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习俗有哪些(枣庄民俗月月有节节节不同)

常言说,百里不同俗。百里多指华里,在古代大体指某一县治的辖域范围,民间民俗大体是相同的。另一县的辖区区别最明显的应该是口音口语不一样。民俗与民族会有必然的联系,汉族地区的民俗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在每月的节庆方面会有区别。这些月月节庆也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

枣庄民俗月月有节。有法定公布的节,有民间习俗的节,有四季季节的节,有农事农时的节,有大节亦有小节。有人过的节,亦有鬼过的节,逢节无须提醒,口口相传,反映着祥和社会民间安定,百姓自发自律之规范。研究这些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就是研究民间文化之一举。

枣庄习俗有哪些(枣庄民俗月月有节节节不同)(1)

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民间一年最早最大的节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百姓称为过年。家家放鞭炮,吃饺子,大拜年,大团圆,互致问候,在中国大地上基本是相同的。而枣庄民间传统春节全天吃的饺子是素馅的,佐食饺子的味碟是辣椒糊,而非蒜泥(蒜民间称为荤食)。百姓从一年初始日就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煮熟的第一锅饺子,必先盛出两碗摆放在庭院正北的条案或方桌上敬天,破供之后,方可人食。

农历正月初五新包的饺子称捏嘴,告诫家人一年不言恶语,多说好话。初七为鬼节,兴喝鬼脑汤,一般烧白面汤,加花生仁、粉条、海带丝、青菜叶、姜丝,汤中惟一不能缺得是上一年三十晚上包饺子剩下的腊月面块,切成指宽的条。喝完鬼脑汤,各个村庄由人头组织村民,在村头宽敝的出村路口摆一条案,放挂鞭炮,烧几张草纸,点燃一柱香,男孩子对着大路前方磕头,之后,人们纷纷走出村庄,赶集上店去了。初七也是枣庄民间开工、乡集开集开市之日。

枣庄习俗有哪些(枣庄民俗月月有节节节不同)(2)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称为灯节。人们食元宵,乡村十五的晚上,百姓用水萝卜、胡萝卜切墩,中间挖一窝,倒入食用油,插入棉捻儿作灯芯,点燃后放在大门口、房门口、锅屋门口、磨道处、牲畜棚、厕所入口处等,称为送灯。讲究的家庭,母亲还要留一盏灯,逐一给孩子们照照眼,一年不害眼,无眼疾。城市兴扎花灯,猜灯谜,放鞭炮,天黑全家走出家门逛灯会,赏花灯,放松身心,好不热闹。此日过后,″年味″渐淡。

正月十六新老媳妇回娘家。人们叫姑姑、叫姐姐、叫闺女,农闲乡村路上回娘家的妇女络绎不绝,一派人间祥和景象。

农历二月初二,百姓称为龙抬头。人们早起炒糖豆,用草木灰围圈圈。炒糖豆即是将炒熟的黄豆加糖溶化,成为甜豆,寓意炒虫吃,种地庄稼、蔬菜、瓜果一年不生虫;用草木灰围圈称为围墩围仓,围得越大,说明打得粮食越多。一圈一圈的中心,还要挖个茶碗口大的小坑,放入五谷杂粮,喻意粮满仓。这些属于人们对天地神最原始的一种美好祈盼。农历二月,民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清明节。人们不但在风和日丽的春天踏青,还要为故逝的祖、父辈烧纸添坟。民间有一种说法,要想好,勤往林上跑。

农历三月三,临近谷雨,在枣庄民间开始种瓜种豆。三月三最先点种的是南瓜。三月中下旬,还有公历″五一″劳动节,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一年中第一个黄金周。

农历四月初八,在枣庄民间也算一个不是节的小节。届时麦子未收,余粮极少,收麦的重体力劳动即将开始,人们总要东借西凑,吃上几顿饱饭,蓄集体力,忙于春地播种,准备收麦。

枣庄习俗有哪些(枣庄民俗月月有节节节不同)(3)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麦子已收,百姓有了接济的粮食,农村百姓可吃上新麦煎饼,家家户户用艾叶煮鸡蛋,城里人食粽子,也用艾叶煮鸡蛋。吃了艾叶煮的鸡蛋不但可以避邪,还強身健体。此月骄阳似火,枣庄雨少,人们祈盼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落雨,有时真得应验。

农历六月初六(有的是初一),季节快到年中,百姓家里有了余粮,第一次磨面蒸馍馍。家庭主妇们趁蒸馍馍的机会,还要蒸几条面魚,孝敬娘家父母,同时蒸几个面猪、面狗送给娘家侄儿侄女。这一天,百姓家家晒龙袍(被褥衣服)入橱柜避夏,还要在村庄出入路的路口,点燃一堆柴草使其冒烟,熏狼眼,以防野狼入村伤人。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枣庄民间称为鬼节。后辈男丁要为故逝的长辈上坟烧纸钱,百姓中普遍流行。离家远的外地人不能亲自到亲人坟前,多在城市马路边烧纸钱,以示不忘祖先恩典。

枣庄习俗有哪些(枣庄民俗月月有节节节不同)(4)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在枣庄民间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节。人们互赠礼品,品月饼,吃辣子鸡,赏明月。百姓中流行着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收成)一说。国庆节也多在农历的八月,双节形成了第二个黄金周。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亦为敬老节,也是赏菊月。枣庄农村历来不甚隆重,城市则较为隆重,各单位都组织老年人登高望远,以示庆贺。

农历十月初一在枣庄民间也是一个感怀节,后辈子孙要到林地为故逝的亲人烧草纸送纸钱,虽不是法定,却家家遵循。

农历十一月一年一度的冬至来临,天气渐渐寒冷,在枣庄民间有过″扶痨节″一说,一般子女要为父母送羊腿或鸡鸭,还要连送三次。传统扶痨的本意是进补,交九时让老年人多吃些动物性食物,增加营养,以強壮老年人体质。有时公历元旦也多在此月。

农历十二月有两节一聚,初八为腊八节,民间百姓兴喝腊八粥。腊八这天寡妇再婚或父母早亡的适婚女青年不祥自己生辰八字,无须查吉日选良辰,腊八就是好日子,可出嫁结婚。第二个节应是腊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送灶神爷上天。晚上,请下旧灶神爷,用秫秸扎一匹骏马,马背搭上红纸,把旧灶神爷相叠放在马背上,点燃草纸一同烧掉,再贴上新灶神爷像,磕两个头,仪式就算完毕了。第二天,忙年就会一天紧似一天。一聚是指腊月三十晚上的除夕。全家人围坐一起包水饺,啦年呱,喝烧酒,品美食,吃叠糖,守岁祈福,其乐融融。

过去,枣庄民间还有打春牛,为婴幼儿戴迎春鸡,未出嫁的姑娘姊妹聚在一起过乞巧节。目前这些传统节日多无传承。取而代之地过起了内容新颖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教师节、护士节、母亲节、父亲节、植树节等等。

作者:王新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