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

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将近两个世纪。在其鼎盛时期,经济产值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多,对外贸易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傲世全球,殖民地遍布七大洲、四大洋,领土面积达34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将近四分之一,人口4亿多,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号称“日不落帝国”。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曾这样描述大英帝国:“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一个如此强大繁荣的帝国,最终在二战后彻底解体,英国退回了本土不列颠群岛,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松散的英联邦,也许还能重温大英帝国往日的辉煌。

大英帝国分为两个帝国时期,从17世纪到1783年,这一段时期被称为“第一英帝国时期”,重点扩张地区是北美,在经济上尊奉“重商主义”思想,政治上偏“有形控制”,就是直接占据并管理殖民地。从1783年到二战后大英帝国解体,这一段时期被称为“第二英帝国时期”,重点扩张地区在亚洲和非洲,在经济上尊奉“自由主义”思想,政治上偏“无形控制”,就是注重自由贸易。

从16、17世纪开始,英国开始了海外殖民与扩张,通过多场对外战争,比如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英国获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在北美地区,获得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殖民帝国初步形成。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2)

但是不久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英国被迫于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第一英帝国瓦解,这使得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甚至一度取消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此时的英国如同一个步入社会后,经过辛苦打拼,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却突遭重创的年轻人。

这时候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大部分用处不大。比如其中地盘比较大的,加拿大,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不适合人类居住与发展,对当时的英国来说,空有地盘,却无用武之地。澳大利亚,那就是一个尚未开发的不毛之地,英国当时关于到底要不要占据这块土地,都经过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还是决定要了,然而却只是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3)

当时英国的殖民地中,也就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有价值。英国政府此时已经开始把印度的控制权,从东印度公司转移到政府自己手中,不过印度,它也只直接控制了一小部分。

基于美国独立与其他殖民地的现状,当时大部分英国人对殖民事务不感兴趣,觉得也就这样了,也有人觉得英国的殖民事业从此将一蹶不振。

但是在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彻底击败了当时唯一能挑战自己霸主地位的法国,获得了好望角、锡兰等战略要地,在地中海、加勒比海、印度洋,得到了很多立足点,控制了海上交通要道,第二英帝国开始形成。英国又开始重新重视殖民事业了。

对于印度,英国把印度看做是第二英帝国的基石,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就已经开始在印度迅速扩张了,逐渐控制了印度全境,其中一部分土地自己直接统治,剩下的由印度各土邦王公自治,但是要承认英国的宗主权,并掌握其军事和外交。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4)

对于澳大利亚,英国放开政策,允许英国人自由移民,此时由于发展了养羊业,澳大利亚获得了迅速开发。英国也向新西兰移民,并在1840年吞并了新西兰。

随着第二英帝国逐渐成型,英国国内对殖民地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既使得大英帝国的殖民事业达到了顶峰,同时也为它后来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之前英国对待殖民地的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他们把殖民地看作是本国市场的延伸,要求对殖民地的生产与销售进行垄断,作为母国的商品销售地与原料供应地,不允许其他国家与自己的殖民地做生意。典型的就是英国为此制定的《航海条例》。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逐渐成为了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此时人们觉得重商主义过时了,应该用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来指导殖民地的发展。他们认为,对殖民地实行这么多的限制,这无论对于英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它阻碍生产的发展,也没有增加商业利润,因此应该放开限制,允许自由贸易。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5)

亚当·斯密

他们甚至觉得,既然贸易都开放了,那还要殖民地干什么呢?殖民地只会给母国增加负担,母国要派人管理、派军队驻扎,需要花费大量的行政经费与防务开支,继续保留大量殖民地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这种思想后来被著名的“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所继承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汉在给美国的海外扩张出主意的时候,也是建议应该是以贸易扩张为主,而不是到处去占领殖民地。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6)

马汉

当然有一点我们需要强调下,亚当·斯密的这种自由贸易理论,它产生的背景以及他给出的建议,是建立在当时全世界只有英国是工业国家,英国的经济实力是最强的,它不担心任何国家和它竞争的情况下的。用钱乘旦老师的话说就是:所谓的“自由竞争”对它而言实际上是“所向无敌”,在“自由竞争”中它将夺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所以,后来德国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就反对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他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反映的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而作为后发国家,比如德国,在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味地坚持自由贸易只能使自己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因此,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幼稚工业保护论”,认为后发国家发展初期应该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实行保护性关税,避免外国商品的冲击,以保护本国工业的健康成长,等到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之后,再回到自由贸易的规则中来。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7)

