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如果要问古代哪位女子最有文人的风骨,东晋才女谢道韫即便未能夺冠,那也至少能排进前三。作为东晋闺秀的巅峰人物,谢道韫的一言一行都可谓是时代气韵的一种反映——她的人生大事更是广受关注。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1)

只是,这位名门才女虽按照“时俗”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豪门子弟成婚,其婚姻却好像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琴瑟和鸣?

一、豪门才女的苦恼

谢道韫,东晋安西将军谢奕之长女,宰相谢安之侄女,名门陈郡谢氏的一大“门面”。因为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大抵是数千年以来最早成名的才女。而因为不俗的家族背景,她还早早成为东晋名门争相求娶的对象。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2)

据考证,谢道韫大致成婚于其父谢奕去世与谢安出仕之间。作为名门之后,谢道韫的婚事应当早早就在被考虑。虽然谢奕性格火爆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但简直把谢道韫当作自己亲女儿宠的谢安显然在为侄女择婿一事上非常慎重——如果谢安有精力,那他梳理出的择婿之思恐怕会写得和《世说新语》一样厚。

思来想去,横比竖比,谢安最终决定在名门琅琊王氏之中为宝贝侄女物色一位优秀适龄男青年。在东晋,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有着“王与谢共天下”的崇高地位。如果要为了不委屈自家侄女而考虑门当户对,那么琅琊王氏简直是陈郡谢氏的唯一选择。况且,在谢安、谢道韫生活的这一时期,琅琊王氏还因为书圣王羲之而更上一层楼,谢安本人与王羲之的交往也颇深。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3)

择婿的范围缩小到了琅琊王氏,尤其是王羲之一脉,谢道韫的婚事看起来就要容易促成得多。在比较了王羲之一众儿子后,谢家人最先看上了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然囿于种种因素(如王徽之年纪尚小,王徽之的不修边幅不得谢道韫喜爱等),谢家最终排除了颇像王羲之的王徽之,而选择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二、琴瑟和鸣的奢望

就出身而言,陈郡谢氏的谢道韫配琅琊王氏的王凝之,实乃门当户对的良配。就年龄而言,参考时俗和王谢两家相关记载,谢道韫应当是在十五岁前后与二十六岁左右的王凝之成婚,按当时的标准也非常登对。再加上两家长辈私交甚好,对对方知根知底,谢道韫按理也不用担心自己在夫家受到苛待。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4)

但门当户对只是门当户对,却不意味着谢道韫在看得起对方出身的同时还看得上对方的才学。作为自幼被捧在手心的才女,谢道韫被称赞是具有竹林七贤之遗风的清高之人。竹林七贤有什么样的气度?看看用青白眼视人的阮籍就能明白。所以迎娶了谢道韫,从某种意义上才是谢家对王凝之的考量的真正开始。

成为了王凝之的枕边人,谢道韫自然是这场考量的“主考官”。在与新婚丈夫亲密接触后,谢道韫于回门省亲时就非常不高兴地交出了对王凝之的第一份考核表:“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5)

在谢道韫看来,自己作为陈郡谢氏的后代,以往接触的都是谢安、谢据这样的叔父和谢韶、谢玄这样的兄弟……可以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男性各个都是人中龙凤,才学斐然。直到她遇到王凝之,才知道——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庸碌)的男子!

从谢道韫的反应来看,她着实看不上自己的这位丈夫:不是针对琅琊王氏或王羲之一脉,而是针对王凝之本人。可婚已经成了,两家也都是左右东晋局势的名门,谢道韫哪怕有叔父谢安和亲兄谢玄护着也没办法悔婚。谢道韫同王凝之门当户对却不幸福的婚姻只能继续下去。

三、门当户对的悲剧

在往后的几十年里,谢道韫作为王家媳妇为家族诞下四子一女。但作为王凝之的妻子,她对丈夫的不满也并未因春秋的变换而发生质的改变。隆安三年(399),年过六旬的王凝之率诸子驻守会稽,迎战五斗米道道士出身的起义军孙恩。王凝之是个笃信五斗米道的士人。(其事事以五斗米道为尊的做法历来为谢道韫所不齿。)因而他即便已被起义军包围也不相信孙恩会伤害同样信仰五斗米道的自己,始终非常消极的抵抗——这最终导致包括王凝之及其诸子在内的多人命丧孙恩手下。(另据《晋书》记载,谢道韫唯一的女儿也在此战中丧生。)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6)

因为丈夫的无为,谢道韫突然失去了好不容易抚养大的孩子们。本来多年来就对丈夫有所抱怨,会稽之战后,谢道韫的心情只会更加复杂。在晚年,她曾写过一首《登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诗的前六句,谢道韫只是在赞美所见的自然之妙。但再后四句,她却忍不住质问天地自己的一生为何如此坎坷,是不是只有自己归隐山林才能安度余生?

谢道韫出身名门,一生都被王谢两大家族庇佑,哪有一般人一生的起起伏伏:她一生最不顺遂的事情,就只有嫁给了王凝之和因为王凝之而痛失儿女。是故与其说《登山》是在质问天地,不如说是还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的谢道韫对庸碌一生的丈夫的控诉。

新婚燕尔即不高兴地向家人抱怨丈夫是个虽有豪门出身但才学平庸的男子;晚年孤身一人又写诗控诉自己生活的不幸,甚至流露出归隐山林的厌世情绪——谢道韫选择了最门当户对的丈夫,却也无疑走入了一段令她终生不幸的婚姻。这样的门当户对,恐怕也不是她想要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