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简介及一生经历(了解三毛三毛出生了)

嗨,大家好,我是小要,欢迎来到【小要读书】,这是我和大家一起阅读的第一篇文章。

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收到阿铭送的生日礼物,其中有一本书是《撒哈拉的故事》,从那个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三毛,然后开始在图书馆里找三毛的其他书来看。

三毛简介及一生经历(了解三毛三毛出生了)(1)

说来惭愧,居然在大学的时候才读到这些书。我在《读书尚浅》一文中提到了大学之前我的课外阅读很少,大学时候才真正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想要真正地倾听她、了解她为什么成为她。所以在看三毛的文字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她为什么会成为她?

后面我当然会和大家推荐三毛的书,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了解三毛的一生。

三毛简介及一生经历(了解三毛三毛出生了)(2)

我读过三本不同版本的三毛传记,分别是艾文茵的《撒哈拉不哭泣 三毛传》、翟晓斐的《三毛传 永远的红尘追梦人》、吴俣(yǔ)阳的《我笑,便如春花》,借鉴这些书中的内容,把三毛的一生分享给大家。

(这三本书暂时还没有找到电子版,如果找到,我会再通知大家。)

今天分享的主要包括4个部分:

1、三毛出生了

2、三毛的家人

3、三毛的名字

4、热衷于星盘、性格和命运的三毛

1

出生

1943年3月26日,在重庆黄角桠,三毛出生了。那个时候,抗战还未结束,是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太多人无奈而痛苦地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煎熬和伤痛。

(历史背景:由于1937年,国民党军队接连败退,不得不将政治中心从南京迁到了重庆。所以重庆这个昔日宁静的山城,迎来了形形色色的异乡人,而三毛一家就是这个时候来到重庆的。)

三毛的父母都是基督教徒,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和日益艰难的生活,他们只能无力的暗自祈祷:“主啊,请您广布福音,赐福给我们吧。”而尚未出生的三毛或许对外面的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体悟,已经知晓了外面世界的不平静。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三毛出生了。

有人说,三毛从出生伊始,就是抗拒这个世界的,这也和她颠沛而传奇的一生相吻合。她的灵魂似乎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就一直在流浪,在山水间,在无垠的沙漠中。这种难以名状的孤独和恐慌,始终在三毛的生命中不曾逝去。

三毛曾不止一次在文章中提到对一部日本童话——《河童》的喜爱。在这部童话里,每个孩子出生前,妈妈都会问他愿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小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妈妈就会选择不把他生出来。

三毛盼望着,每个孩子都能有充分的自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摆脱种种束缚和羁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倘若他不想来这个世界,那么他可以选择不来。

如果可以选择,不知道三毛是否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

2

三毛的家人

三毛的父亲叫陈嗣庆,浙江人,早年在苏州东吴大学读法律,后来到上海当了教书匠。抗战时期,辗转到了重庆,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维持生计,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大家认为,三毛日后的成就与这位慈父严师的教导密切相关。

三毛的母亲叫廖进兰,出生于上海,高中毕业后就嫁给了三毛的父亲,起初做过小学老师,后来做了专职太太,高中时还曾参加过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是运动的积极分子,所以艾文茵写到“她的积极与果敢也深深影响着三毛。”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还有三毛的祖父陈宗绪,他在十四岁时,从浙江舟山定海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陈家村,只身北上。他的行囊里只有一床棉被,几件薄衫。历经时间洗礼,他从一个小学徒成为了一个坐拥数项产业的大富商,期间辛苦可想而知。

但他的传奇不止于此,在他晚年的时候,荣归故里,却将家财散尽,建医院、盖学校,修桥铺路。最终在庙里安度余生。

所以有人说,这种流浪的宿命,仿佛落到了三毛的生命中。所以从小三毛就对祖父崇拜也敬重。她对流浪的渴望,便同她的童年,慢慢生长起来。

只是不论她漂泊多远多久,只要返家,她总会细细翻阅《陈氏永春堂宗谱》 。这本书沉淀了厚重的家族传奇,承载了陈家几代人生,也延续了陈家人的信念。

三毛在家排行老二,姐姐长她两岁,名叫陈田,关于自己老二的身份,她说:“老二就像夹心饼干,父母看见的总是上下那两块,夹在中间的其实更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会蹦出来捣蛋,以求关爱。”

也许正是这种希望被重视的心理促成了三毛长大后特立独行的个性。这应该也算是宿命的安排,三毛注定要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不过,虽然命运未能给予她太多家庭的温柔宠爱,却为三毛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任其发挥,或是张扬跋扈,或是缄默自闭。

3

三毛的名字

三毛出生时正值战乱之年,所以父母把对和平的祈望寄托在了三毛的身上。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像自己一样经历颠沛流离,可以和平处世,安稳、幸福地生活,所以起名为陈懋(mào)平。

“懋”字沿袭了家谱上的辈分排行,“平”字取天下太平之意,也是父母对女儿平稳生活的祝福。

虽然父母的心愿是美好的,偏偏三毛并不喜欢。

她不拘小节又天生喜欢自由,而“懋”字笔画太多,写起来太复杂,三岁时她开始学习写名字,总会因为写不好而被父亲批评。

小小的孩童,面对责骂,既不解释,也不示弱,干脆把“懋”字去掉,直接写成“陈平”。此后不管父亲如何劝说和教诲,她都坚持不改。

如果说三岁看老,那三岁时的三毛,固执和任性已经初露锋芒。翟晓斐说她“倔强而坚定,对于外界强加给她的枷锁,她采取了简单而粗暴的应对方式——直接甩掉。”

一个女孩子,年纪也这么小,就如此倔强,母亲常常不由得摇头叹气,但父亲却觉得三毛这样的个性,日后必能坚持梦想,说不定还会有所成就。于是便遂了她的心愿,让她改名为“陈平”,而三毛其他兄弟姐妹名字中的“懋”字 也就跟着都拿掉了。

4

热衷于星盘、性格和命运的三毛

三毛对自己有很多的解读。

她说自己是典型的B 型血,感性、阴晴不定,既有粗狂大气也有缠绵悱恻。

比如1978年,她在异国遇见了阔别十一年的表姐夫,短暂的相逢让两人倍感亲密。在分别时,三毛哭得悲怆,但渐行渐远,三毛又有说有笑。三毛认为这种极端的性格是B型血赐予她的。

三毛还笃信生辰星相术,她认为同一星座下的人都有某种相似的个性。作为白羊座,她说白羊星座下出生的女子,都是掠夺性的女子。三毛说自己是白羊女,是一切美德都想拥有的“江洋大盗”。

三毛喜欢读书,就拼命读书;她喜欢毕加索,就拼命寻找与毕加索之间的共鸣。

她的朋友形形色色,上至高官显贵,下至贫民奴隶,不同种族、不同肤色她都真诚相待。有人说,在三毛的心里安得下世界上每一个人乃至每一草每一木每一沙。

你好,三毛,很高兴你来。

分享图书:

《撒哈拉不哭泣 三毛传》——艾文茵著

《三毛传 永远的红尘追梦人》——翟晓斐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