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

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三国枭雄名将都喜欢拿着宝剑上阵杀敌,这让人禁不住替他们捏一把冷汗:又轻又短的宝剑,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八十斤的双铁戟、一丈八尺长的蛇矛面前,岂不是一砸就飞一磕就断?

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刘备自然是用双股剑的,一直到明朝,刘备的剑术还是军队必须操练的科目。除了刘备,三国枭雄名将中还有董卓、马超的武器也都是宝剑,甚至黄巾军的天公将军张角,也是挥剑冲锋,把同样手持宝剑的董卓杀得狼狈而逃。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1)

陆逊火烧连营,也是拔出宝剑发出总攻命令。这些三国名将手持宝剑上阵杀敌,看起来似乎是自己作死:莫非宝剑能打赢青龙刀丈八矛?我们看了正史中的汉军装备和出土文物可以作证:那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汉军的宝剑确实当得起一个“宝”字,就是对战中原长槊和匈奴弯刀,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在很多人印象中,“剑长三尺”是标准规格,但实际上在秦汉时期,三尺可能只算短剑,在陶弘景所著《古今刀剑录》中,春秋战国秦汉乃至后汉三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名剑都超过了三尺:“夏禹子帝启,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君主,曾经养龙吃肉),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长四尺一寸;周昭王瑕,铸五剑,长五尺;文帝恒,铸三剑,长三尺六寸;武帝彻,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魏武帝曹操,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蜀主刘备,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吴王孙权,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2)

刘备铸造的三尺六寸长剑,赐给诸葛亮的那把被唐朝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师古得去,改名为“师古剑”,赐给赵云的那把被孙殿英从慈禧墓挖出,现在某位肖姓将军家里。

最离谱的是蜀汉后主阿斗刘禅,他居然铸造了一把一丈二尺长的宝剑,估计五虎上将辞世后,这丈二长剑也没人能拿得起来,只能当摆设了:“后主禅,延熙二年,造一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不获。”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3)

三国时期枭雄刘备用双剑,这是确切无疑的,因为刘备的双剑之术,也就是“顾应法”,一直到明朝还是军队必须操练的科目。马超的“出手法”被倭寇学去,成了某一流派的“拔剑术”。

明朝军事家何良臣在《阵纪·卷二·技用》一章中说:“长剑近身搏斗,敌人的长短兵器都难以抵挡,倭寇的招式也就那么三两下,但却很难对付。”

然后他就罗列了士兵必修的五门剑技:“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

刘备用剑,马超用剑,电视剧里董卓陆逊也用剑,在演义小说里,关羽和马超都曾手持宝剑大杀四方。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4)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之人,在他的笔下,三国名将把剑技发挥到了巅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被汜水关守将卞喜算计,“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

马超跟韩遂反目成仇,在西凉五员悍将围攻之下,“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

刘备和孙权的宝剑不但势大力沉,而且锋利无比,这才有了郎舅二人拔剑断石的千古佳话——如果他们拿的是我们现在看见的又轻又薄的装饰佩剑,别说砍石头,就是砍筷子,可能也得卷刃。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5)

后汉三国时期的战剑,可不是薄薄的一片,而是有四面、六面、八面之分,简单点说,几乎就是开刃的大铁棍子,其长度在五尺左右,看那重量,也不仅仅只有三五斤,这一点有出土文物可以作证。

从下面的图片我们可以发现,汉剑的形制跟当年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军环首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比环首刀更长,如果拿在双手过膝的刘备手里,其威力绝不低于寻常长矛。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6)

查阅相关史料,我们似乎可以知道在秦汉时期有骑兵但没有马镫,长矛只能抱着冲锋,长柄大刀可能还没出现——没有马镫的骑兵是不可以双手抡刀作战的,因为那样会把自己闪落马下,而身披重甲的武将落马,那就是十死无生。

为了适应没有马镫的战马,又想充分利用战马的速度和冲击力,大家都在刀剑上下功夫,所以汉军和匈奴军队的主要装备都是刀剑,尤其是汉军的环首刀,设计科学合理,比匈奴弯刀更好用——所谓“环首”,就是刀柄的末端有一个大铁环,这个铁环能让长刀的重心靠后,抡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省力。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7)

汉军在环首刀的基础上,改良创新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土文物“环首剑”,剑长五尺的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斩马剑”或“断马剑”,意思是一劈之下,能把奔驰的骏马一挥两段。

现在出土的汉军斩马剑,仅剩余的钢铁部分,就有一百四十厘米,如果加上已经锈蚀掉的剑尖和后面加装的环首,应该在一百五六十厘米左右,按照汉朝一尺二十三厘米计算,当时的斩马剑应该是“剑长七尺”。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8)

七尺斩马剑在汉朝算是高级武器,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匈奴左骨都侯、右谷蠡王纳款称臣,汉光武帝刘秀赐给他们每人四百匹绸缎,每人还加赐一柄斩马剑,这就是特殊荣耀当了——这两个家伙手里有了大汉天子钦赐的斩马剑,是可以当尚方宝剑管理整个南匈奴地界的。

赐剑的同时,刘秀还郑重其事地下诏:“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剑,故未以赍。朕不爱小物于单于,便宜所欲,遣驿以闻。”

有专家考证说,唐军的陌刀,实际就是从汉军斩马剑演化而来,我们看复原陌刀,还真跟斩马剑有八成相似,只是剑柄加长了几尺。

马超为刘备打的第一场战(刘备董卓马超为何拿宝剑上阵)(9)

看了汉军装备和出土文物,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后汉三国时期,使用长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西凉大汉马超和长臂过膝的刘备,真能把斩马剑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且不说后汉三国时期有没有八十二斤的长柄青龙偃月刀,即使是有,跟七尺斩马剑对决,也未必能占上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