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全球机床产值及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企业)

全球机床产值及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企业

1、全球机床行业概况

根据应用分类,金属加工机床可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和木工机床,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是最主要的一类机床,占金属加工机床总量约 2/3。根据VDW(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统计,自 2000 年以来,全球金属加工机床行业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 年和 2020 年受到疫情及全球贸易环境紧张等影响,全球产值出现下滑。2020 年全球金属加工机床行业产值为 4,654.50 亿元(以当年末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折算,下同),较 2019 年下滑约 20%。

机床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全球机床产值及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企业)(1)

资料来源:VDW,以 2020 年末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普华有策

全球金属加工机床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自 2011 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2020 年全球分布情况如下:

机床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全球机床产值及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企业)(2)

资料来源:VDW,以 2020 年末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普华有策

2、我国机床行业情况

(1)新一轮上行周期开启,机床行业回暖

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2000 年以后,中国顺应全球制造业第四次转移,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机床消费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00 年至 2011 年,我国机床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2%,2011 年达到历史顶点 89 万台;2012年至 2019 年,全球制造业开始新一轮转移,中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转移,高端制造业向欧美等工业先进国家回流,中国机床市场开始进入下行调整通道。2019 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41.60 万台,相比 2012 年下降了 52.72%;2020 年至今,受益于疫情之后我国制造业复苏强劲、机床行业设备更新需求托底以及机床国产化替代等多重有利条件,我国机床行业开始回暖,2020 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44.60 万台,2021 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60.20万台,同比增长 34.98%。

机床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全球机床产值及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企业)(3)

资料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普华有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协会重点联系企业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增长 19.00%,在手订单同比增长 3.80%。中国机床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新一轮上行周期是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和需求升级的发展进程,未来机床更新升级和进口替代将成为行业主增长动力。

(2)千亿市场大而不强,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 VDW 数据,2020 年我国机床消费占全球机床消费的 32.52%,位列世界第一。尽管我国机床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但行业里机床企业众多,且普遍规模较小,缺乏行业巨头和标杆,整体“大而不强”,技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高档数控机床仍以进口为主,机床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较低。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行业协会及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我国2019 年生产的金属切削机床平均单价约为 21.46 万元/台。而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 年我国进口数控机床 1.03 万台,平均单价折合人民币 195.89 万元/台,远高于国产金属切削机床价格。目前我国机床行业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金额为 74.60 亿美元,出口金额为 53.20 亿美元,贸易逆差达 21.40 亿美元。

机床核心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不仅限制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还会限制下游制造业的升级,因此我国数控机床的进口替代势在必行。随着“中国智造”的发展,数控机床必然会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行业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未来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也将占据一席之地。

(3)行业格局剧变,民营机床企业快速崛起

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 18 家国有骨干机床企业,一度代表了中国机床行业技术和规模的最高水平,见证了我国制造业由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过程。2011年,沈阳机床产值 27.83 亿美元,首次位居世界机床企业销售产值第一位;大连机床 23.81 亿美元,位列第四位。

2012 年开始,随着国内制造业转移升级,机床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竞争加剧。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低档通用型机床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中高档型、定制型和自动化成套类机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这一变化与国内机床行业的供给结构形成明显错位,境外先进机床企业利用产品优势快速抢占国内高端市场份额。由于受到境外先进机床挑战,叠加市场经济冲击,产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近年来,国内涌现了一批以创世纪、海天精工、乔锋智能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抓住了转型升级的机遇,致力于打造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不断突破掌握中高档数控机床核心技术,并且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逐步成为我国机床行业的中坚企业。

3、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趋势

(1)数控化率持续提升

数控机床相较于普通机床,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加工能力和维护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加工精细度需求不断提升的驱动下,我国数控机床的渗透率在逐年提升。2020 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已达到 43%,但与发达国家 80%左右的数控化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制造 2025》战略纲领中明确提出:“2025 年中国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从现在的33%提升到 64%”。在政策鼓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等因素影响下,未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高档数控机床市场进口替代

从应用领域看,高档机床应用范围涵盖能源、航天航空、军工、船舶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点支柱产业,此外,汽车、航天航空、医疗设备等下游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加速也进一步加大对高档机床的需求。从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来看,目前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未来“高端化、高利润”替代“薄利多销”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对高速度、高精度、高价值的高档数控机床需求的占比也将越来越高。目前,西方国家对高档数控机床和技术出口我国进行了严格管制,使得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行业面临“卡脖子”的难题,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这一情况,进一步加速了我国推进高档机床国产化、实现高端产品的自主可控的进程。近年来,国内中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崛起了一批具备一定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未来将紧跟国产化替代的浪潮,进一步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3)核心部件自给能力提高

