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

刚刚做了第二次开放的唠嗑会。

给大家也分享一下生命周期理论,这是美国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最主要的经济学贡献之一。

这对我们的消费行为和家庭财富管理行为,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并且我们会从中发现极简人生的真谛,且包含我们更好度过一生的方法论。

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1)

121

01

生命周期理论之人生本质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人一生总共有多少天?

按100岁来算,一年365天,100岁就是36500天。

按80岁来算,一年365天,80岁就是29200天。

再除去吃喝拉撒睡的时间,人生真的很短暂。(要好好珍惜哦)

而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将我们的人生更加浓缩:三个阶段和两条线。

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2)

三个阶段分别是:

依赖期(0~20岁)

成熟期(20~60岁)

退休期(60岁到百年)

分别对应我们人生的:

成长期

事业期

养老期

歌词里总唱到,人生短短几个秋,的确如此,这就是我们的一生。

与此同时,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花钱,一直花到走的那一天,这叫人生的财务支出曲线

我们从工作以后开始赚钱,一直赚到退休的那一天,这叫人生的财务收入曲线

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我们的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是不重合不平衡的。

那如何在这种不平衡中,更好度过一生呢?

02

一生效用最大化之财富分配原则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给出的答案是 :遵循金融基础原理,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来合理分配人生收入和消费,获得人生不同周期的最大满足;

通过经济学里的削峰填谷,实现收入和支出的有效平衡。

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要学会反向储蓄正向储蓄

反向储蓄就是借钱,一个是向未来借钱

比如在成长期依赖期,成长和受教育阶段会花很多钱,但此时你并没有很多收入,你需要向你自己的未来借钱,有人会用到教育贷款。

再比如说,在我们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收入并不能支持我们做更大件的消费,但是我们想提早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用贷款的方式,来买房买车。这也是向未来借钱。

另外一个是向代际借钱

比如向你的父母借钱,然后由他们来帮你完成教育。未来呢,我们做父母的,同样要“借钱”给下一代,去帮助他们完成教育。

借钱,我们叫反向储蓄。

那要想实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呢,还有一种叫正向储蓄。

我们要在事业期,把赚的多的钱拿出来,分别给到前后两端。也就是前端的子女教育的支出,和后端的家庭养老的支出,以保证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教育,我们呢,也可以有现金流安度晚年。

如此,相对圆满。

经济学上还有一个词,叫平滑消费,也是类似逻辑。

03

实操指南

知道了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和削峰填谷的做法,那是不是就可以很好的执行了呢?

我们还需要保证我们的收入>支出,这样,才有更多盈余去平滑向两端。

要保证收入大于支出,要做到两方面:

1、努力工作赚钱。我们要尽量高效赚钱,比如牵涉到职业选择,有的人一年赚的钱抵得上别人10年赚的钱,那就是1年抵10年的时间,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赚钱量。

再比如搞一些副业,包括一些理财的被动收入等。

如果这个阶段,我们的资产性被动收入或事业性被动收入,能大于支出,就可以早日退休了。

2、收入不能中断。这个阶段收入中断的情形无非就是意外和疾病,所以我们要配置好身故保险金和疾病保险金,这样即使有任何问题,保险金都会顶上来。这是保人的保险。

另外如疫情,也在警示我们平时要多储蓄。

我们解决了收入盈余的问题,才有资本去向我们的教育端和养老端平衡支出,这个时候可以用到保险的教育金和养老金两个工具。这是保钱的保险。

其实以上已经用到了人寿保险配置的基础功能。

如果收入积累到相当大的规模的时候,我们还要保证已经积累的财富的安全,我们把它叫做资产的保全,包括规避一些利率下行风险、企业经营和婚姻风险。

那到了百年的时候,如果我们还剩下巨额的财富需要交给下一代的时候,我们就面临资产传承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人寿保险的衍生功能:我们把它叫做保钱的保险里面的,资产的保全与传承

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3)

04

人生真谛总结

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4)

第一:

认真搞钱,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该卷的时候 卷

才能有机会 躺

大部分人躺不了

都是该卷的时候 没卷

才会在后面无数的时候 都要卷

第二:

做好基础配置,

奋斗无忧,

平滑消费。

第三:

做好第一点

安排好第二点,

早日实现跃迁、自由,

人生,不就是这点事儿嘛。

十分钟读懂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家)(5)

最后,想买保险,想从事保险经纪人职业,不妨找我聊聊。||原文首发保保你好公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