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人一般在什么地方赶海(赶海要准备的工具和技巧)

靠海吃海。居住在海边的人民,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赶海人一般在什么地方赶海(赶海要准备的工具和技巧)(1)

赶海

赶海活动,除了天气恶劣的时候,几乎每一天都可以进行。赶海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是无法预知的,我们无法猜到会在这片礁石滩上遇到什么新奇的小生物,也不知道我们会收获到多少有价值的海鲜。大海总是神秘的,不会告诉我们它究竟送来了哪些礼物,而正是这份神秘,吸引来了不少好奇的人们。

一、赶海时间

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在落潮时,海水会后退数百米,形成滩涂,这里是海鸟觅食的聚集地,也是人们赶海的场所。所以,要赶海,首先要掌握潮汐时刻。

赶海人一般在什么地方赶海(赶海要准备的工具和技巧)(2)

赶海人一般在什么地方赶海(赶海要准备的工具和技巧)(3)

二、需要准备什么工具

  小网兜、小铁铲、小耙子、小桶、手套、遮阳帽、雨鞋等。

赶海人一般在什么地方赶海(赶海要准备的工具和技巧)(4)

赶海工具

赶海必备工具:雨鞋/凉鞋(最好是防滑的)、短裤、手套、小桶/竹篮。

雨鞋或是沙滩鞋:防止脚被尖利的礁石划伤。

手套:在翻动碎石和捕捉小螃蟹的时候可以保护双手。

带杆小网兜:小鱼小虾就靠它一网捞。

小铁铲:用小铁铲可以挖开沙石,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牡蛎等。

小耙子:轻松撬开礁石的能手,还可以避免我们的手指被礁石划破。

小桶:装上少量的海水,将收获的各种海产品存放在小桶里带回家。

锥子:抠海蛎子的不二选择。

盐:钓蛏子专用。

遮阳帽和防晒衣:为避免晒黑戴上遮阳帽、穿上防晒衣把自己全方位保护起来。

急救用品(创可贴之类):有时候会被贝壳、玻璃碎片或者耙子意外割伤。

三、赶海能赶到什么东西

  时间运气不同,捡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有:蛤蜊、海蛎子、海螺、海星、梭子蟹、小鱼、小虾

  稀有的有:海参、鲍鱼、八蛸

四、可以去哪赶海

关注“花生饼户外(俱乐部)”文章活动会更新哦!

五、赶海都有啥

栖息地:主要在近海沙泥中

使用工具:耙子

获取方法:挖螺的最佳时间是退潮时。想赶到螺,需要找到沙滩上的U字型小孔,它们是螺的呼吸孔,要迅速把螺挖出来,防止呼吸孔被潮水盖住。如果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呼吸孔,可以在孔的边上跺一下脚,有水柱喷出,则证明确实有蛤。

其实我们这片滩涂丰富到可以不用找洞,直接用耙子耙、拎着小桶捡就行了! 有经验的挖螺人,会用大点的耙子刮开表面滩涂,一下子就能准确定位到螺的位置。

梭子蟹

栖息地:主要潜伏在退潮后滩涂的上海流中

使用工具:小耙子

获取方法:挖梭子蟹的最佳方法是潮水退到最里面时。一般梭子蟹藏身在靠近最里面的一道海流中,表层沙子底下,用小耙子轻轻地来回搂,一定要控制住迫切的心情先带上手套,防止梭子蟹夹伤手,找对位置时就会收获满满。

蛏子

栖息地:在落潮潮底近水处。

蛏子和蛤蜊的习性有些像,喜欢在软泥滩上生活,潜伏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通常蛏子潜伏的深度为其体长的5~6倍。而夏季蛏子潜伏较浅,十分适合挖掘。

实用工具:军工铲,细盐

获取方法:抓蛏子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初一十五前后两三天期间内,落大潮的潮底时间。找水不是特别多的地方,用铲子挖开一部分,铲沙过程中如果见到有气孔,就是蛏子所在地。然后用细盐撒在蛏子的气孔上,过一段时间后蛏子就会冒出来。只要手速够快抓住就行啦,不用担心扯断他。

蛏子肉质鲜美,可和韭黄等一次炒制,美味无敌!

