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运行中巡检具体内容(汽轮机运行-巡检必看)

汽轮机运行中巡检具体内容(汽轮机运行-巡检必看)(1)

简答题

1. 为什么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升高?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能从水中飞出的分子越多,因而使汽侧分子密度增大。同时因为温度升高蒸汽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也随之增大,这样就使得蒸汽分子对容器壁面的碰撞增强,使压力增大。所以饱和压力随饱和温度升高而升高。

2. 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并说出其定义和单位。

(1) 扬程: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后所获得的能量。用H表示,单位为m。

(2) 流量:单位时间内泵提供的液体数量。有体积流量Q,单位为m3/s。有质量流量G,单位为kg/s。

(3) 转速:泵每分钟的转数。用n表示,单位为r/min。

(4) 轴功率:原动机传给泵轴上的功率。用P表示,单位为kW。

(5) 效率:泵的有用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用η表示。它是衡量泵在水力方面完善程度的一个指标。

3. 什么叫金属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

低碳钢和高强度合金钢在某些温度下有较高的冲击韧性,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性将有所下降。冲击韧性显著下降时,即脆性断口占试验断口50%时的温度,称为金属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

4. 什么是高压加热器的上、下端差?上端差过大、下端差过小有什么危害?

(1) 上端差是指高压加热器抽汽饱和温度与给水出水温度之差;下端差是指高加疏水与高加进水的温度之差;

(2) 上端差过大,为疏水调节装置异常,导致高加水位高,或高加泄漏,减少蒸汽和钢管的接触面积,影响热效率,严重时会造成汽机进水;

(3) 下端差过小,可能为抽汽量小,说明抽汽电动门及抽汽逆止门未全开;或疏水水位低,部分抽汽未凝结即进入下一级,排挤下一级抽汽,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另一方面部分抽汽直接进入下一级,导致疏水管道振动。

5. 离心泵“汽蚀”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止?

(1) 汽蚀现象发生后,使能量损失增加,水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同时下降,而且噪音和振动加剧,严重时水流将全部中断。

(2) 为防止“汽蚀”现象的发生,在泵的设计方面应减少吸水管阻力;装设前置泵和诱导轮,设置水泵再循环等。运行方面要防止水泵启动后长时间不开出口门。

6. 汽轮机本体有哪些部件组成?

汽轮机本体由静止和转动两大部分组成。

静止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和轴承等。转动部分包括轴、叶轮、叶片和联轴器等。

7. 离心水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离心水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泵内充满水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使叶轮内的水也跟着旋转,叶轮内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叶轮槽道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水管内压力,水就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由吸水池流入叶轮,这样水泵就可以不断地吸水、供水了。

8. 除氧器的作用是什么?

除氧器的作用就是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给水品质,同时它本身又是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到加热给水的作用。

9. 离心水泵启动前为什么要先灌水或将泵内空气抽出?

因为离心泵所以能吸水和压水,是依靠充满在工作叶轮中的水作回转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如果叶轮中无水,因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是相通的,而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要小得多,这样不论叶轮怎样高速旋转,叶轮进口都不能达到较高的真空,水不会吸入泵体,故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在泵内和吸入管中先灌满水或抽出空气后再启动。

10. 水泵汽化的原因是什么?

水泵汽化的原因在于进口水温高于进口处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当发生入口管阀门故障或堵塞使供水不足、水压降低,水泵负荷太低或启动时迟迟不开再循环门,入口管路或阀门盘根漏入空气等情况,会导致水泵汽化。

11. 发电厂应杜绝哪五种重大事故?

(1) 人身死亡事故;

(2) 全厂停电事故;

(3) 主要设备损坏事故;

(4) 火灾事故;

(5) 严重误操作事故。

12.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中,与汽轮机有关的有哪几条?

(1)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2)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瓦事故;

(3) 防止火灾事故;

(4)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5) 防止全厂停电事故。

13. 何谓水锤(水击)?如何防止?

(1) 在压力管路中,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变化,从而造成管中的液体压力显著、反复、迅速地变化,对管道有一种“锤击”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水锤(水击);

(2) 为了防止水锤现象的出现,可采取增加阀门起、闭时间;尽量缩短管道的长度;在管道上装设安全阀门或空气室;以限制压力突然升高或压力降得太低。

14. 什么是热冲击?

