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最近因为曼德拉效应和部分版本语文课本的印刷错误导致网友们对“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吵翻了,这种争论基本是不会有结果的。

曼德拉效应

因为人的记忆就是不可靠的,曼德拉效应是人记忆的唤醒是靠唤醒的碎片的再组合,如果你在一些场景下如输入法中见过“斯人”,那即使你课本上学的是“是人”,在回忆时两者会重新组合让你产生错误的回忆。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1)

连头条的文章纠错都是错的

类似的心理学错觉还有很多。

海马体效应

如很多人都有见过一些场景或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心理学上叫海马体效应。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可以被称为是既视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指的是那些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者是场景,在某个突然的时刻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现象又可以被称为是海马效应。

视错觉

大脑不可靠最经典的证据要数视错觉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2)

哪个直线更长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3)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4)

斜线错觉

天将降大任于人也还是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5)

似动现象

更为有趣的是孟子的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千古第一哲文,从儒释道三家的智慧看过去,此文也是深刻透骨。希望大家不止于表面的争论,能重新温习这篇文章,当下处处困境之时,它能给予你人生精神力量。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然后就知道在忧患中才能获得生存,在安逸中就要面临灭亡了。

如何面对逆境

楞严经中说“顺逆皆方便”,告诉你面临逆境也要和面对顺境一样看待,同样保持精进,甚至能学习到更多,真正做到“闻过则喜”。

王阳明说“深处逆境日,正是修身时”。诸位无论是遭遇了疾病还是失业,破产还是感情危机,都要直面他,挺过去的就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哪些经受不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人要么自杀要么沉寂消沉下去了。

正所谓逆而不馁,顺而不骄,就是这个道理。

你若是个有理想野心的人物,那要好好参读孟子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胜任大任之人,必要从这苦境中磨炼出金子般的意志。你若正处困境,你也可以想想老天爷是否眷顾你正要降大任于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