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1)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迁徙”从1月21日开始到3月1日结束,持续40天。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其中,铁路4.13亿人次,增长8.3%;民航7300万人次,增长12%;水运430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和黑科技产品亮相春运大潮,如无人机巡视、机器人指路、VR导航、刷脸支付等,过去一年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AI助手”在其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人在旅途能否解放双手?南都记者实测了苹果、小米、荣耀、OPPO、vivo共5个品牌的AI语音功能,分别从语音唤醒、问路导航、连续对话等主要应用进行比较。

(手机AI助手识图功能实测敬请留意)

测试机型AI助手(均搭载最新系统):

Siri(iPhoneX)

小爱同学(红米Note7)

YOYO(荣耀V20)

Jovi(vivoNEX2)

小欧(OPPOFindX)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2)

在语音助手的唤醒方式上,苹果、小米、荣耀、vivo、OPPO的唤醒词分别为“嘿、Siri”、“小爱同学”、“你好YOYO”、“嗨Jovi/小V小V”、“小欧小欧”。其中Siri和Jovi支持多人唤醒,也就是任何人大喊一声“嘿Siri”或“嗨Jovi”都能唤醒你的语音助手,可以脑补下如果在地铁上喊Siri的场景。而小爱同学、YOYO和小欧只识别机主的唤醒,但小爱同学只能在亮屏状态下才能被唤醒。

紧接着我们测试了嘈杂环境下的唤醒灵敏度,其中Siri的灵敏度最高,其他语音助手需要反复测试2到3次才能唤醒。而在模拟开车环境下,Siri和Jovi都能一次唤醒。有意思的是,vivo的语音助手,使用Jovi和小V两种唤醒方式的灵敏度差异较大,其中Jovi的灵敏度远高于小V,但Jovi的读法对于大部分来说显然过于复杂。

一句话点评:能不能唤醒除了看网速、语速,还要看AI助理们的心情。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3)

我们在模拟开车环境的基础上,对乘车导航这一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记者以“去广州火车站”为指令向手机语音助手提出导航请求。其中小爱同学、YOYO和小欧三个语音助手在使用语音导航时,需要对手机进行解锁才能进入导航页面,而Siri和Jovi则无需解锁便可以直接进行导航。值得一提的是,Jovi在关键词识别上还不够准确,无法对“去广州火车站”指令做出准确回应,需要记者指令中带有“导航”“带我去”等关键词才能进行操作。

在进入相对应的导航软件后,小爱同学、YOYO和小欧针对“广州火车站”列出多项选择,但是不念目的地详细名称和位置,需要记者在手机上选择好路线后,以“第几个”为指令才能开始导航;而Jovi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果断”,则会针对目的地直接指定行使路线,无需选择。

而Siri在导航方面做得最为人性化,在记者输入指令后,Siri将搜索的路线用语音的方式逐条播报,且期间可以连续性对话,直到记者选对合适的路线为止。

一句话点评:安全驾驶起见,老司机们还是跟AI助手谈妥了再发车。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4)

我们分别通过普通话版“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和粤语版“恭喜发财”来测试手机语音助手的的对话能力和方言识别能力。整个普通话对话环节中,Siri和Jovi的语音风格最为幽默,Siri会以“一般都是老板给助理发红包”的方式调侃记者。Jovi则是回答“没有红包,有我你要么?红包木有,但祝福可有一堆”来撩人;而小爱同学则比较一本正经,回答“谢谢,祝你节日快乐”。

YOYO和小欧表现则让人比较“蒙圈”,认为记者要播放歌曲,YOYO播放了歌曲《红包拿来》;小欧则是莫名其妙的播放了《这就是爱情》(暗示物质是爱情的基础?鼓励记者好好赚钱?)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5)

而在粤语环节,各个语音助手还是能基本听懂“广东话”的,都能分辨出这是一句方言,但是他们的反应却是不尽相同。其中,Siri较为“聪明”,用“谢谢,也给你拜个早年”跟记者唠嗑一下;而小爱同学、YOYO和小欧同学则是一言不合开启“K歌模式”,放起了刘德华版的《恭喜发财》;而Jovi则是当起了“辞典”,告诉记者这是一句粤语,并告诉记者其普通话的释义。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语音助手对粤语还是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随后,记者以“吃过饭没”的粤语方言继续对话时,只有Jovi回答了“可以蹭饭吗?我还没吃”,而其他语音助手在多次尝试下都识别不出准确的话义。

一句话点评:同样是AI宝宝,有的会互撩,有的只会尬聊,差距在于各家算法工程师的情商?

荣耀手机和苹果通话(实测苹果荣耀等五手机)(6)

在连续性的对话上,手机语音助手近乎让人“全部摊手”:仅YOYO还会在播放音乐的场景下对记者的唤醒指令进行反应,且可以进行音量大小,切换歌曲以及歌曲的暂停与播放等操作;其他手机语音助手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无法自拔”,无论记者喊多大声,都对记者的指令“爱理不理”。

一句话点评:一首歌结束聊天。

【旁白】

手机AI助手还是“宝宝”,仍待进化

尽管小米“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了1亿台,百度智能语音平台DuerOS 智能设备激活量超过2亿,其中包括OPPO、vivo等智能手机厂商均搭载DuerOS。但从南都记者实测结果来看,目前AI语音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唤醒、导航、连续对话等基础功能都尚未健全。

根据人工智能平台商汤科技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在在“2018年中国AI手机用户最常用的AI功能”TOP10中,语音助手排在第一;此外在“2018年中国手机用户对AI手机功能未来的期望”的调研中,中国手机用户对智能语音助手、智能优化、AI拍照、智能识别、解锁方式等多项AI功能提出了更多需求,其中排在首位的为希望语音助手更强大,主动提醒生活琐事。

可见用户对于AI语音助手的需求远远高于目前AI语音助手的实际水平。但目前,智能语音助手仅作为一个手机自带的APP,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特别刚需的场景,智能语音助手整体使用率、活跃率、留存率都较低,原因仍在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成熟。

据了解,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层(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和认知层(自然语言处理NLP)。“目前,智能语音交互中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达到较高精度,能够满足用户日常使用需求。不过,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与复杂性更高,语音交互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艾瑞咨询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具体来看,一是对语音的处理受复杂的中文同音字、方言等因素影响,二是对意图的理解受上下文环境的影响,三是对语言的理解还需要感知用户的语和情绪,这些都可能导致系统对于语义的理解出现偏差,手机答非所问。目前,业内期望通过加强对多轮语音交互的研究、强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优化智能语音交互功能,使手机在理解、思考与学习上走的更远。”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实习生 陈培均

制图:何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