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

秋已浓,味更深。

深秋总有着一种生命的味道,

金黄的、饱满的、永恒的,

激起了人们不同的想象。

今日,不妨与小编一起

在中外名画里,品位那深秋的味道!

赏古画,最美在深秋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 绢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山问道图》主峰居中

显示出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法。

图中山峰气势温和厚重,石少而土多。

中部是山间谷地,

密林之中露出茅屋数间,

一条小路自柴门蜿蜒通往深谷。

茅屋中一人依稀可见,

大约就是问道者。

画面下部画有曲折的坡岸,

坡岸上树木丛生,皆偃仰多姿,

水边蒲草正随风轻摇,

一派秋高气爽之意。

作者用淡墨长披麻皴,显出土石浑厚的质感。

山头处用水墨烘染块块卵石,

以焦黑点苔,沉着利落,

使整个大山更具有灵动之感。

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荡漾。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3)

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月下把杯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

一轮圆月高挂空中,

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

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景月下,

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

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

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

有诗句曰: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

似乎正是这个意境。

画面上的主人,

体态轻盈,举止文雅,面如春风,

手中把杯迎友,显得是那么的亲密愉快。

旁有四童仆,

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备用,

另一侍酒小童,

正在回望另一侍琴上台阶的半隐文童。

整幅画面虽只写主仆六人,

然内含笔墨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

月下空旷的山林是那么的幽雅静谧,

然而月色中,

依旧挡不住这欢愉间的良辰和美酒。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4)

元 倪瓒《秋亭嘉树图 》

《秋亭嘉树图》为云林晚年所作,

用笔略硬而显方折,

显然含荆、关遗意。

画中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

山石用折带皴,横笔点苔。

画树取疏松之态,笔简意赅。

风格天真幽淡,意境荒寒,

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

“一水两岸的三段式构图”,

倪瓒独创的构图方式,

把中国文人绘画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形式。

画中描绘秋山嘉树,沙碛孤亭。

单看意境,

就让人顿生寒意,天凉好个秋!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5)

元 王蒙《秋山草堂图 》

画面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

可谓妙哉。

王蒙和黄公望是一个时期的,

他的绘画成就仅次于黄公望。

王蒙、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所画的是江南的秋天,

水润中带点秀气、潮气。

高山曲水,茂树清淡,

近景处山脚草堂临水,并不见山寂萧条,

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幽。

诗画意更浓,

仿若住在这里的主人,

写写诗作作画,听听鸟鸣,

观光秋色,怡然自得!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6)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这幅图实在没办法,

各种章、跋、题,比原作还丰富,

这里截取画作部分。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卷》

画的应该是北方之秋,

初看甚是平淡、干淡之笔,简率的墨色,

似乎是追求一种

清润、秀美和朴拙的格调,

表现一种淡泊与平淡的意趣,极富笔墨趣味。

明董其昌评此画说:

“兼右丞、北苑二家画法。”

此卷画为齐州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

画中平川洲渚,

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

绿荫丛中,两山突起,

山势峻峭,遥遥相对。

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

脱去精勾密皴之习,

而参以董源笔意,

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

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

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

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

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7)

 明 仇英 秋江待渡图

立轴,绢本设色,纵155.4厘米,横133.4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江待渡图》绘青松红树,崇山环抱。山中白云缭绕,变幻莫测。

江中轻舟数叶,徐徐缓行。彼岸数人似焦急如焚,等待渡船,点出主题。

图中笔墨精工而富有士气,设色妍丽。构图平中求险,静中寓动,为仇氏画中的精品。

更为重要的是这幅画展现出如诗一般的意境:

一汪茫茫的秋水,远岸的山峦画得很实,由云段相隔,白云下面的茅舍、树林画得精工细小,将白云上的山推得很远。近岸的山峦很高,村落相当精细,拉大空间距离。

画面境界开阔,有咫尺千里之妙,同时还画出了秋天无限寥廓的季节特色。有别于某些文人画家中流露出的那种寥寂、孤高、遁世的格调。

《秋江待渡图》属于院体画一类,造型严谨,用笔不苟,设色温和清秀,并不艳俗,人物虽小,刻画精微,确属雅俗共赏之作。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8)

明 蓝瑛《秋色梧桐图》

蓝瑛喜欢画秋天的景色,

画面飘洒自然,

直抒胸臆,秋色梧桐,简单成大美。

梧桐秋雨,总是让人倍感秋意凉。

但他行书用笔畅快,

让人感觉秋到并不是那么的冷寂,

反而有一种畅快盎然的生机。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9)