李斯特

所以,我们不要过度抬高一个理论的道德价值,它背后往往存在着实际利益的考量。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等到德国、美国经济崛起后,英国经济衰退,无法在经济上处于垄断地位了,它最终也放弃了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这种观点影响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于是在19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自由帝国主义”的社会思潮。

不少人觉得,保有殖民地、严密控制殖民地是没有必要的,与殖民地保持自由贸易就好,而且还应该鼓励殖民地的成长,让它逐渐成熟直至其最终可以独立。

而正在此时,发生了上加拿大与下加拿大都因为希望实行政治经济改革,而被拒绝,从而发生了暴动的事件。为了避免重蹈美国独立的覆辙,英国政府任命德拉姆为加拿大总督,前往加拿大,提出解决办法。1839年,德拉姆提出了一份报告,被称为《德拉姆报告》,这份文件奠定了后来约一个世纪中英国殖民政策的基础。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8)

德拉姆

这个报告提出,为了避免加拿大独立,应该让加拿大成为一个“民族”,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实行自治。一是将上、下加拿大合并,组成一个国家;二是建立民选议会,政府要向议会负责,总督只起象征作用,其地位如同英国本土的国王,统而不治,相当于是把英国的政治体制直接搬过去了。英国只有在涉及帝国问题时,比如军事、外交等,才干预加拿大事务,其他有关其内部的事则完全由加拿大政府自己处理。

因此,这个报告,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英国在殖民地的统治方式,此后英国开始按照这个报告的建议在加拿大推行,并把这种模式推广至各个殖民地。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9)

1840年,上、下加拿大合并,1867年,加拿大各省组成联邦,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各地也开始组织议会,建立责任制政府,实行内部自治,最终在1901年,各地组建联邦政府,成立“澳大利亚自治领”。新西兰在1852年设立议会,1856年实行自治。

在“自由帝国主义”理论的指导下,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领土扩张有所缓和,它不再过度追求直接控制其他的领土了,而是追求贸易自由,让其他国家打开门户,允许英国商品自由进入,如果无法通过和平手段,那就通过武力打开大门。比如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为了打开日本的市场,趁着美国迫使日本开国之机,也进入了日本,后来还发动了萨英战争。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0)

但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帝国主义”理论受到了挑战,英国内部关于是否继续实行这个政策,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原因在于,英国的经济实力在下滑,德国、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份额在上升,英国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自由贸易,是否还有利可图?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另外,其他一些强国,比如德国、法国、美国、俄国,都开始在全世界攫取殖民地、加强对已有殖民地的控制,那这种情况之下,英国是不是仍然坚持不去占领这些地方,拱手让给其他国家。

最后扩张的声音占了上风,就算殖民地是负担,那也必须是英国的负担。所以在19世纪最后30年代,英国社会上下充斥着帝国主义情绪。全世界其他的殖民地都已经瓜分完毕了,于是争夺的焦点就放在了非洲,英国逐渐形成了“双开计划”,也就是把英国的殖民地从埃及的开罗一直延伸到南非的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

经过大力扩张、与其他国家的激烈争夺,英国在1902年的英布战争中获得了胜利,占据了南非,“双开计划”基本实现,这奠定了英国在非洲的战略优势,并最终使英国在非洲取得最大的领土份额。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1)

大英帝国的扩张达到了顶点,可谓如日中天,似乎不可能会解体的,但是由于前面说过的自治政策,各殖民地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强,其实已经昭示着帝国正在向解体的道路上迈进。

钱乘旦老师、许洁明老师在其所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自从英国给殖民地以自治的权利以来,一种新的认同就必然要产生。远在重洋之外的各殖民地不可能永远认同于英国,它们会形成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成为新的民族。一旦新的认同产生,脱离母国就是必然的。因此自治必然导致离心,自治的必然结果是出现新的国家。但不自治又如何呢?英国是为了避免美国独立战争的重演而给殖民地自治权利的,不自治则意味着帝国更快的瓦解——这就是帝国的逻辑。”