数控机床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数控系统、主轴、丝杆、线轨等,目前国内各核心部件技术距离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内机床厂商为提高机床精度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竞争力,核心部件以国际品牌为主,国产化率较低,对国际品牌部件依存度较高,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基本为发那科、西门子等境外厂商所垄断。《〈中国制造 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提出了明确规划:到 2025 年,数控系统标准型、智能型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80%、30%;主轴、丝杆、线轨等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8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总体进入世界强国行列。目前,国内一批机床企业正在不断突破掌握核心部件技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中高档机床自主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床核心部件自给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4、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机床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对于我国发展成为制造强国具有战略性意义。多年来,我国对于数控机床行业一直保持较大的扶持力度,并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指引行业发展:“九五规划”(1996-2000),以改进数控机床的性能和质量为主要目标;“十五规划”(2001-2005),把发展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基础零部件放到重要位置;“十一五规划”(2006-2010)至“十三五规划”(2016-2020)则强调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及其配套技术;“十四五规划”(2021-2025)注重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创新发展。此外,国家制定的《中国制造 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等重要政策文件都将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作为重要目标,各省市也均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发布了推动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政策内容均落实了“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的主旨。国家和各省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其快速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阶段,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档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更新升级需求较大,未来中高档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先进制造业将逐步替代传统制造业,作为工业母机的高性能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未来中高档机床的市场广阔。

(3)高档机床进口替代空间大

自 2011 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机床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但是由于我国机床行业起步较晚,我国机床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多数靠“量”来取胜,产品附加值较低,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机床行业处于较大贸易逆差状态,根据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贸易逆差为 21.40 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床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优质的民族机床企业,逐步开始掌握机床核心技术,不断提升高档数控机床的自主供给能力,逐渐形成进口替代的趋势。因此,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高档数控机床需求的增加,未来机床升级换代空间较大,随着国产数控机床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高档数控机床将具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5、面临的挑战

(1)核心部件依赖国际品牌

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数控系统、线轨、丝杆等。核心部件的质量是保证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绝大部分仍需依赖国际品牌,尤其是数控系统,基本从日本和德国进口。

(2)数控机床人才储备不足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发展,已从传统的制造产业向具有高科技属性和人才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对多层次、复合化的人才需求大幅提高:一方面需要具备机械加工、数控编程、工艺设计和机床维护相关能力,能够熟悉机床机械加工工艺和机床机械结构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随着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具备传感器、PLC、机床电气控制综合能力、数控机床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人才。

6、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1)境外主要企业

1)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MAZAK)

山崎马扎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马扎克”)成立于 1919 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机床生产制造商,产品以高速度、高精度在行业内著称,机床产品遍及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马扎克主要生产复合加工机、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激光加工机、柔性生产线系统、数控装置、CAD/CAM 系统和生产支持软件等,在全球拥有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和中国等多家生产基地,在全球设立了 38 处技术中心、48 处技术服务中心。

2)德马吉森精机株式会社(DMGMORI)

德马吉森精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德马吉森精机”)由德国德马吉和日本森精机两家世界知名机床品牌整合而成,是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机床制造商之一。产品包括数控车削中心、铣削加工中心、先进加工技术以及软件解决方案和自动化系统等。

3)大隈株式会社(OKUMA)

大隈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大隈”)自 1898 年成立以来,一直位居日本国内机床销售的领先地位,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纯熟的工艺为全球提供一流产品。大隈主要生产数控机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磨床)、数控装置、工厂自动化产品、伺服电机等。截至 2021 年 3 月,大隈有 3,802 名员工,在全球拥有26 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

4)牧野铣床株式会社(MAKINO)

牧野铣床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牧野”)创始于 1930 年,总部设立在日本,向日本、中国、韩国等 41 个国家或地区销售先进机械设备、刀具和解决方案。

牧野主要产品包括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石墨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机和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等。

5)格劳博集团(GROB)

格劳博集团(以下简称“格劳博”)于 1926 年成立在德国慕尼黑,是一家研发和生产机床的国际企业,客户以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为主,业务范围遍布全球。格劳博在德国、巴西、中国、美国和意大利建立有生产基地,在其他地区成立销售和服务分公司,全球范围内有近 7,000 名员工。

6)哈斯自动化公司(HAAS)

哈斯自动化公司(以下简称“哈斯”)成立于 1983 年,是美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商,也是世界上领先的数控设备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削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和转台产品等。哈斯所有设备均生产于美国南加州厂房,厂房面积达 110 万平方英尺,哈斯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拥有专卖店进行销售。

7)友佳国际(HK.2398)

友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佳国际”)是中国台湾著名机床企业,也是全球机床产品类别最齐全的机床厂家之一,2006 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友佳国际主要从事数控机床、立体停车设备和叉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数控机床为其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板块,具体产品包括数控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卧式车床、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等。

(2)境内主要企业

1)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创世纪”)是创世纪(300083.SZ)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集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控机床产品包括钻铣加工中心、零件加工中心、模具加工中心、车床、龙门加工中心、玻璃精雕机、雕铣机等系列精密加工设备。深圳创世纪拥有深圳、苏州、宜宾、东莞四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厂房面积达 30万余平方米。深圳创世纪 2021 年营业收入 51.99 亿元,净利润 7.48 亿元。

2)海天精工(601882.SH)