清 董邦达《平湖秋月·西湖八景》

平湖秋月,意境深远。

这样的秋天或许在西湖才能看到吧。

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古人才会有吧,

画如诗一样,

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0)

清 恽冰《蒲塘秋艳图》

荷,是南方最常见的水生植物,

以历代文人墨客吟之以诗,形之以画。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

成功地刻画了蒲塘秋日的丽景:

碧水之上萍藻点点,绿荷盈盈。

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

以含苞、初绽、怒放的三种生命形态

展示着自然美。

整幅运用仿恽南田笔意的没骨法,

萍藻以色彩直接点就,

显现出灵秀生动的物性。

荷花以粉红色点染花尖,

旋即以清水迅速晕开,

色阶层次丰富,色调深浅过度自然,

真实地展现出花瓣清淡雅丽之美以及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内在神韵。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1)

清 赵之谦《枝头秋色图轴》

枝头秋色,淡雅凝香。

过了六月的芬芳,枝头依旧芳香,

沉淀了夏季的美好。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2)

髡残《溪山秋雨图》

髡残习惯取景普通的平凡景象,髡残溪山秋雨图是以一处普通溪水流淌于山间而画,在深山之间坐落着几处人家。

髡残为人严谨自律,在自我作画的过程中,寻找与绘画达成人画合一的精神境界。

从而达成人格的完善。从他的作品之中不难看出他的为人品行。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3)

在这幅髡残溪山秋雨图中,山体滑坡运用了湿笔描绘,流畅滋润的笔墨令山峦显得浑厚。

而树木松林运用焦墨进行勾点绘画。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4)

画中山水构图十分饱满有力,重山复水,看似繁密但又疏灵髡残溪山秋雨图画出的意境奇僻深幽,用干擦画法的树木显得苍劲有力并且透露着一股丰润秀逸之感。髡残溪山秋雨图虽然只是一处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但因为髡残溪对此处的解读融入了自己的禅意,让这幅画透露出强大的气韵。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5)

清 吴历《夕阳秋影图》

画中山峦起伏,

高树成林,草亭傍水,

有一种倪瓒的影子。

有人说这张画是仿倪瓒的画作,

但是其笔墨纯熟沉稳,

颇见功底,诗画相融,意蕴非凡。

秋之景象跃然纸上,令观者踌躇满怀。

外国名画中的金秋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6)

《秋天的风景》文森特·梵高,1885年

梵高绘于1885年的《秋天的风景》,

俨然就是屠格涅夫诗句中的树林,

有着白云漂浮的蓝天,

树叶黄了,给林梢与大地都染上了金黄。

这是梵高早期的作品,

画中没有蚯蚓一样弯曲的色块,

也没有那种狂躁激动,

有的只是宁静和细腻,

这样的秋天如此让人沉醉,

置身其中,仿佛永远不会到冬天。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7)

《麦田与收割者》文森特·梵高,1889年

这幅画是梵高在法国的

一个精神病疗养院里创作的,

那时主要是临摹他喜欢的一些作家的作品,

也有少数自己的创作,

这便是其中的一副。

太阳像个大的咸蛋黄,

天空有点发绿,

山丘却是蓝色的,

从低到高,拉成一条斜线,

稀疏的坐落着几个简陋的房子,

大面积金黄的麦田,

麦浪随风翻滚着,

是个丰收的秋天吧?

可只有一个人挥舞着镰刀在收割,

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眼里的世界如此美好,

可是却只有你一人在欣赏?

这幅画很能代表凡高抽象派的画法,

笔触非常简单,直线、点、圆圈,

那收割者甚至有点丑陋,

可是色彩却如此浓烈,

金色的麦浪好漂亮,

蓝色的山丘绵延着,

太阳在最上端跟麦田呼应着,

有一种凄楚的美。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8)

《拾穗者》 让·弗朗索瓦·米勒,1857年

《拾穗者》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

只是秋季收获后,

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

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

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

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

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

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

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

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

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19)

《拾麦穗的女人》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 1891年

这幅画描绘的是收割之后,

田里落下零星的散穗。

拾麦穗的女人大清早就起来,

跨着一个竹篮,

额头上的汗珠在骄阳下闪烁,

她慢慢挪动着步子,四方巡视,

遗落在田野里的麦穗越来越少,

像小鸟一样找着自己的希望,

而她一天拣回的麦穗没有多少。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0)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鲁·怀斯,1948年

这幅画被誉为20世纪中期美国最知名的作品。

主体非常简单:

