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搞笑方言版全集(兴化方言趷gè)

趷(gè)

我们的童年生活里有一种单腿跳跃的游戏:先在泥地上画一块四五尺宽、一丈多长的框框,再在框框内画几条横向的线分成四五个“房间”。然后,我们便轮流在框框的一端外放一块瓦片,缩起一条腿,用另一只脚踢着瓦片前进,如果脚或瓦片碰线就算犯规,便让下一位来踢。如果有人顺利地踢过框框的另一端,他就可以从框框里的第一条线往前推进,以此类推,谁先踢完框框内的最后一条线,谁就率先占有了所有“房间”。这个游戏比的是身体的耐力、脚上的灵活性,我恐怕未曾有过占房的记录,我只记得有些小女孩边跳边唱,她们的脚尖若有魔法,或推,或拨,或挑,总会让瓦片稳稳落在“房间”内,一次头就能越过全部的“房间”。这种单腿跳跃的游戏有一个形象的名字:ge(入声)房子。

兴化搞笑方言版全集(兴化方言趷gè)(1)

网络图片: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

兴化方言里,单腿跳跃谓之“ge(入声)”。这个字怎么写?前些年我在研究兴化方言时,就一直想寻找答案,最终未能如愿,但我总认为这个字肯定是有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的古人造字时是不怕麻烦的。比如说,我们吃的水菱,古人就分开来取名的,两角的叫菱,四角的叫芰;再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胡子,古人分得也清楚,两颊上的长须谓之髯,口上之须谓之髭,下巴上的胡子谓之须。关于两条腿的动作,古人已经造出了诸如跑、蹦、跳、走、踩等字,难道会忘了常见又常见的单腿跳跃?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本《广州话词典》,见到一个字“趷”,其解释是“跛”,读音也是“ge”。广州有一种单腿跳跃的儿童游戏,就叫“趷跛跛”。这个“趷”字,显然就是指兴化话里的单腿跳跃。

但是,从《尔雅》到《康熙字典》,我国古代的种种字书、辞典,均没有收录这个字。我感到遗憾,但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古人的搜索条件有限,他们根本不可能网罗所有曾经出现过的汉字。高兴的是,我在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查到了这个字。《中华字海》不仅收录了古今汉语字书、辞典中的全部汉字,还收录了佛经难字、敦煌俗字、各地的方言用字,也收录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通行的汉字,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子最多的大型字书。此书共收录汉字85568个,比《康熙字典》多出38533个。《中华字海》给“趷”的注音是“ke(平声)”,倒是很接近“ge”的。兴化人对一件事有疑问时会问一句:“可是的?”那个“ke”不就说成“ge”?后来我又得知,兴化有些地方称单腿跳跃就是“ke(平声)”。

《中华字海》把“趷”字解释为声音之貌,即谓之为拟声词:趷蹬蹬,器物撞击声。例句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回:“猛然一阵狼虫过,吓得人心趷蹬蹬惊。”我的感觉是,《中华字海》恐怕有失全面。拟声词大多数是口旁,古人大概也犯不着造一个足旁的字表示声音。“趷”无疑是个形声字,它的原始意思应该与“足”有关。你看,右边的那个“乞”字像不像缩起的一条腿?好在,网上对“趷”字的解释已增加了“单腿跳”这个义项,不信,你可以去查查。

来源:人文泰州公众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