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

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先进的越南火枪(中国文献中称为“交枪”或“交铳”)传入中国,当时这种越南火枪对明清对战有着深远的影响。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1)

芽庄占婆古建筑

安南引入火器,重创宿敌占城

越南火枪是安南后黎朝时期安南人制造欧洲式火绳枪,安南的火器最早是从中国传入,曾经在安南陈朝与占城战争中发挥过机器重要的作用。陈朝末年,犹如内部矛盾加剧,陈朝越来越弱,昔日曾被李陈打败的占婆王国竟然屡次攻入陈朝。当时占婆第十三王朝一代国王制蓬峩横空出世,制蓬峩强化了占婆国内的军事联盟,利用陈朝的叛乱者里应外合,对陈朝发起战争,收复昔日被占领土,还曾三度攻陷陈朝都城昇龙(分别为1371年、1377年、1378年),并在陈占战争时期将陈朝皇帝陈睿宗袭杀。

陈朝陈艺宗及其后帝王对制蓬峩都十分胆寒,1389年陈朝皇位更迭,当时制蓬峩企图一举灭了陈朝,主动向陈顺宗发起战争。制蓬峩进攻清化古无,陈军大败,陈顺宗和权臣黎季犛逃脱。

当时陈朝派出大臣陈渴真率军防御,陈渴真使用从中国传入的火器对付占婆军,当时陈渴真先是和占婆军进行海战,当时陈渴真利用奸细得知制蓬峩王船所在,陈渴真用火器进攻制蓬峩王船,当场击毙制蓬峩,占婆最终败退,陈朝大胜。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之八陈顺宗》:

庚午三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二十三日,都将陈渴真大败占城于海潮。获其主制蓬莪。时蓬莪与元耀领战船百余艘来观官军形势。众船未会,蓬莪小臣波漏稽为蓬莪所责,惧诛,来奔军营,指绿漆船告曰:此国王船也。渴真令火铳齐发,着蓬莪贯于船板而死

火器的使用令胜利来的太突然,连当时的陈朝上皇陈艺宗都深感意外,表示这下陈朝的天下可以安定了。

《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之八陈顺宗》:渴真令军监黎克谦函其(制蓬莪)首馘,乘船奏捷于平滩行在。时漏下三鼓,上皇睡熟惊起,以为贼犯御营。及闻捷奏云已获蓬莪馘,乃大喜,召群臣谛视。百官朝服呼万岁。上皇曰:“我与蓬莪相持久矣,今日始得相见,何异汉髙祖见项羽首,天下定矣。”

自此之后陈朝和篡位的胡朝重视火器研究,在军队中使用火器,陆续制作出手铳和火铳,编制出神机枪炮法。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2)

明朝火器

明灭安南与交趾省脱幅中火器的作用

胡朝时期,由于陈朝向明朝求援,永乐大帝南征,迅速将胡朝消灭。当时虽然胡朝装备火铳,但是明军也已经使用了火器,加之胡朝不得民心,胡朝并没有因为拥有火器而免于灭亡。明军灭安南后,得到交趾的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

当时胡朝亡国的左相国卫国大王胡元澄还曾因善长兵器,能造神枪火器,被明朝授命他“督造兵使局铳箭、火药”,胡元澄后因制作火器有功屡屡升迁至工部尚书致仕。

其后使用大量火器的明军在安南陆续将自称陈朝后裔的后陈朝陈季扩及陈简定等一一消灭,将昔日安南国改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明朝交趾省)。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3)

越南黎朝火枪

明朝在交趾省统治二十年间,曾出现多起越人起时事,不过大多都被明军消灭,其中明军的强大火器营可谓是功不可没。但到明宣德元年时安南土人黎利这股势力逐渐成气候,明军屡用兵而不能灭。黎利当时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方针,一步步壮大蚕食交趾省。

宣德元年黎利召集数万人包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所在地东关城,当时明军征夷大将军王通拥兵十万,准备一举歼灭黎利。王通当时制定缜密的计划,计划用火炮配合埋伏士兵包围战术歼灭黎利军,没想到在战争开打后王通的计划被黎利军全盘得知,黎利军最后将计就计,反设下埋伏包围明军,明军在崒洞被四面夹击的黎利军打败,伤亡惨重,此战之后明军大量火炮被黎利军获得,大量火器使用人才也被黎利俘虏。

黎利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先进的火器攻击明军。黎利在其后在支棱之役使用火炮设下埋伏,杀明军主将柳昇斩首三万余级,最终迫使明军彻底撤出交趾省,交趾省恢复为安南国,黎利再次建立大越国,这就是历史上的后黎朝。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4)

交枪

后黎朝权臣篡位,安南进入战争世纪

后黎朝发展到全盛时期的黎圣宗时期,黎军装备了众多的火器。更要求黎军要学习更多技艺制造先进火炮。

《大越史记全书 本纪卷之十》

己丑,光顺十年(明成化五年)夏、四月、敕旨神武、游弩、神臂、羽林、天威等卫司、每上期番宿直者并更班专习本艺、若五威卫及外卫铳弩各所并停杂差、量定守把各处、余皆专习本艺、班终考阅如例赏罚。

