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的中心思想(最后的晚餐主题意义新解)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美术史上经典作品。可以说四海闻名,妇孺皆知。其画面内容,达芬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是什么呢?综合查阅的资料,列举如下三种解释:

最后的晚餐的中心思想(最后的晚餐主题意义新解)(1)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创作时间:1495-1497 尺寸:460cm×880cm 湿壁画

歌德主要是对画面的描述

1887年,歌德发表在《艺术与古代》第1卷3期上的文章《论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详细剖析了这篇画作。歌德认为理解这幅画的核心在于追问引起全部情节、使所有观众激动和喜爱的动机的中心事件。歌德再次用自然科学的观察方法丰富了他的美学思想。他认为激动人心的情节,就像高度发展的有机体那样,从一个最内在的生命点发展开,也就是说,艺术品变成了精神的有机体。对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话是基督的句名言:“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接着,歌德用类似相面术的方法生动地描述了各个使徒之间不同的形象,用想象的人物对话来描摹他们不同的心理和性格。例如:犹大:“这是什么意思?要出什么事?”腓力:“主啊,我不是叛徒!你是知道的,你了解我这颗纯洁的心,这可不是我!”达太:“这事我不是已经说过吗?这不是我一直都在猜测的事吗!”

允熙艺术(作者具体姓名不详)认为:

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的目的不是为了弘扬基督教,而是要讴歌真善美,揭露批判假恶丑,但正因如此该画反而深化了宗教意义。《最后的晚餐》以其不朽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战胜了时间的挑战,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最常见的一种观点:

达芬奇这幅画,已扬弃了过去所有这一题材的表现缺点,从人物的活动、性格、情感和心理反应等特征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过耶稣与犹大的冲突反映出人类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它所展现的,正是当时意大利社会上凡是正直的人们,都能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的缩影。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作品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观众,应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忌人云亦云,而应是各抒己见。

赏美识真认为:

画面中心是耶稣,当他得知自己被叛徒出卖的消息后,在这个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这句话无疑是耶稣在关键的时刻,抛出的一枚炸弹,犹大是叛徒,为了金钱出卖了耶稣,其他十一个门徒是衷心的,而且是无辜的,听到耶稣的话后,门徒们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和行为都是那么的过激……

耶稣是一个毫无城府,心胸狭隘的人,犹大出卖了他,他进行了报复,在公开场合出卖了犹大。人将死其言也善,而耶稣恰恰是制造恐慌,挑起矛盾。

所以《最后的晚餐》通过对人的神态和行为的描绘,表现的是各种人品的交织:犹大的卑鄙,贪婪;耶稣的狭隘,虚伪;其它门徒的正直,诚恳。

朋友,你认为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