一战、二战的爆发,使得英国元气大伤,更是加速了它的解体。英国的殖民地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白人的自治领,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另一个是其他人种的殖民地,比如埃及、印度、缅甸等。

咱们先说自治领,一战中,英国的各自治领都积极派军队参战,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战后各自治领又都参加了巴黎和会,并随后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因此,它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作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了。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2)

如果英国这时候仍保持现状,甚至强力镇压这种独立行为,那势必会使得双方爆发激烈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英国召开了帝国会议,通过了《贝尔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今后各自治领和英国在法律地位上将彼此平等,互不隶属,它们都只以对英国国王的共同效忠为纽带结合在一起,英国国王是它们共同的国家元首,形成一个“英联邦”。

193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宣告了英联邦的诞生。英联邦建立之初只包括英国及其原来的白人殖民地,不包括其他殖民地和保护国。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里,英联邦和大英帝国是共存的。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3)

至于英国所控制的其他人种的殖民地、保护国的独立,就没上面那些自治领这么容易了,这里面掺杂着大量的长时间的抗议、革命运动,甚至战争。

一战后,一些殖民地爆发了民族主义浪潮,1922年,英国让埃及取得了有限的独立地位,1936年允许埃及独立,但英国仍在运河地区驻军;1931年,锡兰建立了半自治政府;1919年,英国在印度实行改革,印度人在地方一级取得了一定的权力。1935年,英国允许印度在省级层面实行自治。

在二战前,大英帝国的解体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了,二战的到来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所有殖民地的民族主义潮流,促使了大英帝国的最终瓦解。

在二战期间,各自治领与各殖民地,纷纷派出军队参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而英国为了使殖民地参战,做了很多的许诺,战争结束后,那就要兑现诺言了;战争初期,英国在亚洲的节节败退,让各殖民地看到了英国的虚弱,它无法保证殖民地的安全,也无力镇压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了。而且战后,美国、苏联主导了国际秩序,无论从削弱英国的角度考虑,还是讨厌殖民主义的角度考虑,他们也不会支持英国的殖民主义做法。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4)

另外,二战不同于一战,这是一场受侵略国家反对侵略的战争,战争中联合国家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原则,这极大促进了殖民地的觉醒。而且为了参加战争,大量的殖民地的人民走出国门,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和先进的思想,于是他们就更不能忍受自己殖民地的地位了。

于是,在二战结束后不久,英帝国的解体也就开始了。1947年8月,巴基斯坦与印度先后宣布独立,成为战后大英帝国解体的第一声。1948年,缅甸、锡兰相继独立,英国放弃了在巴勒斯坦的托管权,宣布撤离。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是英国殖民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英国出兵苏伊士运河,却遭到了美国、苏联和其他很多国家的反对,说明老牌殖民主义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了,也说明了此时的英国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称霸全球、一呼百应的英国了。英国已经意识到,它现在已经无力再维持一个帝国了,于是它加速了从其他地区的撤退。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5)

1957年,马来亚独立。1959年,塞浦路斯独立。60年代,它让非洲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全都获得了独立,大英帝国至此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七八十年代,又有一批英属殖民地获得独立,它们主要是加勒比地区、太平洋岛屿、印度洋岛屿,而香港则在1997年归还了中国。

大英帝国解体了,它完成了它的使命,英国重新回到了与它领土与人口相配的国际地位。对于英国来说,也许值得安慰的是,独立后的大部分殖民地都加入了英联邦,虽然这是一个极为松散的组织,但是相对于人类历史上无数的帝国,倒台后就彻底烟消云散、不留痕迹了,英联邦的存在,多少还能让人们找到一些当年大英帝国的影子。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解体的)(16)

这个和英国的统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都是搞殖民主义,但是英国与西班牙、葡萄牙、俄国、法国这些帝国不同,它具有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它擅于让步、擅于妥协,相对来说,也更尊重殖民地的利益、统治手段更温和一些,这个和英国自身的特性有关。

英国一直存在着帝国心态,长时间走不出去,它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二战后没有领导欧洲联合的潮流,把领导权拱手让给了德国和法国,后来加入欧盟,但仍然要在某些方面保持独立,最后干脆退出,与这种帝国心态都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资料: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