由于急剧加热或冷却,使物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交换,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时,该物体就要产生冲击热应力,这种现象称为热冲击。

15. 什么是热应力?

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物体膨胀或收缩,当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不能自由的进行时,物体内部就会产生应力,这样的应力通常称为热应力。

16. 汽轮机启、停和工况变化时,哪些部位热应力最大?

(1) 高压缸的调节级处,再热机组中压缸的进汽区;

(2) 高压转子在调节级前后的汽封处、中压转子的前汽封处等。

17. 为什么排汽缸要装喷水降温装置?

(1) 在汽轮机冲转、空载及低负荷时,蒸汽流通量很小,不足以带走蒸汽与叶轮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引起排汽温度和排汽缸温度的升高。排汽缸产生较大的变形,破坏了汽轮机动、静部分中心线的一致性,严重时会引起机组振动或其它事故。所以,大功率机组都装有排汽缸喷水降温装置;

(2) 小机组没有喷水降温装置,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空负荷运行而引起排汽缸温度超限。

18. 防止叶轮开裂和主轴断裂应采取哪些措施?

(1) 确保制造质量。制造厂对材料质量应提出严格要求,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要防止表面及内部出现裂纹,加强设备监督;

(2)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运行中尽可能减少启、停次数,严格控制升速和变负荷速度,以减少设备热疲劳和微观缺陷发展引起的裂纹,要严防超压、超温运行,特别是要防止严重超速。

19. 运行中高加突然解列,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如何变化?

正常运行中,高加突然解列时,原用以加热给水的抽汽进入汽轮机后面继续做功,汽机负荷瞬间增加,汽机监视段压力升高,各监视段压差升高,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增加。

20. 什么是汽轮机膨胀的“死点”?

汽缸的“死点”,即是汽缸的固定点。“死点”固定不动,汽缸以该点为基准向前后左右膨胀(或收缩)滑动。一般在汽缸纵销中心线与横销中心线的交点处。

21. 汽轮机主轴承主要有哪几种结构型式?

(1) 圆筒瓦支持轴承;

(2) 椭圆瓦支持轴承;

(3) 三油楔支持轴承;

(4) 可倾瓦支持轴承。

22. 汽轮机油质水分控制标准是什么?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汽轮机油质控制标准是控制油中水分≤0.1%。

汽机油中进水的原因主要有:

(1) 轴封间隙大或汽压过高;

(2) 冷油器冷却水压力高于油压且冷油器泄漏;

(3) 油系统停运后冷油器泄漏,造成冷却水泄漏至油侧;

(4) 油箱排烟风机故障,未能及时将油箱中水汽排出。

23. 调节系统迟缓率过大,对汽轮机运行有什么影响?

(1) 在汽轮机空负荷时,引起汽轮机的转速不稳定,从而使并列困难;

(2) 汽轮机并网后,引起负荷的摆动;

(3) 当机组负荷突然甩至零时,调节汽门不能立即关闭,造成转速突升,引起超速保护动作。如超速保护拒动或系统故障,将会造成超速飞车的恶性事故。

24. 高加水位高三值时,保护动作内容有哪些?

高加水位高三值时,高加解列,危急疏水门全开,给水自动切至旁路,抽汽电动门、抽汽逆止门联锁关闭。

25. 除氧器发生“自生沸腾”现象有什么不良后果?

(1) 除氧器超压。除氧器发生“自生沸腾”时,除氧器内压力超过正常工作压力,严重时发生除氧器超压事故;

(2) 除氧效果恶化。原设计的除氧器内部汽、水逆向流动受到破坏,除氧塔底部形成蒸汽层,使分离出来的气体难以逸出,因而使除氧效果恶化。

26. 汽轮机热态冲转时,机组的胀差如何变化?为什么?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机组的胀差先向正的方向变化,然后向负的方向变化。原因是汽轮机启动冲转初期时,做功主要靠调节级,由于进汽量少,流速慢,通流截面大,鼓风损失大,排汽温度高,汽机胀差向正的方向变化。随着进汽量增加,汽轮机金属被冷却,转子被冷却相对缩短,随着转速升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子相对收缩加剧,胀差向负的方向增大。

27. 启动前向轴封送汽要注意什么问题?

