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十大神鸟(山海经上古神兽大揭秘)

怪语神说,

用一页纸让你了解山海经上古神兽,

更多上古神话、妖魔鬼怪、异兽神祗、民间传说等传统故事。

500个山海日志,是未来进行时的中国传统文化!

山海经十大神鸟(山海经上古神兽大揭秘)(1)

异兽简介

形状似枭

长著一张人脸

有四只眼睛

栖息于中国的令丘山中

据说此山寸草不生,却多火灾

它通常不太出现在人们面前

一旦出现,则会带来严重的干旱,因而为人们所讨厌。

这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兽——颙!

山海经十大神鸟(山海经上古神兽大揭秘)(2)

历史·痕迹

根据晋代的郭璞在《山海经图赞·南山经·颙鸟薄鱼》中的记载:「顒鸟栖林、薄 鱼处渊,俱为旱徵。」其实这说的就是这顒鸟在林中栖息,这是一处比较高的山 渊,而这都是这大旱的标志。

山海经里这种能引起旱灾的异兽并不少,郭璞说的薄鱼就是其中一种,虽然是一 种鱼但却不能带来水,薄鱼像鳣鱼,只有一只眼睛,叫声就像人呕吐一样,每当 它一出现,天下就面临干旱。这种鱼最奇怪的并不是只有一只眼睛而是它的叫声 像人呕吐一样,想想这种鸟一叫就像是在呕吐,这得多让人糟心。 关于颙鸟导致大旱的记载在明代时就出现过。

明代志怪纪传《异林》记载,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2 年),一群颙鸟集聚在豫 章城(今南昌)永宁寺大殿之上,一个个叠起了罗汉,足足有两尺多高,燕子麻 雀也成群凑热闹,嘈杂之声直上云霄,数里之外都能听到。人们正感到奇怪,结 果这一年夏天滴雨未下,天气酷热异常。河流湖泊全部干涸,地里的庄稼也尽数 干枯,是历史上数十年难遇的大旱。

至于这种异鸟怎么就能带来大旱呢,也是有原因的。天下大旱之前,气候必定有 所异常,而颙鸟可以感应到这种异常的信号,或许就是通过它那神奇的第三、四 只眼睛感受着气候的变化。

颙鸟生活的令丘山,原本就是一处燥热干旱的地方。可见,这种鸟本来就是喜欢 栖息在干旱的环境。当某地气候异常即将导致旱灾时,颙鸟便会提前迁移到那个 地方,准备美美地享受日光浴。至于食物来源,可能就是那些旱死的动物,说不 定鱄鱼就是它的最爱。 颙鸟因为其不讨喜的属性人人喊打,由此还引申出一个传统的习俗。在历史文献 中,「腊」原本为中国传统的祭祀礼仪,本义是猎取禽兽,在岁终献祭于先祖。 有学者认为,「打猎」一词,就是起源于「打腊」。

本篇所说的「打颙」活动, 就是在腊月里的郊外举行。因此,我推测打颙不仅是一种祭祀形式,可能还伴随着实际的打猎行为,人们或许会集体捕杀颙鸟,谁让它是天下大旱的不详象征呢。颙鸟有这么多曾经出现过的记载,想必是一种在古代真实存在的鸟类,喜欢栖息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下,利用具有特殊感应功能的第三、四只眼睛,能够捕捉到某地气候异常引起的旱灾信号,然后种群大规模提前迁移到旱灾发生之地,作为机会主义者希望以干旱死亡的动物为食,但由于人类对它的反感和大量捕杀驱赶, 导致其灭绝。人类对会带来不祥的生物总是赶尽杀绝,别说是这些异兽,连被谣 传为不祥的人都不会放过。

民间·传说

传说在明朝万历二十年的时候,颙鸟曾在豫章城的宁寺聚集,然而燕雀似乎并不欢迎它,纷纷鼓噪起来。结果在当年的五月至七月,豫章郡始终酷暑异常,滴雨未降,庄稼颗粒无收。

山海经十大神鸟(山海经上古神兽大揭秘)(3)

文献·来源

《山海经·南山经》

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龙龛手鉴·卷一》

二鱽音刀鱽鱼也鰅颙隅二音鱼名也鳃苏来反鱼。

《玉篇》

䮢骤也,鱼容切大皃亦作颙騲千老切牝马也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鱼容切,音遇。《说文》大头也。

又《广韵》仰也。《易·观卦》有孚顒若。《疏》顒,严正之貌。《诗·大雅》顒顒仰仰。《传》顒顒,温貌。《笺》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尔雅·释训》顒顒仰仰,君之德也。

又大貌。兽壮大者曰顒。《诗·小雅》四牡修广,其大有顒。

#山海经##传统文化##故事##民间故事##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