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辩证思维(全面认识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

  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以问题导向、忧患意识去谋划和指导实际工作,坚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也要求各级党组织学会驾驭各种风险的本领,特别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当下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应进一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深入思考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应对。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辩证思维(全面认识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1)

  第一,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认识瘟疫灾害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灾害就是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以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破坏,灾害通常指局部,但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瘟疫与自然灾害有密切联系,但又区别于自然灾害。灾害既是大自然的一种“发难”,又是客观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表现。纵观人类经历各种灾害的历史,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灾害的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如果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性矛盾。人类生存与大自然存在和运行是对立统一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持,自然界为人类提供阳光、空气、生态环境等生存条件和供人们加工的种种资源,但自然界并非“特意”做人类的资源无限供应者,而是按自身规律在运行,在受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各类灾害。特别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自然界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人类必须正确认识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共性与个性,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应全面深刻理解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根本性理念。不管人类取得多大进步,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永远存在的,这并不局限于人与自然的重要关系——生产力,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种类的关系。面对瘟疫灾害,人类时刻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防备策略。

  第二,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攻防兼顾、以攻为守”的治理体系。从积极防范不确定性风险出发,应运用科技创新,构建“攻防兼顾、以攻为守”的治理体系。总的来说,重点放在“攻”上,就是采取积极的“防御战”,实现“以攻为守”。

  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活,要在符合其固有运行规律的条件下,克服一些不利因素,也要积极因势利导,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客观条件。这次疫情防控就是一次治理体系的“大考”,各级政府应完善“攻防兼顾、以攻为守”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改革疫情预防、防控和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由此及彼,做好应对各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基础工作,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

  在构建“攻防兼顾、以攻为守”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靠科学技术创新。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是靠科技,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也是靠科技,按照自然规律克服和转化自然界不利于人类的因素,更要靠科技。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战场就是科研。相关部门响应党中央号召,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中国及时与世界其他各国分享共享科学数据和技术成果,坚持与其他各国交流合作,为全球抗疫事业注入强大信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进一步证明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重要的武器还是科学技术。正如所说,“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

  第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一盘棋”优势,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充分认识和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重要的保障。在指挥战“疫”时多次强调“全国一盘棋”。经验证明,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抗疫中十分有效。这次疫情防控就是发挥“全国一盘棋”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调动全国医疗资源,运用举国体制,集中攻克重点疫区。今后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包括完善“攻防兼顾、以攻为守”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都应更好发挥这一优势。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巨大能量。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形成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力量。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是接下来应对和解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重中之重。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需求之一,而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相对滞后和不足,又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之一。我们应当更好地发挥制度优势和科技力量,以化解这一矛盾,公式就是“制度优势 科技创新”,集成“一盘棋”的具体优势,进一步完善“攻防兼顾、以攻为守”的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0年第3期,原题为《全面认识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兼论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承训 刘柯杰

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