宁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是一家专业制造数控机床的上市企业,拥有宁波大港、宁波堰山、宁波北化和大连海天精工制造基地,共计30 余万平方米的加工装配厂房,员工近 1,700 人。目前主要产品包含各类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产品系列。海天精工 2021年营业收入 27.30 亿元,净利润 3.71 亿元。

3)沈阳机床(000410.SZ)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于 1996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沈阳机床主营业务包括产品研发、机床制造、销售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机床零部件配套等。沈阳机床 2021 年营业收入 16.99 亿元,净利润-8.63 亿元。

4)纽威数控(688697.SH)

纽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于 2021 年在科创板上市。纽威数控是一家专注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加工中心、立式数控机床、卧式数控机床等系列 200 多种型号。纽威数控 2021 年营业收入 17.13 亿,净利润 1.69 亿元。

5)国盛智科(688558.SH)

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于 2020 年在科创板上市,主要有装备部件、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三大系列产品,能提供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金属切削一体化解决方案。国盛智科 2021 年营业收入 11.37 亿元,净利润 2.00 亿。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数控机床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第1章 数控机床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机床行业界定

1.1.1 机床的界定

1.1.2 机床的分类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机床行业归属

1.2 数控机床行业界定

1.2.1 数控机床的界定

1.2.2 数控机床相似概念辨析

1.2.3 数控机床的分类

1.3 数控机床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相关标准

2.1.3 国家层面数控机床行业政策规划分析

2.1.4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影响

2.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技术分析

2.4.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科研创新成果

(1)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专利申请

(2)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专利公开

(3)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热门申请人

(4)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热门技术

第3章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政法环境分析

3.3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技术现状分析

3.3.2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3.4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5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5.1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3.5.2 日本数控机床市场分析

3.5.3 德国数控机床市场分析

3.6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案例研究

3.6.1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6.2 全球数控机床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6.3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重点企业案例

(1)A公司

(2)B公司

(3)C公司

3.7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7.1 新冠疫情对全球数控机床行业的影响分析

3.7.2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7.3 全球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及发展痛点分析

4.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历程

4.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对外贸易状况

4.2.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4.2.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进口贸易状况

(1)数控机床行业进口贸易规模

(2)数控机床行业进口价格水平

(3)数控机床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2.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出口贸易状况

(1)数控机床行业出口贸易规模

(2)数控机床行业出口价格水平

(3)数控机床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2.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4.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供给状况

4.3.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分析

4.3.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4.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及市场行情走势

4.4.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4.4.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行情走势

4.5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状况

4.5.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需求特征分析

4.5.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需求现状分析

4.6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4.7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第5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融资并购分析

5.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5.1.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5.1.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5.1.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5.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2.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5.2.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5.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4.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4.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5.4.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5.4.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替代品威胁

5.4.5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5.5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案例

第6章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链全景梳理及上游供应市场解析

6.1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链结构梳理

6.1.2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链生态图谱

6.2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6.2.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6.2.2 中国数控机床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2.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价值链分析

6.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上游供应市场解析

6.3.1 中国数控机床上游数控系统市场分析

6.3.2 中国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市场分析

6.3.3 中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市场分析

6.3.4 中国数控电气元件市场分析

6.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上游市场对行业的发展影响分析

第7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7.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7.2 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

7.2.1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市场概述

7.2.2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7.2.3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发展趋势前景

7.3 中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

7.3.1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市场概述

7.3.2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7.3.3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发展趋势前景

7.4 中国数控特种加工机床

7.4.1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市场概述

7.4.2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7.4.3 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发展趋势前景

7.5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8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细分应用市场需求状况

8.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下游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分布

8.1.1 中国数控机床应用场景分布

8.1.2 中国数控机床应用行业领域分布及应用概况

8.2 中国数控机床细分应用汽车制造行业

8.2.1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8.2.2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趋势前景

8.2.3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数控机床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8.2.4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应用现状分析

8.2.5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趋势

8.3 中国数控机床细分应用市场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

8.3.1 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8.3.2 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趋势前景

8.3.3 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数控机床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8.3.4 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应用现状分析

8.3.5 中国航空航天设备制造行业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趋势

8.4 中国数控机床细分应用市场船舶制造行业

8.4.1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8.4.2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趋势前景

8.4.3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数控机床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8.4.4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应用现状分析

8.4.5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趋势

8.5 中国数控机床细分应用市场模具制造行业

8.5.1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8.5.2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趋势前景

8.5.3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数控机床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8.5.4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应用现状分析

8.5.5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趋势

8.6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细分应用结构占比

第9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10.1 中国数控机床重点企业布局梳理及对比

9.2 中国数控机床重点企业布局案例分析

9.2.1 A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2 B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3 C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4 D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5 E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6 F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7 G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8 H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9 I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9.2.10 J公司

(1)企业概况

(2)企业业务架构及营收结构

(3)企业经营情况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10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

10.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SWOT分析

10.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0.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11章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11.1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壁垒构成

11.2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1.4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4.1 数控机床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1.4.2 数控机床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1.5 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