(1) 轴封系统暖管。轴封供汽前应先对送汽管道进行暖管,使疏水排尽;

(2) 盘车在运行。必须在连续盘车状态下向轴封送汽。热态启动应先送轴封供汽,后抽真空;

(3) 选择恰当的送汽时间。冲转前过早地向轴封供汽,会使上、下缸温差增大或使胀差增大;过晚则拖延了真空建立(或提高)的时间;

(4) 温度要匹配。要注意轴封汽温度与金属温度的匹配。热态启动最好用适当温度的高温汽源,有利于胀差的控制,如果系统有条件对轴封汽的温度进行调节,使之高于轴封体温度则更好;而冷态启动轴封供汽最好选用低温汽源;

(5) 汽源切换要谨慎。在高、低温轴封汽源切换时必须谨慎,切换太快不仅引起胀差的显著变化,而且可能产生轴封处不均匀的热变形,从而导致摩擦、振动等。

28. 汽轮机胀差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启动时加热装置投用不当。有汽缸加热装置的机组,启动机组时,汽缸与法兰加热装置投用不当,加热汽量过大或过小;

(2) 启动时暖机不当。暖机过程中,升速率太快或暖机时间过短;

(3) 启动时负荷控制不当。增负荷速度太快;

(4) 蒸汽参数控制不当。正常运行过程中蒸汽参数变化速度过快。正常停机或滑参数停机时,汽温下降太快;

(5) 甩负荷后,空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

(6) 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29. 启停机过程中,为什么汽轮机上缸温度高于下缸温度?

(1) 质量不同。汽轮机下缸比上缸质量大,约为上汽缸的两倍,而且下缸有抽汽口和抽汽管道,散热面积大,保温条件差;

(2) 疏水方式不同。机组在启动过程中温度较高的蒸汽上升,而内部疏水由上而下流到下汽缸,从下汽缸疏水管排出,使下缸受热条件恶化。如果疏水不及时或疏水不畅,上、下缸温差更大;

(3) 冷却条件不同。停机时由于疏水不良或下汽缸保温质量不高及汽缸底部档风板缺损,对流量增大,使上、下缸冷却条件不同,温差增大;

(4) 加热装置使用不当。滑参数启动或停机时汽加热装置使用不当;

(5) 汽门不严密。机组停运后,由于各级抽汽门、主汽门等不严,汽水漏至汽缸内。

30. 滑参数停机时,汽温汽压应如何控制?

(1) 控制降温降压速度。滑参数停机时,对新蒸汽的滑降有一定的规定,一般高压机组新蒸汽的平均降压速度为0.02~0.03MPa/min,平均降温速度为1.2~1.5℃/min。较高参数时,降温、降压速度可以较快一些;在较低参数时,降温、降压速度可以慢一些;

(2) 保持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滑参数停机过程中,新蒸汽温度应始终保持50℃以上的过热度,以防止蒸汽带水;

(3) 合理使用加热装置。对于设有汽缸、法兰加热装置的机组,当新蒸汽温度低于法兰内壁温度时,可以投入法兰加热装置,应使混温箱温度低于法兰温度80~100℃,以冷却法兰。

(4) 禁止做超速试验。滑参数停机过程中不得进行汽轮机超速试验,防止水冲击;

(5) 加热器随机滑停。高、低压加热器在滑参数停机时应随机滑停。

31. 为什么规定转速、真空到零后才停止轴封供汽?

如果真空未到零就停止轴封供汽,则冷空气将自轴端进入汽缸,致使转子和汽缸局部冷却,严重时会造成轴封摩擦或汽缸变形,所以规定要真空至零,方可停止轴封供汽。

32. 盘车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1) 监视盘车电动机电流是否正常,电流表指示是否晃动;

(2) 定期检查转子弯曲指示值是否有变化;

(3) 定期倾听汽缸内部及高低压汽封处有无摩擦声;

(4) 定期检查润滑油泵、顶轴油泵的工作情况。

33. 简述润滑油压低保护作用及联锁过程?