八爪鱼

栖息地:海水中

实用工具:手套、海螺、泥罐

获取方法:章鱼的身体却非常柔软,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它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藏在海螺或牡蛎等动物的贝壳里,一旦进去就不轻易离开。我们可以利用章鱼喜欢钻空贝壳的这种习性,把一个个海螺壳钻上孔或使用泥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海螺壳等洞状物体,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待八爪鱼钻进去安了家,退了潮也不舍得爬出来,等着束手就擒。当然退潮后的石头下或者皮皮虾洞我们翻翻看有的时候也会找到八爪。

象拔螺

栖息地:栖息于泥沙质浅海海底或潮间带

实用工具:军工铲

获取方法:它能将自己埋藏于30厘米深的泥沙中,靠伸出粗壮的虹吸管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退潮后,在泥沙质浅海海底或潮间带寻找,寻觅到“象拔蚌”虹管的踪迹后,用随身携带的军工铲铲掉“象拔蚌”上方的30厘米厚的泥沙,直到挖出“象拔蚌”。

沙虫

沙虫有着“海人参”的美誉,味道鲜香甜美,营养价值高,就是活的样子不是谁都顶得住。

栖息地:主要潜伏在退潮后滩涂

实用工具:军工铲

获取方法:挖沙虫技术难度较高,动作要利索,找好气孔后第一铲下去要深,找到沙虫洞后沿着虫洞挖。看到后就凭借手速将其拔出了。

螃蟹

方式1:小螃蟹一般喜欢躲在浅海区的石缝中或是石头底下,用小耙子翻动石头,躲在石头下的小螃蟹们便会四散而逃,此时只要手疾眼快,收获必定颇丰。还有赶海人拿专门用于捕蟹的笼子来抓蟹子,在笼中放入鱼头虾子等,利用石头将其沉入水中,稍等片刻就会收获翻倍。

方式2:而在石缝里的螃蟹则需要用钓的了。可以去市场要几节鸡肠子,栓上鱼线或棉绳,垂到石缝中,螃蟹就好这口。

工具:(视情况而带,以下同)桶、竹竿、棉绳、鸡肠(或小鱼头)、捕蟹笼、石头、手电筒

虾虎

等海水退去之后,用锄头等工具将泥沙表层刨开,便会出现一个个手指粗的虾虎窝,然后将毛笔或竹签轻轻插进小孔中。虾虎是非常爱干净的,不喜欢“家中”存在任何杂物,这时它会用巨獒夹住毛笔往上顶出洞口,等木棍晃动,只要一手提毛笔,在虾虎露头的瞬间,迅速捏住它的螯,就能整个提出来了。

工具:毛笔、竹签、铲子、桶

蛤蜊

主要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其栖息于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2倍。

挖蛤蜊的最佳时机是在退潮后。此时泥滩上会留下一个个小孔,这是蛤蜊正在呼吸和进食。此时,迅速在距离小孔3至5厘米的地方下铲,保准能挖到蛤蜊。

工具:小桶、铲子

海蛎子

海蛎子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青岛的野生海蛎子一般都附着在礁石上,壳厚且坚硬,想要从礁石上撬下来一个完整的带壳的海蛎子是很难的事,不过如果工具带得专业,并且有完美主义倾向的话,或许可以挑战一下

工具:小桶、锥子

海虹

和海蛎子类似,海虹一般附着在海礁石上,呈多个密集状分布,是比较常见的赶海小海鲜。

海虹壳外缘锋利且在礁石上附着紧密坚固,如果没有工具徒手摘取,会很容易割破手指。此时戴上手套,拿上小铁铲,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便十分轻松了。

工具:小桶,铲子

海螺

海螺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礁石上。香波螺、圆盘波螺、海螺是能够水陆两栖的螺类,在青岛是非常常见的海鲜。看清楚水下的礁石,捕获还是很容易的。

工具:小桶、小铲子等

海星

海星主要栖息于浅海底沙地或海礁石上,通体色彩鲜艳,最多的颜色有桔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移动也不快,很容易捕捉到。类似获取方法的还有海胆。

工具:这货不挑地儿,用手就行

周末带着家人,赶个早,体验向海而生,渔中作乐的赶海活动,既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又能体验自己美味的劳动成功!

其实赶海的玩法各有不同,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赶海的体验感,体验其中的乐趣!

后期“花生饼户外(俱乐部)”会不定期组织赶海活动,敬请关注!留意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