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近几届观山湖灯会庙市闭幕的日子,闭幕式的元宵晚会精彩纷呈,由此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到灯会庙市现场共度佳节。

如果想要了解元宵节的历史由来,除了史册,还有历史画卷。相对于文字描述,画卷更能让人直观了解到元宵节的故事及其故事中的人物。

相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命令人们于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里“燃灯表佛”,士族庶民都要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的节日,并发展到全国各地。唐代赏灯活动极其兴盛,正如唐代诗人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的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敦煌研究院曾披露,敦煌古老的文献和壁画中,留存了一批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元宵节燃灯活动的古老记载。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1)

敦煌壁画中的元宵节

敦煌壁画中的元宵节

与常规热闹喜庆的元宵节不同,敦煌壁画上的元宵节似乎更加庄严。元宵节这天,佛教祈福诵经的样式也更加突出。《华严经》中说:“法宝犹如一切明灯”,在佛教中,灯是光明的象征,如果没有灯,便一切漆黑。佛法代表智慧,而灯代表光明智慧。东汉明帝之所以通过燃灯挂灯来弘扬佛法,用意也是如此。

下面要介绍的这幅画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该画以最真实细腻的笔触画出了中国明朝时期的元宵灯会。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2)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读懂画要先读懂人。明宪宗朱见琛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治国平庸,生活十分奢靡。明宪宗在位的两年时间里,宠信宦官术士,罢免了朝中大批贤能之士,国势日渐衰落。

这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再现了明宪宗朱见琛在紫禁城里与亲人、太监们一起过元宵节的场景。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3)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4)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图中一个孩童手里正拿着一个“大象”花灯

从图中可看到,货郎的担子上挂满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有的货郎做了一个样式奇特的货架,将各式玩意儿挂在上面,吸引着过往的孩童。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5)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图中,明宪宗朱见琛坐在殿前的黄色帐篷之下,头戴着黑色便帽,身着浅青色的绣花龙袍,正在看小孩们与太监们放烟花爆竹。在画的右下角,一个身着红色袍子的太监正将一个箱子打开,准备从中拿出爆竹分发给大家。

在明宪宗登基的时候恰是明朝自然灾害多发期之一,自然灾害的惨烈程度,照《罪惟录》的说法,是“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大规模的水旱蝗雹灾害,他在位时期就有52次,另外还有多次地震,可谓年年都闹心。

历史上关于明宪宗的故事,大多是讲述他生活奢靡宠信贵妃,疏离朝政,可面临天灾,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不管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还是布衣百姓都一样苍白无助,只能靠祈祷,让来年风调雨顺。这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何尝不是明宪宗借着元宵节的喜气在内心默默祈祷呢。

千门灯火代代传,如今元宵节的花灯依旧高挂,类型样式繁多,依然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贵阳市观山湖区春节灯会庙市在举办了7届后,今年的灯会又将在元宵节前的1月28日至2月8日再次亮起,到时记得来看“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绚丽景色。

与此同时,本届灯会庙市的官方宣传平台已搭建完毕,具体为:新闻手机客户端系观山湖观天下App,市民可以通过安卓及苹果商店搜索下载;微信公众号为“观山湖观天下”;微博平台为“微观山湖”,本届灯会庙市的最新资讯都将通过这三个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可关注了解灯会庙市这一新年文化盛宴的最新资讯。

元宵节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打开(元宵节为何挂灯燃灯)(6)

来源: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胡玉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