(1) 低油压保护作用是:保证汽轮机各轴承的连续不断供油,防止因润滑油压低导致油膜破坏,使轴承与轴颈摩擦,使轴瓦及推力瓦损坏;

(2) 低油压保护的联锁过程是:当油压低一值时报警,继续下降到低二值联启交流油泵,继续下降到低三值时联启直流油泵,继续下降到低四值时停机,低五值跳盘车。

34. 油箱油位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油箱油位升高的原因是油系统进水,使水进人油箱。油系统进水可能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1) 轴封汽压太高;

(2) 轴封加热器真空低;

(3) 停机后冷油器水压大于油压。

35 机组运行中、凝结水泵检修后恢复备用的操作步骤?

(1) 检查确认凝结水泵检修工作完毕,工作票已收回,检修工作现场清洁无杂物;

(2) 开启检修泵密封水门;

(3) 开启检修泵冷却水门;

(4) 缓慢开启检修泵壳体抽空气门,检查泵内真空建立正常;

(5) 开启检修泵进水门;

(6) 检修泵电机送电;

(7) 开启检修泵出水门;

(8) 投入凝结水泵联锁开关,检修泵恢复备用。

36. 电动调速给水泵启动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1) 辅助油泵运行,润滑油压正常,各轴承油压正常,回油畅通,油系统无漏油;

(2) 除氧器水位正常;

(3) 确认电动给水泵再循环门全开;

(4) 电泵密封水压力正常;

(5) 电泵进口门开启;

(6) 电泵工作油及润滑油温正常;

(7) 勺管开度在规定值范围内。

37. 机组运行中,冷油器检修后投入运行的注意事项?

(1) 检查确认冷油器检修工作完毕,工作票已收回,检修工作现场清洁无杂物;

(2) 检查关闭冷油器油侧放油门;

(3) 冷油器油侧进行注油放空气,防止油断流。注油时应缓慢防止油压下降。检查确认冷油器油侧空气放尽,关闭放空气门。冷油器油侧起压后由水侧检查是否泄漏;

(4) 对冷油器水侧进行放空气,见连续水流,投入水侧。防止水侧有空气,致使油温冷却效果差,油温上升;

(5) 开启冷油器进油门时应缓慢,防止油压下降过快,注意油压正常后投入冷油器油侧;

(6) 调节冷却水水门,保持油温与运行冷油器温差不大于2℃。

汽轮机运行中巡检具体内容(汽轮机运行-巡检必看)(2)

38. 何谓机组的滑参数启动?

所谓滑参数启动,就是单元制机组的机、炉联合启动的方式,即在锅炉启动的同时启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锅炉蒸汽参数逐渐升高,汽轮机就用参数逐渐升高的蒸汽来暖管、冲转、暖机、带负荷。

39. 简述过热蒸汽、再热蒸汽温度过高的危害?

锅炉运行过程中,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过高,将引起过热器、再热器及汽轮机汽缸、转子、隔板等金属温度超限,强度降低,最终导致设备的损坏。因此,锅炉运行中应防止超温事故的发生。

40. 简述汽温过低的危害?

锅炉出口蒸汽温度过低除了影响机组热效率外,还将使汽轮机末级蒸汽湿度过大,严重时还有可能产生水冲击,以致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损坏事故。汽温突降时,除对锅炉各受热面的焊口及连接部分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外,还有可能使汽轮机的胀差出现负值,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叶轮与隔板的动静磨擦,造成汽轮机的剧烈振动或设备损坏。

41. 给水泵在停泵时发现逆止门不严密有泄漏时,如何处理?

应立即将出口门关闭严密,保持油泵连续运行,同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遏制给水泵倒转。

42. 汽轮机润滑油供油系统主要由哪些设备组成?

汽轮机润滑油供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注油器、辅助润滑油泵、顶轴油泵、冷油器、滤油器、油箱、滤网等组成。

43. 为什么规定发电机定子水压力不能高于氢气压力?

因为若发电机定子水压力高于氢气压力,则在发电机内定子水系统有泄漏时,水会漏入发电机内,造成发电机定子接地,给发电机安全运行带来威胁。所以应维持发电机定子水压力低于氢压一定值,一旦发现超限时应立即调整。

44. 电泵运行时,给水母管压力降低应如何处理?

