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

王熙凤的语言魅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无论是面对贾母时的使劲讨好,面对王夫人的毕恭毕敬,还是对宝玉、黛玉等得宠主子们的关心与嘘寒问暖,乃至对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王熙凤都是一副热心肠,挑不出错的模样。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1)

这些都让人觉得她讲话真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最经典的当然要属王熙凤与众不同的出场了。作者借第一次到贾府的林黛玉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八面玲珑,说话圆滑、高情商的凤姐。

尤其是那句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一句话既把林妹妹夸了,又说得贾母心花怒放。

更厉害的是,凤姐刚说完这话便感怀林妹妹的身世,伤心地抹眼泪。但在贾母说自己才好,别又招她伤心后,凤姐一秒就止住了眼泪,又找话题逗得贾母哈哈大笑。

简直就是喜怒哀乐转化自如。

当着贾母的面,凤姐对林妹妹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无不尽心的。贾母看了十分喜悦。

这一段还被编进了高中语文课程,让学生们来学习和分析凤姐说话的高情商。可见凤姐确实有着教科书般的说话技巧。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2)

但其实《红楼梦》中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凤姐,而是薛宝钗。

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慢慢道来。

很多人对凤姐讲话印象深刻,大部分原因是因她那雷厉风行,天王老子都不怕的作态。也就是说话的气势。

而且她说话好听只对那些贾府的高层,主子等,对于下人她可是很严厉的,甚至让下人们听到她都闻风丧胆的。

这样的她,越是在贾母等处说话越好听,水平越高,越会让大家觉得她厉害,不可得罪。

这便是王熙凤的“人设”。没那个胆,没那个本事,是轻易不可得罪的。得罪了,结局可能会像贾瑞那样,si得很难看。

可薛宝钗在贾府正好跟王熙凤相反,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贤良淑德的形象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她?当然跟她的说话技巧分不开。

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薛宝钗超高在说话以及人情世故上的情商。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3)

薛宝钗的丫头莺儿跟贾环玩,没想到贾环不仅作弊,还赌输了不认账。

宝钗在一旁看着,便骂莺儿说:“越来越没规矩了,一个爷难道还赖你不成?”

这句话明着是帮贾环的,实则是站在莺儿这边,与之一起奚落贾环的。意思是,你一个爷,也好意思赖账。

所以莺儿听了才会继续啐贾环。可按贾环的智商,一定是听不出来其中的意味的,所以他还会天真地以为薛宝钗是帮他的。这不,宝钗又在贾环处攒了个人情。

还有宝钗生日那天,贾母让宝钗点戏文。宝钗为了讨贾母开心,一个劲地点那些年轻人不爱看的热闹戏。

宝玉见了就很不高兴,找宝钗理论。没想到宝钗讲了三五句,宝玉不仅不怪宝钗了,还夸宝钗博学多才,硬是缠着她继续介绍这些热闹戏。

要是宝钗没有说话技巧,怎能不一会就把宝玉给忽悠过去呢!

这里薛宝钗不仅讨好了贾母,又获得了宝玉的尊重和崇拜,真是一举两得。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4)

还有著名的滴翠亭事件,这件事彻头彻尾地展现了宝钗惊人的反应能力和说话技巧。

宝钗在园中扑蝴蝶,一路追着蝴蝶到了滴翠亭。不小心听到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宝钗猫着身子偷听了几句后,被小红她们发现有人偷听。

宝钗一个激灵,用一个“金蝉脱壳”之法,不仅让自己洗清嫌疑,还把毫不知情的林妹妹拉下水。

宝钗一个一个健步冲出去,边跑边笑着说:“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跑。”小红和坠儿看到宝钗后都唬怔了。宝钗反向笑问二人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

说着还假装寻找一番,再趁她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抽身退出,往别处走去,一面走一面还喃喃自语道:“一定是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等宝钗走远后,小红便拉着坠儿道:“了不得,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若是宝姑娘听见也就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可怎么办好呢?”

黛玉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

这都拜宝钗的好口才所赐。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5)

再说回王熙凤和宝钗这两者的不同。不难发现,王熙凤是那种心直口快的人,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出来了,尤其对于下人,那些话再恶毒,再刻薄,大家都是有心理准备的。

甚至可以说,不刻薄,不严厉,不恶毒那就不是他们的链二奶奶了!

可宝钗呢?别人压根看不出她的心机,她心里的小九九。总是一副面慈心善的样子。即使是嫁祸于人,丫鬟们都还当她是体贴、大方、值得信赖的主子。

甚至连一向把宝钗当成情敌的林黛玉,后来都被宝钗“俘虏”了,向宝钗道歉,说以前自己态度不好,总是误会姐姐,从今以后要把姐姐当自己人。

可事实呢?宝钗在有希望进宫前,是对宝玉没兴趣,可一旦进宫愿望破灭,马上打起宝玉的主意来了,全然不顾黛玉的感受。甚至在和宝玉的婚礼上,也对林妹妹的死三言两语,没有感情地带过。

这时再回想黛玉生前宝钗热情地呼唤她为“颦儿”,真是令人细思极恐。

总结:首先,王熙凤说话虽有技巧,但是是单刀直入的那种,是可以让人捉摸、猜得透的,很符合她的人设;可薛宝钗不仅说话漂亮,还是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那种,让人完全猜不透她的真实本性和意图。

红楼梦11至16回写了王熙凤什么(说话情商最高的并不是王熙凤)(6)

其次,凤姐的说话技巧只让领导们喜欢,底下的人可是越听越怕的;而薛宝钗最高超的技能就在于,耍了心机,还能让周围人满意,崇拜。

这么说来,薛宝钗这个后起之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更胜王熙凤一筹啊!


-END-

你好,我是麦子,专注经典文学、名著解读。关注@麦子驿站一起品读经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