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

电影《我的姐姐》,可谓是掀起了电影界的一波热浪。一直念叨着去看,周末终于忙里偷闲,这的确是一部走心的值得人深思的电影。看完以后,除了最初的悲愤,无奈,纠结,留下来更多的是温暖,难怪搜狗百科给这部电影赋予“温情”地标签,人性中的确需要有这份温情存在。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1)

  电影全程围绕一条主线,就是作为姐姐的安然该如何做这道关于人生的选择题。安然出生于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快要成年的年龄,爸妈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儿子安子恒,姐弟俩一直很少见面,可以说形同陌路。一场交通事故意外夺走了爸妈的生命,留下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此时的安然,即将去北京读临床医学的研究生,追求一直以来想要的生活,她终于就要彻彻底底离开这个让她痛苦煎熬的地方了。但是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留下来,抚养这个跟她没有丝毫感情可言,却留着相同血液的弟弟,就因为她是姐姐,所谓的“长姐如母”,便认定这是她该负的责任,应尽的义务。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2)

  然而这个需要她扛起来的家,给她的又是什么呢?安然的高考志愿原本报考了北京的临床医学,爸妈认为女孩子应该早点毕业,找个工作挣钱贴补家里,在没有经过她同意的前提下,便私自将她的志愿改成了当地大学的护理专业。她默默接受了,认真念完了大学,进入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工作后的她一点都不开心,因此下定决心,要考北京的临床医学研究生。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3)

她上班攒钱,业余学习,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梦想靠近,眼看就要实现了,那个为了能生二胎让她装瘸子的父母,那个私自更改她志愿的父母,那个从小到大只给她尝过“笋子炒肉”的父母,却因为车祸,扔给她一个需要抚养照顾的弟弟。对她来说,这是极度不公平的。凭什么?凭什么“成了灰”还要来干预她的生活,阻碍她追求梦想?她的内心在呐喊。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4)

  她决定将弟弟送养,却遭到所有人的反对,除了“不靠谱”的舅舅。与舅舅达成共识后,弟弟由舅舅抚养,卖房子一半的钱归舅舅所有,这样安然可以继续为去北京读研究生努力。一段时间后安然去看望安子恒,发现这个舅舅名副其实“不靠谱”,只顾自己打麻将,放任安子恒跟一群小孩打牌不学好。

她心软了,也可以说她开始动摇了,她没办法做到全然不顾,最终将安子恒带回了家。后来在肇事司机的搭桥牵线下,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合适领养安子恒的家庭。然而生活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此时的安然在与安子恒的朝夕相处之下,已经与安子恒有了日渐深切的感情。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5)

她变得难以抉择,曾经坚定不移地“想要去大海里头冲个浪”,如今她犹豫了,为了这个“拖油瓶”我想这就是人性吧,《三字经》不是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嘛,安然最善良的一面浮现出来了,她本不是天生冷漠,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刻意伪装,就好像她不在乎一切,就不会有任何人任何事能伤害到她。乖巧懂事的弟弟单纯地希望姐姐能实现梦想,悄悄联系领养家庭要求一起生活,即使他曾经跟姐姐说过“我只想要你陪我”,小小年纪的他却懂得牺牲自己让姐姐获得自由。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6)

  电影的最后,安然并没有签下断绝关系的协议书,她带走安子恒姐弟俩起快乐踢球,拥抱在一起,这部电影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有人评论说安然最终还是会选择将弟弟送回领养家庭,去北京念研究生,然后当医生,过上预想中的生活。可是我觉得她不会,她内心深处最本性的东西已经被子恒唤醒了,这就注定了她会勇敢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如果她选择了与弟弟断绝关系去北京读研究生,那她一辈子都会被束缚,永远无法释怀。我相信她即使带着子恒,也依旧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是安然,她于不堪环境下锻炼出来的坚强品性,那份“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的”倔强不服输,会一直陪伴着她勇往直前,会助她击败前路未知的困难。#观影有感#​#观影有感,记我喜爱的影视剧#​#情感#​

给远方的姐姐写一封信作文(观我的姐姐有感)(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