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

“冷眼”观俗人,方为逍遥的境界。

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1)

佛家有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这是一种最好的“逍遥”,所谓“三界”就是天地冥,所谓“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不在五行中”就是没有生死的束缚,没有界限,不用轮回,这便是至高无上的一种逍遥,这句话就是佛家中强调的“逍遥”的道理。

而在俗世生活中,总是执着追求财富的自由,但是这一种追求也是局限于外物。

比如现在流行这样一个概念,把人生自由划分为等级,并且以外物作为自由的标准,每一个等级代表着处于某一种层次的随意性,并且称其为“财富自由论”。

其实无论外物达到什么样的层级,只是外在的舒适和坦然,内心有一种逍遥和自在,才是真正的忘我境界。

很多人穷其一生,追求的就是逍遥,可是外在的自由永远抵不过内心的逍遥,有内心的一种洒脱和淡然,才叫境界。

我们无法让自己的身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由。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一直强调的是把向外求的智慧转而向内修,修到清静无为便是自在。

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2)

庄子的思想,第一篇章就叫做《逍遥游》,所谓“逍遥”就是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

《逍遥游》第一句就是: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这一篇章的意思就是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体长不知道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阔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是鸟啊。当波涛汹涌,飓风刮起的时候就要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然的大池。

从庄子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汹涌澎湃的自由和忘我,鸟背就有几千里宽阔,这样一种不受约束不受事物常规观念所禁锢的思想,表达的就是无为无己的自由境界,这才是绝对的逍遥。

就如同我们幻想着自己幻化成一只庞然大鸟,驰骋在天地时空之间,以“无所待”的姿态遨游于南海的天空之上。

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3)

庄子的思想,解决的并不是实际的问题,解决的是情绪,追逐的是一种内心的自由。

找到一种人性真正的逍遥,不受拘束,让自己的内心真正的能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有一次惠施任宰相,庄子去拜访,惠施听别人说庄子要来抢他的宰相之位,他非常害怕,就在城内搜寻庄子。

后来庄子主动登门,对他说:“南方有鸟,从南海飞往北海,沿途非竹食不吃,非甘泉不喝,猫头鹰捉到一只老鼠,还担心这只鸟抢自己的老鼠,殊不知这只鸟的无拘无束,远在于猫头鹰之上。”

人生真正的自由,是能够摆脱外物束缚,不以世俗的观念来给自己带上枷锁。

世俗之人拿名利作为追求的目标,那么名利就是他的枷锁,世人拿世俗的执念来禁锢自己,那么世俗的执念就是他人生逃不出去的牢笼,有了执念有了枷锁,这样的内心谈何自由呢?

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4)

《菜根谭》中说:冷眼观人,冷耳听雨,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冷静的观察别人,冷静的听别人说话,冷静的感受事物,冷静的进行思考。

冷静就是不在事物的执念之内,别人热衷于名利,自己学会跳出名利之外去审视别人追逐名利的这一行为,有时甚至觉得会有一些可笑。

“冷”并不是不动心思,而是超脱于这一份执念和枷锁。

看清事物本身存在的规律和潜移默化变化的法则,不为世俗所执念,用理智和淡然去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逍遥,便能使自己的内心真正的超脱于三界五行之外。

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让心凌驾于世俗之上)(5)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