(1) 检查给水泵。给水泵运行是否正常,并核对转速和电流及勺管位置,检查出口门和再循环门开度;

(2) 检查给水管系。给水管道系统有无破裂和大量漏水;

(3) 联系锅炉调节给水流量。若勺管位置开至最大,给水压力仍下降,影响锅炉给水流量时,应迅速启动备用泵,并及时联系有关检修班组处理;

(4) 必要时降负荷。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时,应汇报有关人员降负荷运行。

45. 影响加热器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1) 受热面结垢,严重时会造成加热器管子堵塞,使传热恶化;

(2) 汽侧漏入空气;

(3) 疏水器或疏水调整门工作失常;

(4) 内部结构不合理;

(5) 铜管或钢管泄漏;

(6) 加热器汽水分配不平衡;

(7) 抽汽逆止门开度不足或卡涩。

46. 给水泵汽蚀的原因有哪些?

(1) 除氧器内部压力降低;

(2) 除氧水箱水位过低;

(3) 给水泵长时间在较小流量或空负荷下运转;

(4) 给水泵再循环门误关或开度过小,给水泵打闷泵。

47. 离心式水泵为什么不允许倒转?

因为离心泵的叶轮是一套装的轴套,上有丝扣拧在轴上,拧的方向与轴转动方向相反,所以泵顺转时,就愈拧愈紧,如果反转就容易使轴套退出,使叶轮松动产生摩擦。此外,倒转时扬程很低,甚至打不出水。

48. 氢冷发电机进行气体置换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 现场严禁烟火;

(2) 一般只有在发电机气体置换结束后,再提高风压或泄压;

(3) 在排泄氢气时速度不宜过快;

(4) 发电机建立风压前应向密封瓦供油;

(5) 在气体置换过程中,应严密监视密封油箱油位,如有异常应作调整,以防止发电机内进油。

49. 水泵在调换过盘根后为何要试开?

是为了观察盘根是否太紧或太松。太紧盘根要发烫,太松盘根会漏水, 所以水泵在调换过盘根后应试开。

50. 给水泵在运行中,遇到什么情况应先启动备用泵而后即停止故障泵?

(1) 清楚地听出水泵内有金属摩擦声或撞击声;

(2) 水泵或电动机轴承冒烟或钨金熔化;

(3) 水泵或电动机发生强烈振动,振幅超过规定值;

(4) 电动机冒烟或着火;

(5) 发生人身事故。

51. 冷油器串联和并联运行有何优缺点?

(1) 冷油器串联运行的优点是:冷却效果好,油温冷却均匀。缺点是:油的压降大,如果冷油器漏油,油侧无法隔绝;

(2) 冷油器并联运行的优点是:油压下降少,隔绝方便,可在运行中修理一组冷油器。缺点是:冷却效果差,油温冷却不均匀。

52. 简述凝结水泵出口再循环管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保持凝结水泵在任何工况下都有一定的流量,以保证射汽抽气器冷却器和轴封加热器有足够的冷却水量,并防止凝结水泵在低负荷下运行时,由于流量过小而发生汽蚀现象。

53. 高压加热器为什么要设置水侧自动旁路保护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高压加热器运行时,由于水侧压力高于汽侧压力,当水侧管子破裂时,高压给水会迅速进入加热器的汽侧,甚至经抽汽管道流入汽轮机,发生水冲击事故。因此,高压加热器均配有自动旁路保护装置。其作用是当高压加热器钢管破裂时,及时切断进入加热器的给水,同时接通旁路,保证锅炉供水。

54. 高压加热器钢管泄漏应如何处理?

(1) 高压加热器钢管漏水,应及时停止运行,安排检修,防止泄漏突然扩大引起其他事故;

(2) 若加热器泄漏引起加热器满水,而高压加热器保护又未动作,应立即手动操作使其动作,及时停止加热器工作。然后应及时调整机组负荷,作好隔绝工作,安排检修。

55. 加热器运行要注意监视什么?

(1) 进、出加热器的水温;

(2) 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及被加热水的流量;

(3) 加热器疏水水位的高度;

(4) 加热器的端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