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都应该写什么(如何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书笔记)

这个选题横亘在我脑海里很久了,但我迟迟没有动笔。此前觉得自己的读书笔记写得不好,坚持的时间不够长,于是没有底气分享我的经验。

最近在坚持读完3本书,写了21篇读书笔记后,对于读书笔记有了新的感知,才来动笔写。

读书笔记都应该写什么(如何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书笔记)(1)

01.什么是读书笔记?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对于读书笔记的理解都不相同。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解释。所以我在标题写了一个“1.0”,我相信今后我对于读书笔记,肯定会有多版本的迭代。

我以前对读书笔记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它就是:摘抄 感悟/评论,或者是:金句 解释金句 感悟/评论。

而现在我对读书笔记有了新的看法,一篇读书笔记应该是一篇小作文,有可能是300字,500字,也有可能1000字。读书笔记无论篇幅长短,只要能传达出完整的“主题”就好了。

一篇读书笔记的灵感萌生于阅读过程,被书中的某句话/概念/观点/故事/案例所打动,产生感想,于是写下一篇笔记。

也就是说,一篇读书笔记应该有这么几个部分:

主题:也就是这篇笔记的标题,高度概括这篇小作文的中心思想

原文:原文的句子或故事概括,干货类书籍还可以是核心提炼

感悟:联想起自己的或者别处看到的故事,或是由文段有感而出新的认知,或列出行动清单

02.我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

在我写了3本书的读书笔记之后,我深刻领会到读书笔记的好处,总结来说,有以下3个好处:

1、促进深度阅读,倒逼思考2、及时记录转瞬即逝的想法,留住灵感火花3、加深印象,方便未来取用素材

前两点不必多说,这里我想说第3点。

这里说的“素材”不局限于写作,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也是同理。

举个例子,我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两本书的内容。

昨天工作例会,领导讲到公司未来将要开拓的版图,挺振奋人心的。我内心感慨,市场是没有边界的,只要想做,公司可以涉及很多领域。我联想到《量子天命》里李欣频老师的天赋开花图,灵机一动,这幅图也可以用于企业未来规划呀。一家公司可以开拓很多领域的市场,但一定要有最核心的“1”,有了1,再去扩展N,才能又快又稳。就如《一生的旅程》书中,迪士尼前任总裁罗伯特·艾格在竞选时反复强调:迪士尼动画就是迪士尼的命。做好了动画,才能做好其他板块。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公司是以技术为核心的,那么就一定要把核心技术打造好,核心业务做出名声,未来才能在其他板块添砖加瓦。

因为《量子天命》和《一生的旅程》中这2个内容写过读书笔记,所以印象比较深刻。它们也会影响我的思考方式。换作从前,我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层面。

这就是读书笔记的力量。

03.我是怎么写读书笔记的?

我目前写读书笔记主要是三段论:故事引入 原文 感悟/评论。

其实没有明显的段落界线,但基本会涵盖这3个部分:引发感想的故事,原文的句子摘抄,自己对句子的感想或评论,有时还会列出自己的改进清单。

举个例子:

读书笔记都应该写什么(如何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书笔记)(2)

如果没有自己的例子,可以以书中例子为例,比如这一篇:

读书笔记都应该写什么(如何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书笔记)(3)

(我的读书笔记有点长……这不是凡尔赛。这两篇是前期的,不算最长的。我最长的读书笔记能直接形成一篇公众号文章。

在读书会的最后一篇笔记点评里,老师笑着说:发发你的读书笔记越来越长了。她对我表示肯定,能把读书笔记写得长也是一种稀缺能力。)

04.什么时间写读书笔记?

最近3本书我的经验是,每天规定一定页数或章节数量,因为读书会是共读形式,所以会定有每天的阅读任务。

阅读时遇上有感想的地方,就用荧光便利条贴在书页边,或用便利条简单写想法,贴上去。

完成当天的阅读内容后,选择其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来拓展成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小文章。

05.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我目前在读纸质书,以前也看过不少电子书。

我的体验是,电子书适合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电脑网页打开微信读书,复制出来,写感想,很方便。

纸质书容易带来阅读心流,翻页时更有阅读的仪式感。

因为家里还有不少纸质书没有拆封,之后的话我会先将这些书“解决”了。

接下来我会继续开展主题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结合。

06.小结

以上就是我目前对于【读书笔记】的认知和见解,还有我的做法。

其实没有多么高深。笔记的格式我相信很多人也早就了解了,重要的是:坚持。

欢迎你和我探讨关于读书笔记的经验,也可以发一篇给我看看,帮你分析问题哈。

··End··

作者介绍:发发,在阅读中提升,写有价值的读书笔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