰花王!我,顶礼膜拜,花王的锦绣繁华。我站在,这棵老树下面,泪流满面。你不要说,贱泪横流——老不死的。每个人都有18岁的花季。每棵树都有18岁的青春。每个人都有100岁的衰老。每棵树都有100岁的暮年。而这棵玉兰花王,1800岁了啊!花王,花王。你不是白发三千丈。你是鲜花三千万!不食人间烟火的花王啊,我读不懂你的花语。耳边却传来响彻云霄的自信:我自万种风情,与世无争!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5)

3.我目睹过“天下玉兰花王”的尊荣。

在南召县皇后乡西花园村。这是一棵3人都难以搂抱的大树啊。玉兰花王,在深深的深山,在深深的荒山野岭。

寂寞地花开花落,寂寞地花团锦簇。不知道,花开满枝头的树,有没有烦恼?鲜花,可以不说话。但花色是最美的语言。鲜花,可以不言不语,但花香可以沁人肺腑。只是,羡慕大树的人很多。

远方的游子,我的孩子,我不可能每天陪伴你。

但是,故乡的玉兰花香,一如我的思念。

我会遥祝玉兰花语,祝福你。4.

寂寞在深山开放的花树,笑看世相百态,蔑视滚滚红尘。我不知道,来生做一棵开花的树,会不会幸福?我多想经常去与花树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远方的孩子,当我想你的时候,我会彻夜彻夜地失眠。

我会偷偷地重温那首儿歌。我一唱,你就笑的那首故乡的童谣。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去为芝麻小事自寻烦恼啊?君不见,“人有旦夕祸福”的悲剧,更让人心碎呢。

在病毒笼罩下的岁月,有多少生命惊心动魄。抛弃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好吧?我们不必纠结于人海茫茫的十字街头。我们去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好了。去寻觅那十分之一的称心如意不行吗?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6)

白杨礼赞无生上课(第七课茅盾白杨礼赞)(7)

5.也许,那玉兰花王,在等待着久违的老朋友去拜访呢?

也许,那玉兰花王,在等待着远方的儿女回家看望亲人呢?也许,那漫山遍野的玉兰花林,已经盛开成“横无际涯” 的花海呢?我们约起,去赴一场“心灵花汤”的饕餮盛宴哦。

远方的赤子,请让我来告诉你,咱家住在光武桥头的白河岸边。

这是汉光武帝刘秀走过的地方,这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地方。

三月的春风中,这里是玉兰花盛开一街两行画廊啊。

粉色的开过,玉色的开;紫色的开过,黄色的开。

每一朵玉兰花,都是故乡亲人给你写的信。

远去他乡的南阳人,我们相约走进三月深处,走进玉兰花林深处,走进爱和血脉的深处。听见了吗?那是三月花汛脚步匆匆的跫音。

有什么烦恼?有什么焦虑?有什么仇恨?

我是花王,何必怒火万丈?我自万种风情,与世无争!

再过40年,我在100岁的时候,依然站在玉兰花丛中等你,等你呀。

我是花王:笑看,三月春来,玉兰花开。男儿玉树临风;女儿兰心惠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