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

由孙俪、罗晋主演的电视剧《安家》正在热播中,房似锦(孙俪 饰)和徐姑姑(罗晋 饰)的感情线,逐渐明朗起来。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1)

而戏外,憋在家里的邓超,也被孙俪调侃“眼神不好 异想天开”,邓超硬是把孙俪炖汤用的蘑菇看成是人参了。

本以为《安家》的收视率会被此前邓超、孙俪夫妇捐款的事情所拖累。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没有。随着剧情的逐渐推进,《安家》的收视率一路高涨,还几次登上热搜。

说起孙俪,就不得不提到她的老公邓超。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2)

从穷小子到大明星,邓超一路走来也经历了许多坎坷,虽不像孙俪在《安家》里饰演的房似锦那般,有原生家族的拖累,但论孝顺,论对家庭的付出,对父母长辈的关心,邓超堪比电视剧《安家》里的房似锦。

在和孙俪相识的前后几年,是邓超人生最艰难的阶段,家人的生命和巨大的经济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那个时候的邓超也只有二十多岁,却只能硬生生扛起这个重担。

邓超父亲邓中林和母亲黄梅的婚姻,属于重组家庭。在两人结婚前,邓中林就有两个儿子,黄梅有一个女儿,夫妻俩结婚后才生下的邓超,因为是超生的孩子,所以父母给他取名邓超。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3)

邓超小时候家庭条件一般,再加上要养育四个孩子,一家人过得捉襟见肘,家里的每一餐饭都是定量的,孩子们吃饭也是采用的分餐制。

小时候的邓超很聪明,成绩十分优异,身上也免不了小男孩的调皮。邓超的父亲脾气不太好,压力大或者跟黄梅发生分歧时,邓超就成了他的“出气筒”。

对于这个重组家庭来说,只有邓超是邓中林和黄梅共同的孩子,父亲无法对哥哥姐姐下手,就只能把气撒在邓超身上。

邓中林并不是不爱邓超,只是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他跟很多的中国式父母一样,忙于生计,再加上缺乏沟通和棍棒教育,慢慢地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邓超随着成长而来的叛逆,也逐渐加剧了父子俩之间的矛盾。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4)

日积月累之下,这种矛盾终于爆发了。

邓超在和父母吵架之后选择了离家出走。他独自坐火车去了广东东莞,在舞厅里找了一份领舞的工作。

邓超的意气用事将邓家搅得天翻地覆,全家人疯了一样地找他,从南昌到东莞,邓中林和妻子几乎翻遍了每一个舞厅,他们祈求着能够尽快找到邓超,甚至已经做好要在广东住下来,一辈子寻找邓超的准备。

后来,心力憔悴的邓中林夫妇终于找到了邓超。

经过这一件事,父子俩终于和解,也开始彼此理解。

那一年,邓超初三。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5)

家里的条件直到邓超读中戏的时候,也没有多大改善,一年3000元的高额学费,是父母和工作的姐姐一笔一笔攒出来的。懂事的邓超即使知道父母给的500元生活费,难以支撑生活开支,也从未向父母开口。

在这期间,他一边刻苦念书,一边频繁参加话剧演出来赚生活费,慢慢的,也积攒了一小笔积蓄。

2003年,毕业后的邓超进入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户口有了着落,还认识了女友郝蕾,演艺事业也逐渐开始起步。

就在一切似乎都在好转的时候,大姐被查出乳腺癌的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把邓家再次推入深渊。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6)

邓超知道以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为大姐治病的责任,包揽了所有的治疗费用。他把大姐接到北京悉心照料。为了赚取治疗费用,他拼命接戏,不管什么角色,只要能挣到钱,一律来者不拒。

经过两年的努力,大姐的病情终于好转了。邓超终于从高压的生活中解脱了,他之前拍摄的影视剧的播出,也让他在娱乐圈逐渐站稳了脚跟,和孙俪合作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火遍大江南北。

接下来,似乎就应该是邓超为事业打拼的时候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邓中林紧接着被诊断出糖尿病和尿毒症,余生都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7)

父亲和钱财之间,邓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父亲,才放松下来的他,立马又绷紧了自己,再次奔波在为家人筹集医疗费用的路上。

透析和药物的巨大开销让邓超一刻都不能停下来,他化身“拼命三郎”,马不停蹄地拍戏,甚至曾经同时进4个剧组拍戏。

他争分夺秒挣的每一分钱,都转换成了父亲生命的延续。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邓中林想要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心愿,一直没能实现,邓超不想父亲还留有遗憾,就提前预支了两部戏的片酬,外加上东拼西凑借的钱,邓超给父亲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在全家人的努力之下,邓中林的身体有所好转,心情也保持得比较愉快。但不幸的是,邓中林最终还是遗憾离世,因为拍戏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也成了邓超的终生遗憾。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8)

那个年少时倔强到离家出走的邓超,在成长中逐渐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意,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挽留,但始终抵不过死神的力量,都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邓超尿毒症(邓超拼命挽留的亲人)(9)

如今的邓超,早已为人父,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他也更加珍惜和家人孩子的相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