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品茶文全文(原创散文喝点喝点)

文/聂玉民

有友来访,总得主动说起:“喝点,得喝点!”客或辞曰:“哎,少喝点也行!”或曰:“喝啥咧?不喝!”

这是谦词,千万别当真——谁不希望被重视被尊重呢?而被重视被尊重给面子最通用最直白的表达方式就是“喝点”!而这喝点,喝的不是茶,不是水,是“酒”!

十年品茶文全文(原创散文喝点喝点)(1)

图片源 自网络 感谢作者

民间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无酒就是无礼,酒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某时,因酒的泛滥误事,引起了人们的戒心,对酒又爱又恨。于是人们喝酒又避了“酒”字,谦称“吃个饭”而不提酒字,把酒从表面上隐藏起来,摆了一道迷魂阵。

而等菜上桌,酒却就跟来了。“少喝点?”“少喝点!”“少喝点吧!”

开始都压着量,小心翼翼地喝着。而杯来盏往,三五杯下肚,则渐渐忘了约束自己。

酒三巡,菜五味,主人照例是要敬一圈酒,表的 是感谢和敬意。然后,客们陆续要用各种理由说辞来倒酒。

酒喝顺了,飘飘然开始话儿多起来,醺醺然可将世事置之度外,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范儿。

于是你来我往要敬一圈、满一圈、倒一圈、碰一圈、同端杯,共换盏,杯杯见底,盏盏皆空,主客豪迈,宾主尽欢。

而这每一圈每一杯每一盏都不会那么的顺,往往倒酒打圈者要先打个样,领个头,要比别人多喝两杯才能进行,不然众有不服者,倒酒的权利被质疑,就不好往下进行了!

倒酒还得请人监督,看喝得标准够不够,有没有剩下几滴儿,有没有行私,数够不够,量足不足。正倒着酒,往往有人捣乱——你明明倒了三杯,他喝三杯,那人却说:“哎,我没看见,我只见他喝了两杯,还差一杯,这不能算过。”这时你得开动脑筋来证明到底是倒了三杯还是两杯了。酒官司是很难打的,让人恨不得国家出个“酒场法官”来主持公道才好。

有人总结“人只有在酒桌上是最无私的,都会千方百计地让别人多喝点,让自己少喝点!”虽戏谑,却真实。

这酒,总得喝得有人面红耳赤、醺醺然、歪歪然了,才算做罢。友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才算礼数尽到了,不然,显得主人家没有招待好,没尽到心一样。

悲欢离合一杯酒,生老病死一杯酒。种种场景,酒又转换着不同的含义,好像酒不是酒了,是感情,是尊重,是一片心,亦是媒介桥梁,亦有称之为文化为礼节者。酒,承载了酒以外的许多内涵。

“多少心里话,都在酒里头。”“我们喝的不是酒,我们喝的是情深意重。”“来一杯,再来一杯,让我们痛痛快快地醉一回!”……一首首歌表达的是一种种感情!

十年品茶文全文(原创散文喝点喝点)(2)

图片源自网络 感谢作者

酒可亲,酒又误事。大约一斤白酒即足以令任何人头昏目眩,脚下无根了。武松那十八碗的酒量,不是一般人所能的。酒喝多了,会削弱人的自制力,有人酒后狂哭狂笑,有人滔滔不绝不知所云,平素不敢说的话也说了,不敢做的事也做了,天是老大,自己就是老二。闹了许多笑,生出许多事端。

然,为酒而前仆后继飞蛾投火者依然不绝。可见,酒之魅力大矣!

想来,人这一辈子是离不得酒了。

喝点?喝点!

开场都说只喝一点,不喝醉不许喝醉,一点一点的喝,却又喝的不止一点点,于是,喝着喝着都醉了!

2022.9.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