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点亮民心(用初心和兵心点亮人生)

初识程海峰,这位召都巴镇杠头沟村年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便给记者留下了极深印象,他言语中饱含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用初心点亮民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用初心点亮民心(用初心和兵心点亮人生)

用初心点亮民心

初识程海峰,这位召都巴镇杠头沟村年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便给记者留下了极深印象,他言语中饱含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程海峰出生在杠头沟村一个普通农户家中,高中毕业后走进军营,成了北国边陲的一名边防兵。零下40多度的低温,在冰天雪地中摸爬滚打,三个月紧张严格的新兵集训,无论是队列训练,还是各项军事技能,程海峰都是优秀,成了新兵中的佼佼者!部队首长十分喜爱这个“好苗子”,在训练强度上不断给他“加码”,而程海峰总是次次达标,部队首长十分欣慰,把他定为军事骨干重点培养对象。入伍第一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4年12月,程海峰惜别战友卸甲归田。2015年初,他加入了杠头沟村村班子队伍。2016年春天,村“两委”班子换届,程海峰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2019年6月,老支书邢志军退休后,镇党委又把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加在了他的肩上!

杠头沟村社会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29亩散落成1000多块,总人口337户1137人,8个居民组散居在四沟一岔之间,生产条件和村民生活水平较为落后,一些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

古语云: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如何让脱贫攻坚开花结果,程海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集思广益,汇集各方智慧,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杠头沟村现有56名党员,程海峰把抓党建作为促发展、带脱贫、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教育引导党员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号召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程海峰发现有的村民组还是“羊肠土路”,遇有雨雪天气,村民出行十分困难。于是,他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得到了区交通局的大力支持,铺设了11.8公里的水泥路,在路旁安装了60盏路灯。水是生命之源。大杖子村民组三面环山水源匮乏,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成了困扰几代人的难题。程海峰争得区水利局的帮助,打了两眼300多米的深水井,出水当天,村民们自发地放起了鞭炮,开心得像过年一样热闹。

推进乡村振兴,既要让贫困户全部脱贫,更要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杠头沟绿豆粉丝由来已久闻名遐迩,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延续至今,是该村特色农产品,现有30多户村民沿用传统工艺生产,年产量达60多万斤。去年秋季,程海峰带着当地的土特产,参加了沈阳农产品展销会,设立了杠头沟绿豆粉丝、小米展台,结果令人欣喜,所带产品销售一空,还接到了大量订单。

采访时记者发现,杠头沟村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果园,这是2018年成立的龙园股份土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占地500多亩,栽有花盖梨、大枣等果树,贫困户全部入社。据悉,为促进扶贫果园实现标准化发展,程海峰协调水利、交通、电业等部门,帮助解决了滴灌、配电、路面硬化等配套设施,通过多种途径,为合作社争取了2吨化肥、2000只溜达鸡和2吨饲料,使合作社在果树未坐果前就有了收入。程海峰介绍说,果树挂果便可见更大效益,届时,将在周边筹建农家乐饭庄、花石嶂自然景区,打造集采摘观光、农家游园一体化乡村旅游项目,使其成为杠头沟村一大靓点。

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入户走访时,程海峰发现贫困户家中几乎都有闲置猪舍鸡舍,且他们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员。于是,便与村班子成员商量决定发展养殖业,邀请专家开办养殖培训班,为56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30多斤重的种猪,组建成立了“老杠头养猪专业合作社”,并与朝阳伽宇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推行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以党员骨干、养殖能手、畜牧科技人员为依托,吸纳贫困户入社的方式运行,伽宇生态养殖公司为贫困户免费发放仔猪,合作社负责饲料供应、市场销售,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技术人员对贫困户进行疫病防控和技术指导,有效弥补了养殖户在资金、技术及对接市场等方面的发展“短板”。去年8月,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程海峰又为91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50多只鸡雏,以增加他们的收入。通过因户施策,贫困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甜美生活。

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在程海峰看来,每一件对村民有益的事,无论大小都意义非凡。为美化绿化村民的生活环境,村“两委”班子积极协助落实相关政策,对220户村民旱厕进行改造,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村路两旁栽植了馒头柳、大叶丁香等绿化树,设置了30个垃圾箱。冬天大雪天气,由于村主路蜿蜒而上,为防止村民出行和孩子上学跌倒受伤,程海峰争取爱心企业捐赠,每年争取两吨融雪剂,带领党员干部对积雪进行及时处理,受到村民们点赞。

山还是原来的山,地还是原来的地,人还是原来的人。然而,杠头沟村人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村容村貌得到了质的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 辽宁省“卫生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殊荣。杠头沟村的华丽嬗变,见证了这位年轻党员、退伍老兵想方设法让村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记者相信,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他一定会演绎更多的暖心故事!

来源:龙城通讯

编辑:武燕

责编:王学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