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的制字如何做(从非金属活字到金属活字)

文| 李崇寒到了南宋,随着北方产铜区为金所据,以锡代铜成为风尚,王祯提起近世的锡活字印刷恰从侧面证实了当时的趋势一个合理猜测是,沈括《梦溪笔谈》和毕昇活字法11世纪传入高丽,到高丽朝末期,朝鲜半岛开始金属活字的试验,只有同时具备活字铸造技术、开发出把活字固定在版上的黏着性物质(或是借用竹片)和容易粘在金属活字的油墨,金属活字印刷术才算成形高丽肃宗二年(1102)从中国引进铸钱技术和工艺,熔化铜铁铸造出硬币,分发给宰相、文武两班、军人等,这种技术对铸制活字必不可少王祯改革木活字印刷时,元在高丽设征东行省已过去十多年,朝鲜半岛很难不受其启发王祯虽然因为锡活字不易着墨放弃此法,从1957年杭州出土的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佛经锡印版来看,根本不存在锡版不易着墨的问题,可能是他操作不当既然油墨、固定字模和制作活字的技术问题都已解决,朝鲜王朝开始成规模地进行金属活字印刷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李氏朝鲜太宗三年、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二月,官方“铸字所”在京城(今首尔)成立,以南宋版带有古代注释的《诗》《书》《春秋左传》为基础,分成大字和小字铸造出数十万铜活字(也称“癸未字”,化学成分与“海东通宝”接近)印制典籍,为铸字需要的金属除由内府配备外,还动员大小臣僚自愿捐献铜铁不过由于技术和手艺问题,“癸未字”普遍粗糙,排版时学毕昇以蜡为粘药,刷印时活字容易移动,每天只能印几页纸,慢工也没出细活,上下字笔画要么交叉,要么重叠,有些用小字印出来的书,甚至出现一列字中有一两个字凹凸不平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制字如何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活字印刷术的制字如何做(从非金属活字到金属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制字如何做

文| 李崇寒

到了南宋,随着北方产铜区为金所据,以锡代铜成为风尚,王祯提起近世的锡活字印刷恰从侧面证实了当时的趋势。一个合理猜测是,沈括《梦溪笔谈》和毕昇活字法11世纪传入高丽,到高丽朝末期,朝鲜半岛开始金属活字的试验,只有同时具备活字铸造技术、开发出把活字固定在版上的黏着性物质(或是借用竹片)和容易粘在金属活字的油墨,金属活字印刷术才算成形。高丽肃宗二年(1102)从中国引进铸钱技术和工艺,熔化铜铁铸造出硬币,分发给宰相、文武两班、军人等,这种技术对铸制活字必不可少。王祯改革木活字印刷时,元在高丽设征东行省已过去十多年,朝鲜半岛很难不受其启发。王祯虽然因为锡活字不易着墨放弃此法,从1957年杭州出土的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佛经锡印版来看,根本不存在锡版不易着墨的问题,可能是他操作不当。既然油墨、固定字模和制作活字的技术问题都已解决,朝鲜王朝开始成规模地进行金属活字印刷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李氏朝鲜太宗三年、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二月,官方“铸字所”在京城(今首尔)成立,以南宋版带有古代注释的《诗》《书》《春秋左传》为基础,分成大字和小字铸造出数十万铜活字(也称“癸未字”,化学成分与“海东通宝”接近)印制典籍,为铸字需要的金属除由内府配备外,还动员大小臣僚自愿捐献铜铁。不过由于技术和手艺问题,“癸未字”普遍粗糙,排版时学毕昇以蜡为粘药,刷印时活字容易移动,每天只能印几页纸,慢工也没出细活,上下字笔画要么交叉,要么重叠,有些用小字印出来的书,甚至出现一列字中有一两个字凹凸不平的现象。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李朝世宗即位后(1418—1450年在位)下令改铸“庚子字”,要求比“癸未字”小且好看,而且把造版用铜版和活字做得很平、正、结实,又采纳朝鲜工匠的方法,以王祯法改进排版技术利用竹片和木楔固定字模,一人一日可印40张纸,效率大增。硬伤依然存在:活字大小不完全一样,中间字和小字参差不齐、凹凸不平,字体太细、太紧凑。1434年7月,“癸未字”3.0版本(“甲寅字”)出炉,字本采纳明代内府版本《为善阴骘》《孝顺事实》《论语》等,字体大方工整美观,世宗为了铸造出理想的铜活字,动员当时所有制造天文机器的技术人员,倾注全部心血,终至“甲寅字”成官铸活字代表,一直使用到朝鲜末期。试问如果13世纪早期高丽朝既有可扩散的成熟金属活字印书法,还轮得着世宗费心费力对其改良?还是朝鲜实学家李圭景说的话在理,“铸字一名活字,其法之流来久矣。中原(中国)则布衣毕昇创活版,即活字之谓也。我东则始自丽季(高丽后期),入于国朝(朝鲜朝),太宗朝(1401—1419)命铸铜字,而列圣朝所铸字样事实一通载于内阁所印书籍之末,可证也。”

《佛祖直指心体要节》铜活字本

梳理中国活字印刷史的脉络就会发现,雕版印刷—非金属活字印刷—金属活字印刷是呈递进关系的,“活字印刷是在木版印刷的基础上于北宋(11世纪)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而非金属活字是从雕版过渡到金属活字的桥梁。”以毕昇为起点,一场影响未来的活字印刷革命拉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