一位女子斜倚在一片

没有树木的、荒芜的褐色草坪上。

她往上张望,

并努力挪动自己的身躯,

目的地是地平线上的房子,

房屋连接着牲口棚,

旁边还有排车和狗屋,

地平线之外边是蓝天。

一般认为克里斯蒂娜被令人窒息的压抑笼罩,

画面寂寞悲凉。

人们看不见她的眼睛,

但期望她的眼中有草地、茅屋、小路,有亮色的秋天,

还有那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1)

《筛着麦的女子》谷斯塔夫·库尔贝 ,1853-1854年

红衣妇人的头向前微俯着,

裸露出洁净修长的颈项,

紧身衣裹着的背影丰满而健壮,

手臂圆润而结实。

她那正在筛麦优美的姿态,

充满了青春的力量,给人以健美的感觉,

可以想像这是一位健康而美丽的农村姑娘。

可爱的秋天是那火红的颜色,

秋天是饱满的麦粒和汗水。

《金色的秋天》列维坦,1895年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2)

《金色的秋天》列维坦,1895年

秋天的白桦树在蓝天的衬托下,

叶片发出金箔般的悉悉声,

田野间所有的植物,

全都染上了一片金黄,

小河的水倒映着秋高气爽的蓝天,

它的色彩与黄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使金黄的色调更加打动人。

近处斑驳的肌理效果更加强了真实感。

这幅画是一首秋天的颂歌,

秋高气爽,令观者心旷神怡。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3)

《干草车》约翰·康斯太勃尔 1821年

《干草车》是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

田园风景画的代表作。

该油画描绘了英国萨福克郡阿尔河畔

一个小村庄的优美风景。

画上的景色,

被称为典型英国式的农村风景。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4)

《秋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56年

《秋叶》创作于1856年。

画面上四个少女围在一堆落叶前。

两位黑衣少女手拿收集落叶的箩筐,

一位少女拄着扫帚眼帘低垂,

而最右边的小女孩手中拿着苹果望着落叶发呆。

尽管四个人物情态各异,

可是她们面前的那堆枯叶更吸引眼球,

一般来说,

落叶总让人想到枯萎、萧瑟,

可是在这里,

却并不哀伤,反倒有种收获的喜悦,

那一片叶子充满欢欣,

仿佛飘落是给它们功德圆满一生

划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5)

《秋》朱塞佩·阿尔钦博托,1573年

这幅作品名字叫《秋》,

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在这幅画中,

“秋先生”的脸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

他的头发是葡萄、

帽子是南瓜、耳朵是蘑菇、

耳环是熟透的无花果、

脸蛋是苹果、鼻子是梨、

下巴是石榴、脖子是萝卜……

丰收的秋天啊!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6)

《秋天的树林》温斯洛·霍默,1877年

温斯洛·霍默,

一位擅长肖像画的艺术家,

《秋天的森林》中描绘了一位婀娜的少女,

少女轻扶树干,

漫山的红叶、黄叶

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趣,

短发女性完美地融入绚烂的秋景,

景与人相互映衬。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7)

《皇后和她的儿子》詹姆斯·提索,1878年

普通人的欢乐在帝王之家也有,

秋色没有什么不同。

1878年,

詹姆斯·提索画过一幅《皇后和她的儿子》。

暮年的欧仁妮皇后和王子在花园里,

携手依偎,一派和睦安宁。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8)

《呐喊》爱德华·蒙克,1893年

秋天里,也有人感到郁闷烦躁。

《呐喊》就是画的秋天,

秋日的太阳开始西下,晚霞如火似血,

他恐惧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唯有尖叫才能排遣他心中的焦虑。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29)

《灵魂之诗——太阳之光》弗朗索瓦·路易,创作年代不详

一群美丽的女郎手拉手在跳舞,

她们用舞蹈表达她们对秋天的喜爱,

秋天让她们感到欣喜若狂,无拘无束。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30)

《抱着南瓜的女孩》浮士托·佐那罗,1889年

画中女孩一身白色衣裙,

双手将大南瓜抱在腰间,

赤着脚走在小径上,

一脸满足安详。

一只南瓜为何让女孩如此满足,

抱着南瓜的时候,她想到的是什么?

是灰姑娘的南瓜车?

万圣节的宠物?

还古老传说中那引导善良人亡灵的南瓜灯笼?

世界顶级风景名画欣赏(中外大师名画里的金秋)(31)

《秋日》尼古拉·波兹德涅夫,1961年

少妇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四周落英缤纷,身边躺着的婴儿犹如这深秋般寂静安详,人生还有什么比欣赏这样的秋天更美的了呢?

郁达夫说:“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到了秋天,每个人都有一份深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你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