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

关于姓和氏的概念,用途,以及定义,如果真要说是可以写成毕业论文长篇大论一下的,就目前考古学来说,姓氏的很多用法都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一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也都存在诸多争议。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1)

所以我之后聊的姓氏都是比较简单,或者说通俗易懂的,方便针对没有姓氏概念的朋友来了解姓和氏的区别。

姓和氏的发展

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秦汉以后,氏逐渐消失,或者说被纳入姓中,在之后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氏的概念,到今天来看,可以说氏已经彻底不存在,或者我们所说的氏其实就是姓的意思。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2)

不过在先秦时代,尤其是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姓氏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时人们对于姓氏这两个词的认知跟现在完全不同。

氏的来源有很多种,比如像是根据属国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其他很多来源,简单的介绍一下氏是怎么来的。

姓和氏的区别

先来了解一下姓氏的区别。简单来说,姓比氏大,氏属于姓。姓是家族系统,血缘系统。氏则是姓的一部分,是姓的分支。氏是用于区别同姓家族不同分支,在上古时代,一般只有贵族拥有氏,普通人没有氏。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氏就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证明自己曾经是贵族,跟普通人不同。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3)

班固在《白虎通德论·姓名篇》卷八中记载: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或氏王父字何?所以别诸侯之后,为兴灭国、继绝世也。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4)

在《通志·氏族略》也有关于姓氏的记载,写的更加直白:“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所以简单的理解就是:老百姓没有氏,牛批的人才有氏!

氏的来源之一:根据地名

我们以一些真实存在过的著名人物为例子,先来看看姓氏的区别。周朝开国元勋姜子牙,这个人大家都很熟了,不多做介绍了。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所以姜子牙也被叫做姜尚或者吕尚,姜就是他的姓,吕就是他的氏。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5)

这个吕氏怎么来的呢?姜子牙祖上曾经是夏朝忠臣,禹时期辅佐过禹的大官,之后被赐姓姜,还给他封在吕地和申地(今河南境内),所以这个吕地和申地就成了这个祖先后裔的两个不同氏,姜子牙就是吕氏的后代,当然还有另一脉,姜姓申氏。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6)

这就是典型的根据地名变成一个氏,用以区分同宗的不同支脉,大家上古都是一家同姓,由于祖先被分在不同的地方,于是逐渐形成了多股不同的家族,一般这种家族都会用自己地盘的地名作为氏。

氏的来源之一:根据官名

这种氏族也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宗族在某一支脉中有人做官后,往往为了区分和普通百姓的区别,会直接把官职变为自己一支的氏。这种氏后来也直接变成了姓,非常典型的就是太史,司马这样的姓。

姓氏的合二为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后,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在《通志·氏族略》中记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司马迁在实际中也将姓氏合二为一使用。清朝学者顾炎武曾在《日知录》卷二十三《氏族》篇记载:姓氏之称,自太史公是混而为一。

古代的姓与氏是怎么区分的(姓与氏有什么区别)(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