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研讨交流会(北京明年将再推20处古树保护试点)

9月25日,“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国家植物园启动。新京报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北京现存有4万余株古树名木,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明年,北京计划再推出20处古树保护试点,每个区建设一处以上古树保护小区、古树社区或古树乡村。

关注1:全国和北京各有多少古树名木?

最新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

北京现存有4万余株古树名木,是全世界古树最多的城市。北京古树名木共有74种,主要集中在侧柏、油松、桧柏、国槐等十类常见乡土树种,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90%以上。其中,常绿树种最多的是侧柏,落叶树种最多的是北京的市树——国槐。

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研讨交流会(北京明年将再推20处古树保护试点)(1)

游客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参观“中国古树名木保护图片展”。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古树名木保存了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孕育了绝美的生态奇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学价值,是“活的文物”。

关注2:北京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古树?还有哪些计划?

近年来,北京市将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统筹考量,在关注古树名木自身生长状况的同时,对古树名木生长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改善根系土壤环境、扩大根系营养面积、改善生物环境、优化伴生植物,形成良性的下层植物群落,同时强化控制人为干扰、自然破坏、环境污染等要素的影响。

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2021年开始,全市建设了20处古树公园、古树小区、古树社区等一批保护试点。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二级调研员曲宏举例说,密云区以九搂十八杈古柏为核心,建设古树主题公园,通过“护树、移路、建园”,从根本上解决古柏长势衰弱问题,实现了全市最老“树王”及其生境的整体保护和提升。海淀区在八里庄街道世纪新景园小区37株古树得到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将其林下空间开辟成居民活动场所,建设古树社区,探索古树与居民和谐共生的新模式。

全市还建立了古树名木巡查机制,将古树名木纳入林长制进行检查考核,实现了“株株有档案,棵棵有人管”。对全市在册古树名木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并联合市城管执法局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今年首都将继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建设。

明年,北京计划再推出20处古树保护试点,每个区建设一处以上古树保护小区、古树社区或古树乡村,目前各区正在积极申报。

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研讨交流会(北京明年将再推20处古树保护试点)(2)

2020年10月28日,游客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观赏六百岁树龄的古银杏树。图/IC photo

关注3:古树名木衰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抢救复壮?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如何在不破坏树体的情况下了解树龄?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古树与树木健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巢阳说,一些古树会有树枝折断的情况,在断杈处锯下一个断片,就可以通过树枝的年轮测定树龄。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古树与树木健康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永格告诉新京报记者,诊断古树衰弱的原因,不仅要对地上部分的生长进行诊断,还要检测化验土壤等情况,再据此进行抢救复壮,实施“一树一方案”。

她说,古树衰弱可能与树龄增长、立地环境改变等因素有关。比如修路或者新建建筑打破古树原有生长环境,不利于古树正常生长。同时,日常养护关键时期或极端天气下未及时采取管护措施,也会对古树生长造成影响。

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开发了一整套古树复壮和保健实用技术。“我们开发了树木修剪机,可以进行疏果。油松、白皮松都喜欢比较疏松的土壤,我们用树木通气机对土壤进行透气改良,使古树周围土壤能达到疏松通透状态。”王永格说,针对古树树洞,科研人员还发明了“补干不补皮”技术,保留古树历史沧桑感,同时不影响树体的生长,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