但是的后黎朝模仿明朝日益强大,军事上对西征伐盆蛮部落,对南边消灭分化可以对抗安南的占婆国,将占婆国一分为三,从此之后成为安南的土司,只有不断朝贡才能自保。在这些对外征伐战争中,交趾火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黎圣宗就以“雷炮阵地隆隆响”的诗句描述黎军使用火器的状况。

黎圣宗之后才三代,后黎朝就进入内乱,皇室不断为争夺王位进行斗争,之斗争中这些黎军也曾使用火炮,皇室更是在夺位之后使用火炮将前任炸的粉身碎骨。

《大越史记全书 本纪卷十四》记载黎威穆帝被堂弟黎襄翼帝(称帝前为简修公)夺去皇位,黎襄翼竟然使用大炮炮决昔日的帝王。

帝飮鸩自尽,简修公以帝前日杀父母兄弟之惨,愤犹未解,使人以大炮置尸火处,炮发,散尽骸骨,止以余烬回葬母鄕扶龄安陵,降为愍厉公。

频繁的皇室内斗导致皇权旁落,黎昭宗时权臣莫登庸拥有军权,废立皇帝,最终逼迫黎恭皇禅位,莫登庸建立莫朝。莫朝建立后昔日支持后黎朝的清化土豪不愿臣服莫朝,纷纷起兵拥立后黎朝皇室,最终形成越南南北朝时期,北朝为莫朝,南朝为黎中兴朝(后由于权归郑主,称呼为黎郑朝)。

自此安南烽烟四起战火连绵,四分五裂,先后出现的莫朝、黎郑朝和阮主等政权,政权之间相互攻击,使得越南自嘉靖之后陷入长达几个世纪的拉锯战争。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5)

装火器枪的漆壳

安南内部的战争促使交战各方加强武备,不断是研究出打败敌人的先进武器,使得安南武器制作出现了历史上少有先进现象, 被称为交趾火枪的交枪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顶峰,并以“交枪”的名字屡屡出现在明末清初的中国古籍,给当时的明人和清人都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徐霞客就曾记载:

遇交夷十余人,半执线枪,俱朱红柄,半肩鸟铳,身带籘帽而不戴,披发跣足,而肩无余物。

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

揭昭仪曾客交趾。余问以其地之风土。云安南与交趾今分二国。安南王。今交趾之婿也。地产象。以象为陈。善火攻。交枪为天下最。然其人柔弱。不堪用也。

交枪曾深深影响明清战争

明清交战时各方也从安南各方引进“交枪”,从而使得“交枪”在明清易代战争屡屡出现,当时无论是临近越南的南明还是南下的清军都曾不同程度使用“交枪”,可以说当时小小的“交枪”发挥了很大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17世纪瑞典火枪(越南15世纪时火枪技术高超)(6)

交枪火器

邵廷采《西南纪事》卷十〈李定国〉条: 就曾经南明军与清军对战时大量使用“交枪”:

…十一月三日,大清敬谨亲王兵号十万,至衡州。(李)定国遇河上,甫接少却,亲王恃勇,舍大军而追,定国设奇捣中坚,过险伏发,交枪起害,亲王军遂溃。…

明末反清复明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也曾记载:

卷二 地语 铜柱界

其地城郭不完,兵止徒卒,器止交枪,绝无中国长技。向者乘我艰危,阻绝天使,某将军以数百骑突之,夷椎数万,踉跄溃走。所乘象,闻丛雷大炮,亦辄崩奔,其脆弱可见矣。

黎朝郑主时期的光南,其南向的扩张便主要得力于新武器的威力。曾经前往广南国的广东和尚大汕在《海外纪事》就曾记载

十三日,差太监顶礼,云:明日,王出演武场操象,半月始还,欲请老和上(尚)一观。允否?余诺。号旗招动,诸军轮刀枪奔象前,火器齐发,烟焰迷空。象兀不动。须臾,铜鼓连响,军奋前触象,奴以钩斲象首,武士钩其股,群象腾踏直赶,军退走伏避,象各以鼻卷刍人而还。稍后,则钩枪并下,皮开血出,甚至困仆不能起者。毕以此分殿最焉。

大汕在光南的游记,此段叙述的是他与越南王一同观礼演习的部分──战象的演习,反映是广南火器十分厉害。

总之,火器自安南陈朝进入越南后,此后数百年得到发展,也因为安南陈朝之后屡屡战乱,越南明清处于战争世纪,火器发展达到顶峰,使得当时“交枪”深受影响了明清易代战争及越南的南进和历史进程。

参考资料:《大越史记全书》、《明史》、《广阳杂记》、《广东新语》、《海外纪事》

论文:孙来臣《1390_1497年间中国的火器技术与越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